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副校長率團赴臺進行學術交流
2009-10-21 14:54:34網(wǎng)絡資源
摘要:兩校不僅在學術討論上取得了極大成果,同時在互訪互派深入交流方面有了重大收獲。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與輔仁大學外國語學院進行了正式協(xié)商。
10月1日至10月7日,中國人民大學薛浣白副校長率團一行25人赴臺灣參加第四屆由中國人民大學—輔仁大學聯(lián)合舉辦的“2009年全球化中多元思維學術研討會”。此次會議為每年度兩校例行對應舉辦的學術會議,會議由輔仁大學黎建球校長和中國人民大學薛浣白副校長共同主持召開,其舉行對于推動兩校的教學科研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年參加此次會議的中國人民大學院系有歷史學院、外國語學院、國學院、文學院、理學院、社會與人口學院,分別派出歷史學院黨委書記陳樺教授、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任國強教授、國學院常務副院長黃樸民教授、文學院院長冷成金教授、理學院物理系主任王孝群教授、社會與人口學院廖菲副教授等25人與輔仁大學的專家學者在會議上就相關學術領域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此屆研討會分成歷史、中文、外語、物理、化學、心理等若干分會場。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黃樸民教授以及歷史學院陳樺教授等五位老師在主題為“當代史學的多元思維”的歷史分會場分別發(fā)表了題為《秦漢文化的時代精神》、《清代財政與貧困救助》、《西方保守主義思想的財產(chǎn)觀》、《清代盛京圍場的捕牲》、《明治時期日本在華的調查狀況與對華貿(mào)易調整》等5篇論文,就秦漢文化、清代政府財政、西方近代思想、清代政府捕牲體系以及明治日本對華貿(mào)易狀況等議題展開論述,引起與會學者的廣泛關注和好評。此外,在中文分會場“儒家文化多元思維探析”的討論中,國學院谷曙光副教授的《論王安石詩學韓愈與宋詩的自成面目》以及文學院冷成金等專家學者發(fā)表的《試論蘇軾對意境論發(fā)展的貢獻》等數(shù)篇關注不同問題的學術論文,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外語分會場中任國強教授、刁克利教授等在輔仁大學國際會議廳發(fā)表了學術論文,并同時向輔仁大學外國語贈送了自己的著(譯)作,意在加強兩校在外國語方面的更廣泛交流合作。與此同時,物理、化學、心理等其他分會場同樣報告精彩、討論熱烈,與會的兩校專家學者紛紛表示這次研討會舉辦的很有收獲很精彩,成功實現(xiàn)了促進兩校、兩岸學術交流的深刻意義。
通過這次學術研討會,兩校不僅在學術討論上取得了極大成果,同時在互訪互派深入交流方面有了重大收獲。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與輔仁大學外國語學院進行了正式協(xié)商,一致通過了由人民大學外語學院英語系和輔仁大學外國學院英文系在中國人民大學共同舉辦“2010年人大-輔仁外語碩士學術交流論壇”的建議,主旨為“全球化語境下的英美外國文學研究”,時間初步確定為2010年4月2日-7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則在交流期間不僅保持著和輔仁大學心理系的交流,而且開展了與輔仁大學社會系的交流,雙方初步商定了學生的相互交流與教師間的多種形式交流等內(nèi)容。
會議之后,薛浣白副校長以及外國語學院任國強副院長等五位專家學者赴臺灣高雄師范大學進行了學術交流活動,該校戴嘉南校長以及其相關部門同仁出席了熱烈的歡迎儀式,并進行了對應交流。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與高雄師范大學文學院相互簽訂了交流與合作協(xié)議書,依據(jù)此協(xié)議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將派出兩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前往該校進行為期一學期的交換學習。此行,中國人民大學外語學院交流團還順訪了在臺灣外語教學領域很有聲望的文藻外國語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交流團此行正逢中秋佳節(jié),中國人民大學臺灣校友會朱甌會長以及人大在臺校友舉辦了隆重的歡迎會,朱甌會長、薛浣白副校長以及交換生代表袁世琨同學分別致辭和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中國人民大學35名交換生將捐款鄭重交給人大臺灣校友會請其轉給臺灣受災地區(qū)。
此次赴臺更加拓展了中國人民大學與臺灣南部地區(qū)高校的學術交流關系,中國人民大學專家學者普遍認為通過與臺灣同仁面對面的深入學術討論,開闊了學術視野、增加了教學新思維、互相借鑒相得益彰,同時聯(lián)合研討會的定期舉辦不但促進了兩校院系的學術交流,更提升了中華民族共有的人文精神情懷,增進了海峽兩岸同胞的情誼,加深了相互之間的了解,這對于兩岸高等教育以及兩岸關系的發(fā)展都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