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子,我們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2009-08-28 11:23:42南國都市報
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愿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可以說是煞費苦心,那名校的高材生都是怎樣練就出來的呢?讓我們聽聽他們的聲音,講述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分享家庭教育的經(jīng)驗。
余發(fā)明很少向家中要錢
余發(fā)明于2005年從文昌中學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今年他又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讀研究生。“我是從貧困家庭走出來的孩子,為了能讓我上學,父母有過三年搬三次家的經(jīng)歷,我們曾住過自己搭建的竹板房,每次刮臺風,我都要去親戚家‘避難’。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父母一直樂觀向上、勤勞樸實,他們從來沒有抱怨生活的困難,平時喜歡幫助別人,家庭氛圍和諧溫暖。”余發(fā)明說,“父母一直教導我,利用知識能夠擺脫貧困,雖然父親學歷不高,但他仍力所能及地幫助我學習,教我寫作文,鼓勵我多看課外書,給我買連環(huán)畫,以此培養(yǎng)我的興趣愛好。上小學五年級時,我參加省里的作文競賽獲得二等獎。”
“父母平時很尊重我的選擇,在高中選擇文科就完全是我的決定,他們沒有任何反對意見。”
從小學到大學,余發(fā)明一直享受學校減收學費的照顧,平時他很少向家里要錢。在北京大學讀本科時,他曾擔任學校服務總隊副秘書長、班級班長等職務。還通過反哺工作委員會向社會奉獻愛心。
鄺繼浩說外公是他引路人
鄺繼浩于今年從海南中學考入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本科。他以感恩的心談及自己的外公。“我6歲之前住在外公身邊,童年過得很快樂。外公常有意識地問我一些問題,比如他會在吃飯時問,菜是怎么種出來的?飯是怎么來的?傍晚時看到云彩,他會問為什么晚霞是紅的?外公的問題激發(fā)了我的求知欲,讓我懂得知識來源于生活。
“與別家父母比,我的父母很少過問我的學習。媽媽常說,她的文化低,看不懂我的書,只要我在該玩時玩,在該學習時好好學習,就行?荚囀r,父母會幫我分析失誤原因,他們不看重我單次學習成績,更看重我成績的穩(wěn)定。”
家長表示不將想法強給孩子
“家長美夢”的兒子今年參加高考以870分被北京大學心理學系錄取,她的教子經(jīng)驗吊起了眾多家長胃口。“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對孩子教育的側重點必須有所不同。”這位家長說,孩子3歲前,她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學會利用“游戲”規(guī)則。孩子6歲后,家長美夢開始對孩子進行“夢想教育”,并不斷強化,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