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試說明為指導 高三歷史如何復習與高考?
2009-09-11 11:55:05教育頻道
以《考試說明》為指導
《考試說明》是高考的重要的指導用書,因此,作為一名高三歷史教師,除了講好講透教材每章節(jié)內(nèi)容外,還必須認真研究《考試說明》,從《說明》中了解考試內(nèi)容、范圍和要求,掌握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要求,從而將培養(yǎng)目標自覺地貫穿于教學與復習之中,以適應當前歷史高考改革對能力的要求,使學生準確理解各項能力要求的實質和水平層次;從《說明》中把握考試形式,選擇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適于選拔人才的新、活題型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
科學指導學生
高三畢業(yè)復習的時間是很短的。怎樣合理、科學地利用這有限的時間進行教學與復習呢?我認為將復習分為三個階段進行較為合理有利。
第一階段復習式的新教學,時間安排在高三前期。這一階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與練習,其中《中國歷史》既可按專題講,也可突破教材的章節(jié)按時期講?傊,不能遺漏重要的知識點,特別要注意《考試說明》中已明確了的那些知識點。對《世界歷史》可用“滾雪球”式的方法講述和復習,即一面講新知識,一面復習、考查舊知識,加強對過去所學知識的鞏固。除按此方式進行教學與復習外,在這一階段的復習中還應按單元進行“小綜合”訓練,力求“橫中有縱”,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二階段專題知識結構教學,時間安排在高三第二學期的四月至五月中旬。在這一階段中,專題復習與綜合練習相結合,達到“縱中有橫”,實現(xiàn)"縱橫交錯,經(jīng)緯溝通"。這時,教師可將前面所學知識列成專題進行講述式復習,把分散在學生頭腦中的知識點組合成一個個知識群,連綴成一條條有頭有尾的知識鏈,進而編織成一張疏而不漏的知識網(wǎng)。
在這里,歷史專題的劃分宜粗線條、粗框架,而不宜細碎、零散。如中國古代史一般劃分為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民族關系等幾條線索,中國現(xiàn)代史則可劃分為:帝國主義列強的侵華史,中國人民抗爭史,中國各階級的探索史和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而將世界近現(xiàn)代史劃分為資本主義發(fā)展史、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史、民族解放斗爭史、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國別史及國際關系史等幾個專題即可。同時,在這一階段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即教會學生運用知識。
第三階段綜合及重點內(nèi)容的教學,時間安排在高三第二學期末,即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這一階段的教學與復習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調動起來,形成復習迎考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以《考試說明》要求為準,精選一些模擬套題和思維性較強的問答題組織學生進行練習,使學生達到離開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組合知識,創(chuàng)設一種新的歷史情景的能力。在這一階段還要對學生加強培養(yǎng)對問題做出完整準確表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