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數(shù)學復習方法 > 高考沖刺:考前十天 如何有效復習數(shù)學

高考沖刺:考前十天 如何有效復習數(shù)學

2012-05-28 10:07:22祝云天的教育博客文章作者:祝云天

  數(shù)學學科在高考體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當然每年高考中,一些平時數(shù)學基礎不錯的學生,不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績。學生數(shù)學分數(shù)間很難離開距離,就拿北京來說,2011年高考,理科數(shù)學140分,排名近千名,理科數(shù)學130分,排名近7000名。如果是一個學生數(shù)學成績是140分,就可以說,數(shù)學這科目競爭清華北大是被動的,因為清華、北大2011年錄取的學生排名都在600名以內(nèi)。如果你在數(shù)學分數(shù)上沒有優(yōu)勢,那么只能靠其他的科目來拉分了。這里我很感謝班上一些復讀的同學,他們在2011年高考中,分數(shù)全部在140分以上,那么就這個分數(shù),還在復讀。也許這告訴我們一個信息:數(shù)學分數(shù)只能盡量的高,不能低,要不就很被動。離2012年高考還有十天時間,對于數(shù)學學科,應該如何復習呢?

  一、我們要正視幾個現(xiàn)實的問題:

  由于在一線教學,一年來分析了400多位學生的試卷。我們在試卷分析中,還有在實際教學中,看到了學生在數(shù)學這科的不足。以下所列舉的問題,肯定不是一個學生會遇到,都會涉及到眾多的學生。那么現(xiàn)實中學生們在數(shù)學這科上會遇到哪些問題?

  1.學生數(shù)學學科很脆弱,只要題目稍微加大一些難度,直接導致很多學生不適應。原因就是在平時的學習中,對題型總結不全,訓練不合理,特別是對各種試卷適應能力沒有到一定的程度。

  2.半數(shù)學生時間不夠用。

  3.90%以上的考生,對第20題2、3問束手無策。

  4.四分之三的學生解析幾何、函數(shù)與導數(shù)題計算不到底,也就是不能計算出最終結果,整體計算能力欠缺。

  5.對于選擇題,填空題把握性不強。有的學生由于性格的原因,例如粗心大意直接導致一些題目會而不對,還有更多的學生,對那些稍微難一點的填空、選擇題駕馭力不足,在這類的題上花費很多時間,直接導致整個考試時間不夠用,甚至心態(tài)會產(chǎn)生變化。

  以上這些都是北京學生,乃至全國學生在數(shù)學學科備考中存在的不足。如果說,你想得到145分以上的高分,那么上面的幾個問題,肯定要避免,除了上面為題之外,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你要做。

  二、考前如何訓練最有效?

  對于我班上的學生,在題型上肯定給他們總結全了,在解題方法上也基本涵蓋了。但是訓練還有停止,我打算一直到訓練到高考前一天,因此訓練上也給他們明確的建議。但是很多看我博客的學生,沒有機會在我班上上課,我在這里,給大家一些好操作的方法:

  1.在訓練中對題型進行總結:

  數(shù)學學科雖然包涵了46個基本概念、公式,也涵蓋了18個規(guī)律和推論。可是題型終究有限,因此說你不能掉進題海中,平時做題一定要注重質(zhì)量,不要盲目追求數(shù)量。那么在考試之前,對題型上把握還是有必要的,對相關的題型進行合理的訓練也是有必要。例如說數(shù)學壓軸題部分,數(shù)列綜合題、解析幾何綜合題等,你在平時對其涉及到題型專項訓練了,那么在考試中,對這些題型的把握能力就大了很多。你在題型上可以這樣歸納:

  解析幾何部分:

  曲線的方程與性質(zhì)

  解析幾何中的幾種探究性問題

  最值問題

  定點、定值問題

  與其它知識交匯性的問題

  數(shù)列部分

  求通項(一般常見的情況有6種)

  求和(一般常見的情況有7種)

  數(shù)列與不等式的綜合運用(一般常見的題型有5種)

  那么高考中,所有相關的題型,一般都不會超出上面的范圍。

  那么題型是有限的,我們在訓練中對每種題型都熟悉了,解題思路也就熟悉了,看到某塊知識點,或者某個問題,馬上就明白這題目的知識點是什么,題型是什么,有什么樣的基本解題思路,得分點把握如何等等,在頭腦里馬上構建出解題體系。這就是訓練的效果。在考前十天,學生們也不用再去做更多新的試卷,應該把之前做過的試卷,拿過來重新整理一下,對相關的題型做一次總結,對每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再一次熟悉,這樣效果肯定不錯。一方面直接把平時訓練的收獲集中起來,另一方面,增強了自己的解題信心,這些題目都可能做過了,就是沒有總結到位或者歸納到位,那么在考前十天,你這樣去嘗試,效率應該很高。

  2.在訓練中學會合理的分配時間。

  我是這樣來訓練班上學生解題速度的,例如一個小時之內(nèi),給他們?nèi)菰嚲淼倪x擇題、填空題,讓他們完成,如果完成不了,我們再來重新規(guī)范,統(tǒng)計一下,是什么方面存在不足,比如題型把握不到位、思路不明確、計算慢、知識不熟悉?等等。然后根據(jù)大家的實際情況再次訓練,例如說遇到比較大小這樣的選擇題,我們看到這樣的題目馬上就知道這個題目是屬于不等式范圍的,不等式范圍內(nèi)的題目,屬于比較大小的題型以及方法共有8種,分別是作差法、作商法、中間值法、數(shù)形結合法、單調(diào)性法、、、、馬上在頭腦里過一下這個方法,看看你面前的題目屬于哪一種,我想很快就能給出答案了,因為熟悉,再熟練掌握答題方法,所用的時間就少,正確率也高。

  后來,這樣練得熟悉了,大家遇到選擇或者填空的時候,甚至能一眼看出來多數(shù)題目的答案,我相信對于這樣訓練出來的學生,考試中時間不夠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說,與眾不同的訓練,才能讓學生考出與眾不同的成績。前面題目做好了,正確率高,用的時間少,直接為后面壓軸題提供了信心、時間上的保證,加上對壓軸題也訓練過,那么相信學生對試卷的適應能力很強大,數(shù)學成績肯定不差。那么大家可以借用上面的方法來嘗試一下,我覺得十天時間能解決很多問題。但是一定要有章法,不要繼續(xù)盲目做題了。

  3.在訓練中積累解題思路。

  對于解題思路,上面已經(jīng)提到一些,我覺得你在訓練中,特別是通過對以往題目的總結,可以總結出一些解題思路,例如解函數(shù)與導數(shù)題目中恒成立的問題有幾種思路,數(shù)形結合思想適用于什么樣的題目,換元法一般都什么時候用?等等。同時在訓練中,把一些工具用熟練,一些常用的解題工具,例如說一些定理、函數(shù)的關鍵詞(單調(diào)性、奇偶性、最值、等等)這些都是常用的工具,把這些工具用好,加上合理的材料,你就能在短時間內(nèi)打造“豪華宮殿”。

  4.找一些成套的題目來訓練,在考試的時間段,例如每天下午15:00——17:00,仔細的做一份試卷,然后根據(jù)標準答案判分,看看還有哪些不足。然后再針對性的彌補,同時,要看一份試卷,看看是否對試卷中每一道題目都有思路,這樣既訓練,又在整體上熟悉了做題的思路。不一定非得把面前的試卷做完,有的試卷是用來做的,有的則是用來“看”的,只要你看出思路即可。

  5.建議大家從即日起,每天都要做幾道如解析幾何、函數(shù)與導數(shù)的題目,按照不同的題型來訓練,如果基礎一般的學生還得做一到兩題如三角函數(shù)、概率、立體幾何等題目。這樣的題目分數(shù)不能丟,要不你就被動了。

  6.對那些基礎很好的學生來說,還要積累一些新題型,特別是北京卷,第20題,大家在平時的做題中,積累一些抽象函數(shù)、數(shù)列新式題、康托悖論等等相關題型,這些都是北京卷的命題熱點部分。當然只要你前面題目做得好,還能給最后一題留下充足的時間,那么把最后一道題目半數(shù)以上的分數(shù)拿到手還是很容易的。

  此外,注意解題步驟,還有試卷清潔等方面的問題。

  三、對自己有信心。

  都說信心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是的,你有了上面的積累,那么就相信數(shù)學題型還是有限的,高考題目也是有限的,盡管時間有限,那么還是給您留下充足的施展空間。保持清醒的頭腦,讓思路清晰起來,那么屬于的分數(shù)肯定漸漸高了起來,孩子們,努力!我還是那句話,十天的時間,還能做很多事情。

相關閱讀:

高考復習:高三數(shù)學最后沖刺五大提醒

高考沖刺:高三數(shù)學循環(huán)復習注意事項

高考數(shù)學復習:解答數(shù)學問題的三類方法

2012年高考:高考數(shù)學復習當前備考策略

[標簽:復習 數(shù)學 策略]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