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勝經:正確的復習方法才能生成完美高考
2008-03-05 10:02:53新浪高考
著名的“墨菲定律”是這樣闡述的:“如果一塊涂了黃油的面包片從餐桌掉到地毯上,那么一定會是涂了黃油的一面先著地。有可能出錯的事情,不管這種可能性多么小,它總會發(fā)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
“墨菲定律”給我們的啟示是:各種不期而遇的錯誤和紕漏與我們一樣,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一味地事后自責或懊惱都于事無補。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制定各種復習預案,并在復習的進程中不斷修改和調整,以規(guī)避不完美事件的生成。
你基礎知識掌握得很好,問你什么都能答出來,可是一到做題時就“暈菜”,考試屢屢不在狀態(tài),原因是你的復習思路沒經歷“蛻變”。你的復習思路只有經歷四個階段才能脫胎換骨,倘若在思維的拓展訓練中疏忽了一步,就不會真正地實現質的變化。
1.如何構建知識網絡?
你掌握了各科的基礎知識,但不代表那些知識已經是你自己的了,不代表你可以運用自如了!你要做的是弄清知識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體驗知識形成過程以及對知識本質意義的理解與感悟!這就要求對基礎知識進行全面回顧,并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把基礎知識系統(tǒng)化,即對知識進行深度加工,尋找知識的細部特征和深層意義。比如,在復習時尋找各種答案的結構特點和線路特征就是一種深度加工。應尋找知識的一致性特點,并將這些特點標準化,從而提高學習和記憶的效果和效率。比如在歷史學習中,每個朝代的政治制度分析就可以尋求轉變成一個或多個模塊。
另外,可以通過專題復習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重新定位,從中挖掘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進而形成學科思維能力。比如歷史的復習,可以按照“知識、能力、地域、熱點”分為四個專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歷史專題總結和專題復習。每個專題都有一般規(guī)律,每個專題都要注意挖掘其內在一般規(guī)律,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找出因果聯(lián)系,概括出其整體特點和常規(guī)走向。
知識系統(tǒng)化最有效的方式是用“知識的三點”形成網絡圖,“三點”是指知識點、知識點之間的連接點、連接點上繁衍出來的生長點,概括地說就是“知識點—連接點—生長點”。知識點要夯實,連接點要形成網絡,要清晰,而生長點就是將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點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解決問題的知識網絡。從知識點到連接點再到生長點的形成是一個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重新整合的思維過程。
從基礎知識著手整理出網絡圖,經過一段時間的網絡思維訓練,你再做題時,就會發(fā)現很多題目的解答已不再只是幾百字的繁瑣背誦記憶,而是變成了幾個模塊的簡單組合和具體問題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對它們特點的了解也會更加清晰。
2.能否緊抓重點難點?
復習思路盡管在逐步提升,不過應用到做題時,依舊會遇到瓶頸,這就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始復習重點、難點知識。目前高考命題的一大特色就是從學科重點知識的角度確定命題點。所謂考重點主干知識,不是指考查知識的覆蓋面,而是從學科整體上把握知識點,強調某個知識點在整個學科知識中的地位和意義。學科主干知識是學科內綜合的主要內容。學科內的綜合就是把各個有聯(lián)系的不同的知識點綜合成一個整體,每一個知識點都是知識體系或知識結構的一部分,而這樣的知識點主要是指學科主干知識。因此,以點帶面地牢抓重點,用主干知識、重點知識帶起知識點的覆蓋面,才是讓復習思路迅速成長的有效方式。
復習過程中要加強對每個學科、學科的每一個章節(jié)有多少個重難點、考點知識的總結,這已不再要求面面俱到,重要的是抓主要矛盾。比如,函數是高考數學考查的重點,試題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掌握函數的基礎概念,函數的圖象與性質的相互聯(lián)系與相互轉化,掌握函數與方程、函數與不等式、函數與導數、函數與數列等知識的交會與綜合便是訓練思維成長的重中之重。又如,英語聽力和閱讀最能檢驗同學們的英語應用水平,因此這兩大項在高考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所以同學們在重點攻下基礎詞匯和語法的同時,穿插聽力和閱讀的練習,思維及應試能力定會事半功倍地提高。再說語文,語文的閱讀是高考的重頭戲,復習時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閱讀習慣。文學作品閱讀考查考生準確篩選信息、概括要點、揣摩語言等能力,但這一切都應建立在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脈絡的基礎上。因此,復習時要把精力放在文面理解上,練好內功。同學們可以先把高考的重點列出來,再總結出相對于這些重點知識,哪些對自己來說相對難,針對平時個人學習的具體情況,尤其對于想不清楚的地方即難點應重點復習。
3.怎樣調整做題和復習之間的關系?
大量做題,實踐所復習的知識,再深入理解,是這段時期的重點,要學會調整做題和復習之間的關系。這時做題不能盲目,“題海無涯,題型有限”。訓練、練習宜有度,會做的題反復做,會使自己的智力水平降到最低點;不會做的題反復做,會使自己的信心遭受打擊。先從基礎題型開始做,一層層躍進。做題要注意難度搭配。首先要把基本題型搞扎實,不應一味重視拔高題目,同時要思考拔高題目與基本題型的演變關系。訓練答題技巧,學會審題,講求思路是思維轉變期的關鍵。
要把30%左右的時間放在題型分析和思考上,做題只是知識回想的一個過程。復習到了一定階段后,基礎知識已不是問題,做每道題時,知識點、原理、關聯(lián)性、對應題型等都要心中有數。借助回想復習法進行答題,答題時學科知識的回顧可分為知識結構回想、具體內容回想、方法回想、思路回想等,試著通過回想去解題。此時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是復習思路轉變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要在體驗知識的過程中,適時進行探究式、開放式題目的研究和學習,深刻領悟蘊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并加以自覺的應用,力求使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切實性的提高。
理科必須要做題,做題一定要獨立。做題前要把老師上課時復習的知識再回顧一下,對所學的知識結構要有一個完整、清楚的認識,不留下任何知識的盲點,對所涉及的解題方法要深刻領會。做題時應全神貫注,保持最佳狀態(tài),注意解題格式規(guī)范,為以后以良好的心態(tài)走進高考做準備。
4.試題反饋分析重要嗎?
練習是復習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對復習的一次檢查、一個反饋。同學們在復習時往往存在誤區(qū),只顧埋頭做題而不注重反思。有些同學在做題時,只要結果對了,就不再深思做題中使用的解題方法和題目所體現出的學科思想,這往往會導致看到試題覺得自己會,可一做就錯。做題后要認真反思,仔細分析,通過做幾道相關的變式題來掌握某一類題的解法,從中總結出一些解題技巧,更重要的是掌握解題的思維方式,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做完題后就總結出對試題的規(guī)律性認識和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對做題中出現的問題注意總結,并及時解決,重點放在培養(yǎng)自己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高考在考查知識的同時側重考查能力,特別重視對思維過程的考查。如何反饋,即考點總結;叵敫黝}的相關考試知識點,這是一種積極的思維訓練。它是把自己已學過的知識在頭腦中再現一遍,既要反省學科思維的過程,還要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以前學習的內容,一旦想不出來,還要千方百計地尋找以往知識的回憶線索,這無疑是在做“記憶體操”。一個經;叵氲耐瑢W,不僅記憶力會有所提高,而且思維能力也會得到質的提高。錯點總結,對自己在試題中出現的錯誤知識點,進行重點彌補性復習。題型總結,高考出題有很強的規(guī)律性,通常每科的每一章可出題的方向也就是幾個,對應的題型非常有限,但每種題型對應的題目卻可以無窮無盡。所以,總結可能的題型是做題總結、鍛煉思維的較高境界。規(guī)律總結,考試中解決某一類問題的固定思路和解決手段。綜合總結,即每次做完文綜、理綜試題都要進行一次系統(tǒng)總結,將自己所學的三科進行一個系統(tǒng)的相互聯(lián)系滲透的知識梳理,站在較高的宏觀角度上來看待各科知識體系,達到遠視效果。比如文綜的總結,就可以以歷史為突破點。因為歷史學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方面內容,也涉及人口、資源、環(huán)境等自然因素。因此每次做完文綜試題時,要注意在社會科學的范疇內深入挖掘歷史學科主干知識與政治、地理學科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體驗出跨學科的綜合考試時所要考查的知識點,找出試題規(guī)律。比如很多試題考查運用政治中哲學的思維方法分析歷史問題,如運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歷史發(fā)展中的主、次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