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建設對豐富校園文化和拓展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作用
2009-09-23 16:07:48網絡資源
摘要: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團,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僅能活躍校園生活,豐富校園文化,營造良好育人氛圍,更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自我發(fā)展的能力。······
前言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團,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僅能活躍校園生活,豐富校園文化,營造良好育人氛圍,更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自我發(fā)展的能力。社團正是校園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社團始終堅持先進文化的發(fā)展方向,服從和服務于學校中心工作,努力構建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為廣大師生喜聞樂見,具有實效的社團文化。
學生社團建設既符合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又滿足了廣大學生成長的需求,以其影響的廣泛性、內容的直接性、參與者的自愿性以及活動方式的多樣性和活動效果的有效性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校學生社團發(fā)展的現狀和問題
1、從學生社團的數量和人數、類別變化來看,近年我校學生社團以較快的速度實現規(guī)模化發(fā)展,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截止2006年3月份統(tǒng)計,我校的學生社團共有50個(不包括正在申請注冊的3個社團),比較2003年12月份統(tǒng)計數量(30個)多20個。所有社團成員總人數已經達到8000名,覆蓋學校學生總人數的40℅以上。新長城寧夏大學自強社成立于2005年5月16日,當時社員人數為60人,截止到目前為止,社員人數已經增長到近300名。成為學校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最為規(guī)范的社團。值得注意的是,從學生社團的數量和人數、類別變化來看,近年來我校學生社團以較快的速度實現規(guī);l(fā)展,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這意味著隨著近年來高教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學生社團的數量和活動都呈現蓬勃發(fā)展的勢頭。
從社團類別的角度分析,文體類的社團依然是學生關注的重點,尤其以文學藝術類社團近年來增加較快。而一些有較強專業(yè)知識背景的學術科技類社團和新興的愛心志愿服務類社團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同學的矚目。
2、從學生社團的制度建設來看,社團內外部管理正日益成熟,良好的管理給予了社團進一步發(fā)展的更大保障。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我校的50個社團中,90℅的社團有自己獨立的章程或者管理條例,盡管有的章程不是很完善,但已經具備了內部管理和展開活動總體框架和依據。95℅左右的社團有自己的指導老師,這對于提升社團活動的層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許多社團明確規(guī)定社團負責人的選舉產生辦法,各有關職能部門的職責,社團內部負責人各盡其職,分工負責,定期舉行會議,討論活動安排,整個社團運作井然有序。
從外部管理來看,我校團委成立了專門的社團聯(lián)合會對本校社團進行宏觀管理,制定社團聯(lián)合會章程、管理條例、財務制度等規(guī)定,定期對社團進行活動檢查和財務監(jiān)督,每年對校內社團進行登記注冊,等等。這些都推動社團建設向著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發(fā)展。隨著社團管理制度以及條例的日漸完善,將進一步規(guī)范我校學生社團的建設,使我校社團管理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3、從學生社團的活動內容來看,呈現出由以興趣型為主向興趣型和務實型并重轉變、由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轉變的趨勢。
最近幾年來,大學生參加社團,逐漸從純粹的興趣到現在的“興趣+務實”轉變。面對競爭激烈、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他們的目光不再是單單希望在社團這個群體中豐富自己的生活,更希望能在社團生活中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會競爭力,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求實態(tài)度。同時,過去的學生社團較多的注重人文知識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滿足于人文氛圍的營造。面對撲面而來的知識經濟浪潮,大學生們逐漸意識到掌握扎實的專業(yè)技能的重要性,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因此,他們不再滿足于社團活動的文化表層,而是注重將科技精神以及學術研究充實學生社團的文化深層,以此促進自身的成才。于是,高校中的各類學術研究性、科技研究性團隊正廣泛興起。
4、從學生社團的物質保障方面看,社團正在嘗試積極利用社會資源,逐漸由單靠學校劃撥資金發(fā)展為多渠道籌集資金,包括與社會企業(yè)聯(lián)合共同進行活動。
由于高校學生社團活動經費普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團的健康發(fā)展。許多社團在走出校園,在社會上展開活動的同時,也積極與一些社會企業(yè)聯(lián)系,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優(yōu)勢,為企業(yè)發(fā)展作貢獻。同時得到企業(yè)的經費支持,將社團活動在更大范圍和更高的層次上開展。目前,在這一方面尤其突出的是新長城寧夏大學自強社,長期以來社團以“整合資源”為理念的管理模式積極的投身于社會中,與社會力量聯(lián)合,將自身固有優(yōu)勢與社會資源整合,使得社團與社會單位雙向受益,形成良性循環(huán),既鍛煉了社員的實踐能力,同時又激活滋養(yǎng)了社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已經固化為該社團資金來源的經常渠道。
二、學生社團對豐富校園文化的作用
校園文化是學校廣大師生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與社會時代緊密相關,又具有校園特色的人文氛圍、校園精神和生存環(huán)境。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繁榮,要落實到不同的層面和項目。而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繁榮校園文化的必然選擇和客觀要求。
學生社團是大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是大學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們的活躍發(fā)展突出的營造了校園的“文化場”氛圍,對豐富校園文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文體類社團花樣繁多的“文藝大餐”,學術以及科技研究類社團的學術研討會、科技作品展,愛心服務類社團在不斷“傳遞社會關愛”的足跡中實現著“鍛造自強之才”的宗旨,所有這些都使全校師生身處在一種濃厚的“文化場”中,情不自禁的受到了美的熏陶與文化的感染,令師生心胸澄澈,精神超越,起到了環(huán)境育人的作用。
學生社團豐富多彩的活動給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促進校園文化多渠道、深層次、高質量的發(fā)展,對全面拓展學生素質,張揚學生個性,撒播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起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
三、學生社團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1、社團對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個優(yōu)秀的社團,它的成員能夠加入社團、參與社團活動、參與社團管理等多種途徑緊密的與社團聯(lián)系在一起,由歸屬感到認同感,由認同感到榮譽感,由榮譽感發(fā)展為對集體的責任感;同時,一個優(yōu)秀的社團在成員中倡導的價值觀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成員的心靈。我校的愛心服務類社團可以說是這方面很好的例證,社員通過參加社團開展的各種傳遞社會關愛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夠很好的提高他們溝通、交際、動手等實踐能力,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能夠通過活動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社員良好的道德品質與素養(yǎng),使社員深切的感覺到參加每一次活動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禮,身心的凈化。
2、社團促進了學生知識結構的不斷完善。
學生社團包容了很多的類別,每一類社團實際都包括了很多種形態(tài)各異的具體小類,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目前的學生可謂千姿百態(tài),充分體現了高校大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和充分的想象力。在平時的第一課堂學習之余學生加入某一個社團,可以對自身知識結構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首先,學生可以在社團成員群體中自覺的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一項良好的興趣愛好中蘊涵了廣博的知識,可以陶冶自己的身心、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另一方面,加入一個社團的學生來自許多不同的專業(yè),當他們加入到社團這樣一個具有較強發(fā)散性的組織中,在平時的活動和交往中會感受到不同專業(yè)同學的思維方式和知識背景,這樣交叉的互相影響將使每一個社員學生從中受益。
3、社團為學生的技能成熟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
學生加入某一類社團,在發(fā)展自身愛好的同時,不斷使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錘煉,并在不斷向社會和他人展示的同時,獲得較強的自我認同感,加強自身的自信心,從而為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打下基礎。尤其是許多科技類的社團,因為對具體動手實踐有較高要求,許多學生都趨之若騖,希望在社團中學到實際動手技能,如電子科技協(xié)會的社員可以通過對電腦等高科技產品的親自觀摩、拆裝來對電腦等科技產品熟捻于胸,這些一技之長不僅可以促進專業(yè)的學習,更對社員走向社會的未來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
學生社團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素質方面起到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⑴組織能力。學生社團活動要求全體成員參與,各自擔任自己的角色,這樣鍛煉了社員的計劃、組織、控制、協(xié)調、指揮和領導能力,以及團結協(xié)作、共同攻關的能力。⑵自學能力。社團成員大都是對某一方面很感興趣的同學,通過社團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自學環(huán)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形成自學的積極性。⑶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社團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靈感,這種靈感來自自身的興趣和社員成員之間的合作與激勵作用。⑷表達能力。社員在社團活動中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主張建議,無形中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⑸實踐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社團活動為社員提供了一個走出校園、深入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機會,通過各種實踐活動鍛煉社員的實踐能力與適應社會的能力。
總之,社員可以通過社團活動豐富和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增強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教育;活躍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新靈感、適應現代科學技術各學科的交叉滲透和綜合化發(fā)展的趨勢。構造一種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塑造學生的人文精神。這種文化環(huán)境和人文精神的感染對學生心理成熟及人格整體的和諧發(fā)展會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社團建設方案
1、強化社團建設的導向性功能。通過社團活動對學生滲透做人的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奮斗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互助協(xié)作精神、勇于進取的品質和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高品位的文化素養(yǎng);
2、強化實踐,鼓勵創(chuàng)新,提升社團活動的層次。學生社團活動,對于完成課內與課外的對接,將知識消化于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演練之中,從而達到增強社員綜合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高校學生社團要深化其實踐環(huán)節(jié),加強社團活動與學校教學工作的相互促進,將社團建設成為第一課堂的有力補充與延伸,建設成為培養(yǎng)興趣、引導需求的陣地。與此同時,要積極探索讓思想政治工作以大學生樂于接受的社團活動形式開展,寓教育于活動之中。要通過組合內容充實、形式多樣、品味健康、格調高雅的社團活動,在友好、理解、雙向交流的氛圍中,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3、深入探究社團良性發(fā)展的機制。從社團的人員構成、內部環(huán)境怎樣最大程度的激發(fā)社員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入手,對社團內部網絡的信息聚集和分散性與社團活力之間的關系作實際調查和理論研究。形成一套適合于社團發(fā)展、同時又靈活多樣的運作制度;要探究將社團活動與第一課堂教育想結合的路子,真正把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成為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和有效載體。
4、延伸手臂,拓展空間,加強社團團隊建設。社團是一個集體,而怎樣把一個集體建設成一個團隊,一直是擺在社團負責人面前的難題。絕大多數社團能調用的社員人數往往遠遠小于登記在冊的人數,原因就在于缺少凝聚力,一個團隊的建設最關鍵的是凝聚力的培養(yǎng)。
作為社團負責人在這一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一個優(yōu)秀的負責人一定是一個處處為社員著想,讓社員“沖鋒陷陣”去鍛煉而自己退居在幕后的人。如果廣大社員整段時間內發(fā)現自己的存在只是在補充社團的人數名單,那么不論社團有多么能干的領導班子都無濟于事。社團每一個干部必須清楚:只有社員的存在才會有干部的存在,干部的“職位”只不過是為了引起為社員服務注意的一個名稱而已。社團的作用是更多數沒有鍛煉過的人的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一個與社會溝通的平臺;是大家共同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溫暖友愛的家。有了這種情感思想就會有巨大的向心力,也就會產生強大的凝聚力,社團的團隊建設才能搞好。
5、規(guī)范管理,抓好骨干,推動社團的健康發(fā)展。社團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使社團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為社團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發(fā)展空間。特別要注意將社團納入學校正常的學生工作管理渠道,如社團干部的產生、重大活動的開展等都要按照一定的審查報批程序進行,以加強社團的規(guī)范管理,避免出現因管理不力而導致社團“出軌”現象。其次,要積極爭取各種有利資源,如社團發(fā)展需要的設施、經費與其他各個方面的支持等。社團的發(fā)展離不開物質(設施、場地、資金等)與精神方面(領導、老師的引導、支持與鼓勵)的支持,而兩者對于社團缺一不可。再次,一個樂于奉獻、積極上進的社團領導班子也是這個集體騰飛的關鍵,所以要加強對社團骨干的培養(yǎng)。社團必須建立科學的社團負責人選拔任用制度,并對社團骨干進行定期的、系統(tǒng)的培訓,通過提高社團骨干的素質,促進社團健康、有序地發(fā)展。
6、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一個優(yōu)秀的社團必須建立一個良好的激勵機制,它不但能提高廣大社員的工作積極性,而且能很大的提高社團的運行效率。社員的努力工作需要被肯定、承認,這對于每一個社員來說至關重要,也許他們需要的不是物質上的獎勵,但是精神上的激勵會帶給社員更大的鼓舞與動力。社員的這種被激勵以后的積極性與干勁反過來會使得整個社團充滿生機與活力,而社團的生機與發(fā)展又會對廣大社員產生強大的吸引力,這樣不斷的運行對于社團是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五、結束語
學生社團既符合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又滿足了廣大學生成長的需求,以其影響的廣泛性、內容的直接性、參與者的自愿性以及活動方式的多樣性和活動效果的有效性在大學校園中扮演著必不可少的角色,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學生社團已成為學生“認識自我,展示自我,發(fā)展自我”的重要平臺,在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潛能”,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有效途徑。加強高校社團建設,要對社團活動在深層次開展,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方面進行努力探索,改變社團活動單調、內容陳舊、沒有新意的弊端,使社團真正起到豐富和活躍校園文化的作用,成為社員開闊視野、完善自我的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