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作文命題練習:新材料作文仍是備考重點
2012-02-03 13:31:55鄭州晚報
高考語文總分150分,其中僅作文一項就占據了60分。一模已經結束,如何在最后的兩輪復習中,緊緊把握這60分,鄭州外國語學校高級教師陳敦賢提醒考生:“新材料作文”仍是備考的重點,考生除了要關注成長、現實、思辨三大熱點外,還要提前樹立文體意識,加強文體訓練。
新材料作文仍是備考重點
統(tǒng)觀2011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新材料作文有9道,命題作文有7道,話題作文只有重慶卷1道,17道高考作文題呈現出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并重的局面。2007~2011年寧夏海南卷(2010年改為“全國新課標卷”),連續(xù)5年考查的都是“新材料作文”,且內容都是關注社會生活的。如2011年的作文為:根據一個材料的調查,談中國的崛起。
因此,提醒考生“新材料作文”的訓練仍然是復習備考的重點,但“新命題作文”(新命題作文的主要命題形式是“題目+限制”或“引導語或闡釋語+題目+限制”)的訓練不能舍棄。
“在作文題型和分量也會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下,全國新課標卷可能繼續(xù)采用新材料作文形式,但也極有可能會選擇命題作文。”陳敦賢說。
多關注成長、現實、思辨三大熱點
據陳敦賢介紹,近年作文命題的基本思路逐漸趨于成熟穩(wěn)健,回歸至以人為本,關注考生自身、社會現實、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辨證分析的能力上來。命題明顯有三個側重:側重引發(fā)考生對自身成長的關注和思考;側重樹立大眼光大胸懷,關注現實、關注社會熱點;側重考查理性思辨能力等。
如2011重慶卷的“情有獨鐘”,我們的青春到底該對什么情有獨鐘;四川卷“總有一種期待”,那我們的青春期待中到底是哪一種始終伴隨著我們,一直未曾改變呢;山東卷“這世界需要你”;這些命題,都與考生的成長積極相關。
上海卷的“一切都可過去”、“一切都不可過去”;北京卷“對世乒賽的看法”,命題實質則是通過我們身邊的諸多社會現象與社會問題,考查學生的認知以及思辨能力。
他提醒考生在備考中,除了要加強技巧的訓練外,還要積極關注一些社會熱點外,多思考,多總結,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加強文體訓練,注意寫作要求
“文體自選”是近年來高考作文的一個重要特點。這給了考生很大的自由發(fā)揮、自由創(chuàng)造的空間,有利于考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寫出自己獨特的認識和感悟。但是,文體自選并不代表隨意而為。
如2011年高考語文試卷在作文的考查方向上,一類比較適合抒情(如山東卷、四川卷、重慶卷等),一類抒情與理性議論兼容,更側重于理性分析(如北京卷、天津卷、江蘇卷等),一類最適合寫議論文(如浙江卷、上海卷、遼寧卷、廣東卷等)。
因此,考生在訓練時要加強文體意識,記敘文應以記敘、描寫為主,要形象具體。議論文應以說理為主,做到觀點鮮明、有理有據。沒有充分的把握,不要輕易嘗試所謂“創(chuàng)新”的、“另類”的特殊文體。
此外,在2011年17套試卷中明確要求不要寫成詩歌的有10道,學生也可適當減弱這一文體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