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wǎng) > 高中試卷 > 高一歷史期中試題 > 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考試1

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考試1

來源:網(wǎng)絡 2009-10-28 11:17:58

[標簽:期中 歷史 高一]

  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考試1

  高一歷史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共35小題,每題1分,共35

  分。)

  1. 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國禁煙運動損害了英國在華的商業(yè)利益

  B.中國處在封建社會末期政治腐敗,軍備廢弛

  C.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迫切要求打開中國市場

  D.清政府頑固堅持"閉關鎖國"的反動政策

  2. 鴉片戰(zhàn)爭中,中國失敗的直接原因在于(   )

  A.英國首先發(fā)動戰(zhàn)爭                B.中國政府組織抵抗不力

  C.清政府查辦林則徐                D. 琦善擅自與英軍談判

  3. "八省弁兵喪家狗、滿城文武可憐蟲"此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民間聯(lián)語反映的實質(zhì)問題時(   )

  A.清軍大敗而逃、清朝官吏成為英軍的俘虜

  B.清軍武器落后、將領無能

  C.英軍實力強大、清政府不是其對手

  D.清軍喪失戰(zhàn)斗力、統(tǒng)治者腐朽無能

  4. 鴉片戰(zhàn)爭中國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

  A.社會制度的落后                  B. 武器裝備的陳舊

  C.組織抵抗很不力                  D. 作戰(zhàn)方針的失誤

  5. 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的關稅主權遭到破壞,主要表現(xiàn)在(   )

  A.中國不能單獨決定關稅稅率        B. 英國有權決定中國的關稅稅率

  C.中國海關須由外國人管理          D. 中國關稅必須保持低稅率

  6. 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這里的"轉折"不包括(   )

  A.社會性質(zhì)的轉變                  B. 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

  C.國內(nèi)各階級地位的轉變            D. 中國革命性質(zhì)的轉變

  7. 從世界潮流看,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社會的最根本影響是(   )

  A.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社會

  B. 中國自然經(jīng)濟逐步解體

  C.中國民主革命開始

  D. 中國思想領域出現(xiàn)了"西學東漸"趨勢

  8. 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本質(zhì)上的相似之處是(   )

  A.開始于列強對廣州的進攻          B. 直接威脅到京津地區(qū)

  C. 為了開辟和擴大中國市場         D. 圍繞鴉片貿(mào)易而展開

  9. 兩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中國經(jīng)濟發(fā)生的最深刻變化是(   )

  A.形成了多種經(jīng)濟成分并存的局面    B. 自給自足的封建經(jīng)濟開始解體

  C.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逐漸興起        D. 便利了帝國主義的經(jīng)濟侵略

  10. 據(jù)1887年《海關報告》,牛莊土紗每包(150公斤)售價白銀87兩,洋紗每包(150公斤)售價白銀57輛。下面對上述情況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

  A.洋紗價廉,土紗價高

  B.土紗因政府的保護,保持較高價位

  C.洋紗成本低,土紗成本高

  D. 洋紗的傾銷,對土紗形成嚴重沖擊

  11. 《天朝田畝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造成這種雙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

  A. 太平天國領袖的主觀愿望          B. 農(nóng)民階級的經(jīng)濟地位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zhì)        D.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

  12.《天朝田畝制度》中絕對平均分配方案無法實現(xiàn)的根本原因是(   )

  A. 當時軍事斗爭緊張,客觀環(huán)境不利于實施

  B. 中外反動勢力日趨勾結,敵我力量對比懸殊

  C. 違背了農(nóng)民小生產(chǎn)者、小私有者的本性

  D. 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使其失去了時機

  13. 太平軍中曾流傳"天父殺天兄,終歸一場空,打起包裹回家去,還是當長工"的歌謠,與其出現(xiàn)相關的事件是(   )

  A. 金田起義      B. 永安封王     C. 定都天京       D. 天京變亂

  14. 太平天國運動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準備階段是因為它(   )

  A. 是舊式農(nóng)民戰(zhàn)爭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主張

  C. 規(guī)模大,時間長,建立了革命政權  D. 擔負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15. 鴉片戰(zhàn)爭給中國帶來的最深層的影響是(   )

  A. 中國的國門被打開                B. 出現(xiàn)了向西方學習的新高潮

  C. 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D. 領土等主權開始遭到破壞

  16. 19世紀四五十年代新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

  A. 講究訓詁考據(jù)                    B. 提倡"經(jīng)世致用"

  C. 主張重新認識世界                D. 力主變革"祖宗之法"

  17. 在鴉片戰(zhàn)爭時期,以林則徐、魏源等為代表的地主階級改革派開眼看世界的著眼點主要表現(xiàn)在(  )

  A. 軍事技術方面                    B. 歷史地理方面

  C. 社會制度方面                    D. 思想文化方面

  18. "總理衙門那時還沒有經(jīng)驗,因此在一切國際問題上,從商議一個條約到解決一個土地糾紛,都常常依賴北京的總稅務司的意見并求得他們的幫助。各省的總督巡撫和道臺也經(jīng)常和各口岸的稅務司商議,并依照他們的意見而行。"這充分說明(   )

  A. 總理衙門是一個半殖民地性質(zhì)的機構

  B. 清朝統(tǒng)治者開始采取西方民主作風

  C. 總稅務司是中國與外國交往的橋梁

  D. 清朝從中央到地方缺乏管理經(jīng)驗

  19. 李鴻章說:"我朝處于數(shù)千年未有之奇局,自應建數(shù)千年未有之奇業(yè)。"又說:"合地球東西南北九萬里之遙胥集于中國,此三千年之大變局也。"李鴻章在此說的"奇局""大變局",其實質(zhì)是指(  )

  A. 資本主義征服世界的歷史潮流

  B. 西方列強侵略中國而引發(fā)的民族危機

  C. 太平天國波瀾壯闊的革命形勢

  D. 英法等過攻打中國的堅船利炮

  20. 洋務運動欲"自強"而不強,從根本上說是因為(  )

  A. 沒有堅決反對西方列強侵略         B. 沒能從根本上觸動封建生產(chǎn)關系

  C. 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       D. 列強的破壞

  21."上海輪船招商局創(chuàng)辦后三年內(nèi),外輪就損失了1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十萬匹。"這些史實說明洋務派官辦企業(yè)的興辦(  )

  A. 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

  B.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jīng)濟勢力的擴張

  C. 是中國走上了富強之路

  D. 是中國產(chǎn)生了近代民族資產(chǎn)階級和工業(yè)無產(chǎn)階級

  22.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出現(xiàn)的幾種近代工業(yè)的共同點是(  )

  A. 都是由私人投資興辦

  B. 都是資本主義性質(zhì)的企業(yè)

  C. 都采用機器大生產(chǎn)

  D. 都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23. 下列選項有利于近代中國新的階級力量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是(  )

  ① 洋務運動的開展                     ② 民族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

 、 外國在華企業(yè)的建立                 ④ 農(nóng)民和手工業(yè)者的破產(chǎn)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4. 中國無產(chǎn)階級具有強烈的斗爭精神,其主要原因有(  )

 、 人數(shù)眾多     ② 深重的民族災難     ③ 較集中     ④ 悲慘的境遇     ⑤ 早于民族 資產(chǎn)階級產(chǎn)生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④

  25. 當甲午中日戰(zhàn)爭正在進行時,恩格斯說:"中日戰(zhàn)爭意味著古老中國的終結,意味著它的整個經(jīng)濟基礎全盤卻逐漸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指(  )

  A. 將導致資本主義性質(zhì)的改革

  B. 將發(fā)生推翻清王朝統(tǒng)治的革命

  C. 列強將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D. 為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26. 甲午中日戰(zhàn)爭時,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鴻章問策,李怒曰:"總理度支(戶部),平時請款輒駁詰,臨事而問兵艦,兵艦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臺諫參我貪婪,我再嘵嘵不已,今日尚有李鴻章乎?"        --陳旭麓《近代中國新陳代謝》 在李鴻章看來,甲午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在于(  )

  A. 軍費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傾軋

  B. 軍費不足、洋務派失誤和朝廷猜忌

  C. 同僚傾軋、朝廷猜忌和洋務派失誤

  D. 同僚傾軋、洋務派失誤和軍費不足

  27. 梁啟超說:"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這反映了梁啟超實質(zhì)上主張(  )

  A. 建立資本主義制度                  B. 改革教育制度

  C. 重視人才培養(yǎng)                      D. 發(fā)展工業(yè)經(jīng)濟

  28. 19世紀康梁維新派救亡圖存思想的核心是(  )

  A. 以中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B. 設議院、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

  C. 由君主專制變?yōu)槊裰鞴埠褪?quot;進化之公理"

  D. 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開之

  29. 康有為向光緒帝呈遞的《應詔統(tǒng)籌全局折》實質(zhì)上是維新派的施政綱領,因為它(  )

  A. 提出了各方面具體的變法建議

  B. 主張實行君主立憲政治體制

  C. 系統(tǒng)論證了維新變法的理論

  D. 明確指出變法是救亡圖存的唯一的出路

  30. 百日維新期間維新派沒有提出開國會、定憲法,是他們(  )

  A. 不敢觸動封建制度

  B. 認為這一政治主張不符合中國國情

  C. 認為中國"民智未開",難以實行立憲制度

  D. 對封建勢力作了妥協(xié)

  31. 義和團運動的直接作用是(  )

  A. 打擊了清政府的反動統(tǒng)治,加速了它的滅亡

  B. 暴露了清政府的賣國本質(zhì),促進了人民的覺醒

  C. 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

  D. 促進了資產(chǎn)階級革命團體的建立

  32. 美國公使田貝說:"事實上,外國公使成為中國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此可以 "任意斥責一切對待外國人不稱職的中國官吏"。這種狀況應出現(xiàn)在下列哪個條約簽訂后(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33.《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tǒng)治秩序完全確立的含義是(  )

  A. 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B. 中國的自然經(jīng)濟完全解體

  C. 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

  D. 帝國主義直接控制了中國的內(nèi)政外交

  34. 在中國近代史上,北京曾兩度被外國侵略軍占領,兩個在位外逃的皇帝是(  )

  A. 乾隆帝、嘉慶帝                     B. 道光帝、咸豐帝

  C. 咸豐帝、同治帝                     D. 咸豐帝、光緒帝

  35. 義和團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鎮(zhèn)壓,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義和團運動既反清又反帝

  B. 義和團對中外反動勢力的認識還處于感性階段

  C. 八國聯(lián)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

  D. 清政府由抵抗到投降

  二、雙項選擇題(每題有兩項是正確的,多選、少選、錯選均不給分,每題2分,共10題,總計20分)

  36.  林則徐上道光帝折中指出鴉片"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聽任鴉片走私泛濫,數(shù)十年后,中國將"既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以上反映的鴉片走私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危害有(  )

  A. 白銀大量外流,影響了清政府的財政

  B. 兵力大為衰弱,威脅清政府的統(tǒng)治

  C. 清朝統(tǒng)治日益腐敗

  D. 階級矛盾根嘎更加激化

  37. 1840-1919年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它他的基本任務是(  )

  A. 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                     B. 反對外來侵略

  C. 實現(xiàn)社會主義                           D. 反對封建主義

  38. 割占中國東北領土的區(qū)域和不平等條約有(  )

  A. 《中俄北京條約》                 B. 《中俄璦琿條約》

  C. 《中俄堪分西北界約記》           D. 《中俄改訂條約》

  39. 新思想萌發(fā)的原因有(  )

  A. 農(nóng)民起義威脅清朝統(tǒng)治             B. 封建統(tǒng)治危機日益加深

  C. 民族危機出現(xiàn)                     D. 資本主義萌芽迅速發(fā)展

  40. 以下康有為的哪些著名代表作奠定維新變法理論基礎(  )

  A. 《新學偽經(jīng)考》                   B. 《孔子改制考》

  C. 《應詔統(tǒng)籌全局者》               D. 《變法通議》

  41. 下列那些事件突出反映了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A. 清朝統(tǒng)治腐敗,階級矛盾尖銳

  B. 國家領土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

  C. 中國封建社會內(nèi)部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并得到了緩慢發(fā)展

  D.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逐步解體

  42. 《海國圖志》與《資政新篇》的相同點是(  )

  A. 主張向西方學習

  B. 目的是改革內(nèi)政,重振國威

  C. 介紹西方的歷史地理情況

  D. 反映了先進的中國人探索救國道路的愿望

  43. 林則徐、魏源思想的主要特點有(  )

  A. 帶有鮮明時代變化印記            B. 保留著濃重的封建綱常色彩

  C. "師夷長技以制夷"              D. 帶有鮮明資本主義色彩

  44. 下列有關于曾國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清朝官員

  B. 中國近代早期軍事工業(yè)的創(chuàng)辦者

  C. 北洋水師的創(chuàng)建者

  D. 洋務運動在中央的代表

  45. 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共同的歷史作用是(  )

  A. 直接推進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進程

  B. 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C. 打擊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勢力

  D. 客觀上促進了清政府的變化或改革

  三、材料解析題  (共2題,46題8分 ,47題12分,共計20分)

  46.材料1:"是書何以作?曰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長技有三,一戰(zhàn)艦,二火器,三養(yǎng)兵練兵之法。"

  -魏源

  材料2:"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

  -李鴻章

  材料3:"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mào)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可以剿法捻,可以勤遠略。"

  -曾國藩

  材料4:"西人立國……育才于學堂,論政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后動,此其體也。輪船、火炮、洋槍、水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蹶趨步,常不相及;今令鐵艦成行,鐵路四達,果以足恃歟?"

  -鄭觀應

  材料5:"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

  -梁啟超

  閱讀后請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別是哪一派的主張?通過以上材料,他們在學習西方問題上的主要觀點分別是什么?

 。2)通過以上材料和所學的內(nèi)容簡述它們的學習西方問題上的異同點。鄭觀應對洋務派提出了怎樣的批評?你認為他的批評是否有道理?為什么?

  (3)為實現(xiàn)他們的目的,他們進行了哪些斗爭?結果怎樣?這些結果對你有什么啟示?

  4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城周圍十余里,墻高數(shù)丈,內(nèi)外兩重,外曰太陽城,內(nèi)曰金龍城,殿曰金龍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輝煌……

  賊深居不出,妄擬垂拱而治,必有大喜事,方設朝會。如楊逆有事要見,亦必請偽旨擬定時日……

  ……偽天王轎夫六十四人,偽東王轎夫四十八人,以次遞減,至兩司馬轎夫八人而止。洪逆從不出行。惟楊逆每出行必盛陣儀……

  ---引自《賊情匯纂》

  材料二 ……上海情形實屬萬分危急。借師助剿一節(jié),業(yè)經(jīng)總理衙門與英法駐京使臣商酌。現(xiàn)據(jù)薛煥泰,英法文武各員頗為出力,且法國輪船為我開炮擊賊。是其真心和好。……上海為通商口岸要地,自宜中外同為保衛(wèi)。……但于剿賊有裨,聯(lián)必不為遙制。其事后如有必須酬謝之說,亦可酌量定議,以資聯(lián)絡。

  ---引自《籌辦夷務始末》

  請回答:

 。1)從材料一中可判斷作者站在怎樣的立場?用史實說明。

  (2)材料一反映出太平天國在定都天京后存在什么問題?(概括要點,勿抄原文)

 。3)材料二表明清政府在內(nèi)外政策上有什么變化?這一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4)根據(jù)以上材料,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與客觀原因。

  四、問答題 (共3題,48題7分,49題9分,50題9分,共計25分)

  48、關于洋務運動,有人稱它是"中國近代化的一小步",結合史實,請你談談對洋務運 動的評價。

  49、結合從1840年到1864年的歷史學習,指出這段歷史有什么特征?

  50、有人說,戊戌變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改良運動;也有人認為它是一次失敗了的不徹底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你同意哪一種觀點?為什么?

  期中歷史試題

  答題卡

  一、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二、雙項選擇題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二、 材料解析題

  46、(1)

 。2)

 。3)

  47、(1)

 。2)

 。3)

 。4)

  三、 問答題

  48、

  49、

  50、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0v2773b.cn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