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衰敗最快的十個高考專業(yè)(4)
2013-07-26 11:30:01中國教育在線
電子商務
近幾年,網絡交易的興起使電子商務專業(yè)受到各大高校追捧。據(jù)統(tǒng)計,自2001年教育部首次批準13所高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yè)以來,如今已有339所高校開設了該專業(yè)。目前該專業(yè)在校本科生已有7萬名,?粕_到20多萬。不過按照人力資源專家預測,電子商務人才缺口在未來幾年仍達到200萬之多。
但電子商務專業(yè)誕生之初,就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其缺乏充分的實踐資料和理論基礎。事實證明,不少高校扯著“電子商務”大旗招生,但在課程上僅僅是計算機課程和經濟管理課程的簡單堆砌,導致學生“樣樣學,樣樣不精”。2008年教育部電子商務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電子商務知識體系”模塊,指導各個高校的電子商務課程建設,顯然是在為之前的倉促埋單。2011年團購網站集體低迷,電子商務第三次浪潮已經到來,這一次動蕩持續(xù)時長也將考驗社會對電子商務專業(yè)的熱情。
英語
自2009年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的《中國大學生就業(yè)報告》首次公布以來,英語本科專業(yè)連續(xù)三年都被列進就業(yè)紅牌警告榜單。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交往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背景下,英語一直以強勢面貌出現(xiàn)。其中有兩個很明顯的英語熱潮,一是1990年前后自費留學教育的逐步開放,讓考“TOEFL”和“GRE”成為當時潮流;二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前后的幾年時間內,英語教育受到國家自上而下的推動,在民間受到歡迎。
在中國,英語作為第一外語,獲得了官方默許的肯定,但這種肯定已經脫離了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的本質——想想看,即使你報讀古漢語專業(yè)研究生也要通過英語的考試。另一方面,外資企業(yè)實行本土化策略,人民幣升值抑制中小企業(yè)出口,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缺乏增長點。當英語失去了職場“光環(huán)”后,人們開始懷疑英語教育在中國的模式是否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