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生物輔導:以“新”視角回歸教材
2010-05-04 16:34:23天津網
生物:以“新”視角回歸教材
以“新”視角回歸教材我們會得到新的提高。
任務一、認真分析2009年高考試題
關鍵詞1:主干知識。2009年高考試題重點考查了細胞結構、細胞代謝、遺傳基本定律、人體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基因工程、克隆技術及生物試驗等學科主干知識。細心分析每一個主干,我們會發(fā)現,具體考查的主干知識圍繞著細胞分裂、凋亡、遺傳方式的判定、免疫、基因工程的工具與PCR技術。
關鍵詞2:分值分布。從試題分值分布中我們可以看出必修一所占分值較高80分中占26分,因此在必修一知識的復習是我們整體復習的基礎,也是我們備考的起點,而更重要的是要以聯系的觀點來進行復習。
關鍵詞3:新的問題情境與新課程新加內容。在2009年的考題中所出現的細胞凋亡、胚胎干細胞、細胞學說、基因文庫、PCR技術等這些都是新課程中新出現的知識與考點,是我們應該找出并詳加復習的,由這些知識的加入又會引發(fā)產生很多新的問題情境,而一些老課程的知識的新理解也是我們更加需要用心復習的,如考題中關于生態(tài)系統穩(wěn)態(tài)與生物進化、群落演替的關系等都是我們應該思考的。
任務二、分析考綱提綱挈領
新課程中有“新”知識,知識間有“新”聯系,對考綱中的“新”考點,我們要以“新”的視角回歸教材。
一、師生共備“新”知識。尋找新課程的“新”內容,需要我們對新老課程教材逐字的研讀與推敲。
例如,在必修三第三章第一節(jié)對生長素的發(fā)現過程修改很大,具體變現為:
內容增加:達爾文的實驗方法、胚芽鞘的介紹、詹森和拜爾的實驗、植物體內生長素效應物質、合成生長素原料色氨酸、極性運輸實驗、非極性運輸。
內容更改:達爾文實驗結論、生長素的發(fā)現時間與命名人、生長抑制物由小資料移為正文小字、生長素的產生、分布運輸由小字改為大字正文。
內容刪除:郭葛實驗與命名。
二、遍歷考綱分層推進。
考綱對實驗和知識有不同的要求,如知識分為Ⅰ、Ⅱ兩個等級,根據要求按照考綱把每個知識點從看書到做題都過一遍,做到無一遺漏,而實驗的復習可根據考綱的實驗要求分實驗進行回歸教材。
三、應用“新”題目應對新課程。
進入新課程的省市,不單單只有天津,其他進入新課程省市的高考試題,是我們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這些“新”知識的演練基地,將其他新課程省市高考試題,分門別類是一項很大的工程。運用網絡中的搜索引擎,我們可以獲得2009年各省市新課程高考題的分類匯編,主張演練能夠幫助我們對這些新知識的理解。
四、綜合應用后理清知識聯系。
這項要求對于大多數同學提的可能有些高,但做題后的反思與再回教材是每個同學都應具備的能力,而找到聯系是對我們提出的更高要求。如2009年天津市高考第4題考查的細胞凋亡與信號轉導,如果我們回歸教材,這些知識分布在必修一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細胞凋亡;必修二中心法則;必修三動物特定激素與靶細胞的結合方式示意圖、免疫識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