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調查:“不甘心”是復讀生的原動力
2012-09-20 10:28:11湘潭在線文章作者:曾明輝
我們走訪了市內幾所補習學校,發(fā)現(xiàn)在上大學門檻越來越低的情況下,湘潭市選擇復讀的人卻并沒有相應減少。他們要么從高;蛏鐣“打道回府”,要么拾起折翼的夢想,加入到復讀生的行列。
“不甘心”是復讀的原動力
在社會以多方渠道接納青少年后,高考指揮棒的作用并未消減,社會各界仍以高考分數(shù)、錄取學校的名氣來給學生“分門別類”。因此,即使需要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仍有不少學生步入高考復讀生的隊伍。
到補校復習的陳同學,分數(shù)在二本線以上,今年英語考試時,因為沒有合理安排時間,英語試卷答案沒有及時謄寫到答題卡上。他認為自己可以上重本,毅然決定來復讀。
今年湘潭市的高考理科往屆生第一名李哲龍是典型的高分復讀生,去年他以598的較高分數(shù)被武漢大學錄取,因為對所錄專業(yè)不滿意,他頂著壓力選擇了復讀,今年他以659分的高分被上海交通大學電氣信息專業(yè)錄取。
還有的是父母不甘心。羅同學今年高考分數(shù)差二本線10分,他打算去讀三本院校,但家人不同意,認為三本和二本區(qū)別很大,強烈要求他復讀。羅爸爸認為,現(xiàn)在找工作的門檻越來越高,非名校畢業(yè)的大學生找工作很難,還不如讓孩子讀大學前多吃點苦,以便以后就業(yè)時起點高一些。
復讀只為夢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
孫同學今年高考剛過二本線,被貴州省某高校錄取。剛到學校那幾天,他不滿意學校環(huán)境,認為與心目中的大學相差甚遠,便決意回到湘潭復讀,參加明年的高考。與孫同學同班的李同學晚一天來補校,當初選擇了服從專業(yè)調劑,她被從英語外貿專業(yè)轉到了小學教育專業(yè),因對專業(yè)不滿意,她也選擇回來補習。
復讀生中不乏社會青年。他們當年在高考落榜后,選擇外出打工。打工的艱辛讓他們又選擇回到校園,提升自己。朱同學今年22歲,兩年前因沒考上大學,到深圳打工,日復一日的流水線工作讓他疲憊不堪。他重新選擇參加高考,尋求自我的價值。“因為在外面吃過很多苦,所以他特別珍惜這次讀書的機會,學習非?炭,進步也很明顯。”班主任羅老師說。
復讀比的不是成績是壓力
據(jù)某補校負責人介紹,湘潭市參加高考的學生中,有近1/4的考生是往屆生。這些往屆生除了部分從社會返回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上屆高考復讀生。
“來復讀的并不一定是落榜生,有的是為了考名校,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來復讀。”某補校負責人說。
良好的心理素質,對高考復讀生來說,尤為重要。據(jù)了解,不少學生高分進入補習學校后,受到學校在生活和學習等各方面的優(yōu)待。他們被過于看重,肩負更大的壓力,反而在第二年的高考中發(fā)揮不出正常水平。
湘鄉(xiāng)啟智補校的理科生肖同學去年高考只有371分,通過一年努力,今年考了458分,如愿考上二本。“復讀的時候考試很多,不是每一次考試都能考好,但一定記住要對自己有信心。”
補校負責人認為,減輕復讀生的心理壓力,學生、家長和學校都有責任,需要“多管齊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