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討論:該不該將網絡語言拒之“卷”外
2015-06-09 13:00:27中青在線
河南省招生辦新聞發(fā)言人陳大琪為考生詳解高考注意事項,明確指出:除外語科目外,筆試一律用現行規(guī)范漢語言文字答卷,學生答卷時不能用繁體字、甲骨文及網絡語言答卷,否則肯定會影響成績。
這一解釋,被很多人理解為就是將網絡語言拒之“卷”外。估計今年河南的考生在寫高考作文時,一定會慎之又慎,以免不知不覺觸碰“網絡網語”這一“紅線”,被 閱卷老師逮個正著,落得被痛扣分數的下場。畢竟,考場如戰(zhàn)場,每一分都對大學錄取至關重要,沒有誰敢輕易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像河南省這樣,在編寫本地高考說明時,明確對網絡語言說“不”的省市并非個別?紕詹块T這么要求,出發(fā)點自然有其合理性。
其一,高考是選拔性考試,為了評分尺度的統一,保證公平公正,確實有必要對非規(guī)范化的網絡語言進行“干預”;其二,網絡語言紛繁復雜,許多詞語莫名其妙,如 果不熟悉,弄不懂它的意思,可能把隱含色情、暴力成分的話寫到試卷里了,因此無論是替閱卷老師考慮,還是替考生著想,都應該有言在先,以免到時難以操作; 其三,漢語的純潔性需要維護,在“高考指揮棒”中,有必要告訴考生要正確使用漢語言。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并非所有的網絡語言都像 天書一般讓人如墜云霧,更不是所有的網絡語言都不堪入目,上了臺面。比如“網聊”“樓主”“給力”“雷人”“宅男”、“宅女”“點贊”等詞語,都是正宗的 網絡語言,卻個個通俗易懂,有的還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不少甚至進入了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憑什么要一棍子將它們打死呢?
我的看法是,高考可以對網絡語設限,但不宜劃“紅線”,一律予以杜絕。最科學、最人性化的做法是,提醒考生慎用生造、冷僻、不健康的網絡語言,否則后果自 負。這樣一來,考生在高考過程中一般就不會隨便使用網絡語言;那些在寫作文時確實需要使用網絡語言的考生,只要能拿捏得當,又未嘗不可?
文字是活的,而且總會吸收新的表達的內容。在高考中給網絡語言留一條通道,是對寫作規(guī)律的尊重,更是對生活的尊重。教育部考試中心曾對全國高考大綱解釋說, 不完全拒絕網絡語言。而且,在必要的語境下使用網絡語言,并不意味著通篇使用網絡語言,讓答題成為不知所云的“火星文”。特別在作文寫作時,引用一兩個網 絡用詞,未必就影響語言的純潔性,沒準還會增強文字的活潑呢。
真正有生命力的網絡語言是不怕被“禁止”的;沒有生命力的網絡語言你就是不“封殺”它,也會被時間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