高考填志愿 莫讓排行榜迷了眼
2006-12-21 17:15:57摻望東方周刊
隨著高考的到來,各式各樣的大學排行榜研究生院正接連被推出。對于這種現(xiàn)象,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教育部反對各種機構對大學進行綜合性排名,因為很難保證其公正性。
教育部反對對各大學排名
在最近發(fā)布的“2006年中國民辦高校排行榜”和“2006年中國民辦高校就業(yè)率排行榜”中,西安外事學院均居第一,其中就業(yè)率為100%。這一評選結果,被印在該校2006年招生簡章的醒目位置。而中國校友會網(wǎng)站上資料顯示,2006中國大學排行榜評委名單中,有三名評委來自西安外事學院。針對一位網(wǎng)友關于民辦大學排行榜的提問,教育部答復稱:“教育部沒有組織任何形式的民辦高校排行!
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教育部反對對各大學進行綜合性排名,現(xiàn)在社會上對大學的排名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對大學進行綜合性排名要慎之又慎。既然是排名就要充分考慮其公正性和權威性,對大學進行綜合性排名做到公正非常難。
19年評了100個大學排行榜
“這兩個排行榜我該相信哪個呀?”剛剛參加完高考的西安考生李子健對記者說。李子健在這次高考中感覺不錯,準備報考中國政法大學,而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推出的中國大學排行榜中,中國政法大學連前100名都沒進,而在中國校友會網(wǎng)和《21世紀人才報?大學周刊》聯(lián)合推出的排行榜中,中國政法大學排名第66位。
排名不同的還有很多,如蘇州大學在前一個版本中為38名,在后一個版本中卻排在63名;中國人民大學在后一個版本中排名第7,而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大學排名中屈居第24位。
據(jù)資料顯示,1987年以來,全國已有近20家機構,以不同的指標體系對大學進行評價與排名,產(chǎn)生的大學排行榜約100個。每次排行榜發(fā)布后,相關高校往往爭相轉載對自己有“利”的版本,而對其不利的,往往會引起一些爭議。
2005年5月,中國校友會網(wǎng)發(fā)布“中國高校院士校友榜”后,以76位校友當選院士位居第二的清華大學對外稱,他們的實際院士是125人,“我們并不是為了爭個什么第一名,事實上我們對這種形式的排行榜也一直都很低調(diào),但我還是不得不對這個榜單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過程表示懷疑,不知道這數(shù)字是從何而來,我們事實上也沒有向他們提供過任何相關數(shù)字。”清華大學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填高考志愿 不要被所謂排行榜誘導
越來越多的排行榜已引起一些高校的反感,在最近出版的《中國科大報》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專門寫了“致青少年學子的一封信”,提醒即將參加高考的年輕學子們,在選擇學校時,不要盲目浮躁隨大流,“尤其不要被市場化運作的所謂大學排名榜所誘導!
陜西省教育廳社會力量辦學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維民認為,要真正給大學排名,有好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評價機構的資質問題以及評價方法是否科學,“雖然教育部明確規(guī)定不允許民間機構給民辦高校排名,但因為法律沒這方面的規(guī)定,即使有人這樣做,我們也沒有一點辦法去取締或者制裁它!
誰來排名才具有科學性?
全國政協(xié)委員、江蘇省政協(xié)副主席黃因慧在接受采訪時稱,他曾于2003年遞交過一個關于規(guī)范中國大學評價和排名提案,“高校評比應該由教育部組織進行,不是隨便什么人或民間組織就可以做的。這種缺乏科學性與權威性的排名會產(chǎn)生嚴重的負面社會影響。這種不科學的排名會造成不少考生考入那些排名雖靠前但水平一般的大學而悔恨終身。鑒于該排名的社會影響,難免會有某些高校通過不正當手段去影響排名順序!秉S因慧稱,有的高校明明不如別人,但排名很靠前,“當然現(xiàn)在排行的機構很多,各高校都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