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新政:想考哪幾門由考生說了算
2016-09-07 10:45:31南方都市報
圖解
●2018年高一新生開始,高考科目調為“3統(tǒng)考+3自選”
●除語數外統(tǒng)考外,自選科目為政史地物化生“6選3”
●自選科目高中三年間考試,同一科目將有兩次機會
南都訊記者賀蓓實習生黃錦珺通訊員粵考宣高考選考想考哪幾門?以后由考生自己說了算!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將實行新的學考制度。高考統(tǒng)一考試科目從6科減少到3科(語數外),而計入高考錄取總成績的3科等級性考試分散在高中3年期間進行,由考生根據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愛好自由選擇。學考成績將用于2021年高考高校招生錄取。
3科等級性考試分散進行
昨日,廣東省教育廳印發(fā)了《關于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實施辦法》和《關于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新政說了啥?簡而言之即,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新生,將實行新的學考制度。高考統(tǒng)一考試科目從6科減少到3科,而計入高考錄取總成績的3科等級性考試分散在高中3年期間進行,考哪3門由學生自己說了算。
記者向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了解到,3科等級性考試由考生根據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愛好自由選擇,也打破了以往的文理界限,可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科中自由搭配組合。
等級性考試科目的成績,從2021年起將是高考重要組成部分,與高考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考試成績合成高考總成績,作為高校錄取成績依據。
綜合素質評價將成高校招錄參考
《實施辦法》強調通過參與相關活動情況及其成果來考察學生在思想品德、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和社會實踐5個方面的綜合素質狀況,重點考察學生成長過程中能夠反映全面發(fā)展情況和個性特長的突出表現,特別是體現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些具體活動和相關的事實。
要求不僅要記錄參加活動的具體內容,還要記錄參與活動的次數、持續(xù)時間及其成果,使評價內容具體、可考察、可比較、可分析、可操作。對學生評價的內容從原來單一的成績考查轉向豐富的能力考查,由原來的終結性評價變?yōu)榻K結性評價和過程發(fā)展性評價相結合。
記者了解到,綜評貫穿高中3年,由5個操作環(huán)節(jié)組成: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學校和教師撰寫評語、公示審核確認、形成檔案材料。
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實施綜評初期,將通過建立統(tǒng)一的綜評信息管理平臺,建立綜評監(jiān)督管理機制,嚴格記錄和評價程序,建立公示、學生權益救濟、監(jiān)督管理和誠信責任追究制度等措施,確保綜評工作規(guī)范化、制度化,保障真實可靠。
其表示,學生的綜評情況是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隨著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綜評作為人才多元評價、多維度評價的重要要素,將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
焦點
1、新學考怎么考?
3門等級性科目考試根據特長愛好考生自由選擇
《實施辦法》規(guī)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分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類型。合格性考試覆蓋高中開設的所有課程,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14門科目。等級性考試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等6門科目。
《實施辦法》規(guī)定,高中學生必須參加合格性科目考試,參加高校招生錄取的考生還需選擇3門等級性科目考試,由考生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門等級性考試科目中,根據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愛好自由選擇。
省考試院介紹,為讓學生及早做好準備,將要求各高校提前3年左右公布不同專業(yè)對高中生學科選考要求,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根據自己選報高校的專業(yè)要求和自身特長來自主選擇選考科目。即高校專業(yè)招生科目要求將在2018年底前公布。
學生參加學考主要分兩種類型:一是報考高職院校分類招生錄取或僅為完成高中學業(yè)的學生,須參加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和體育與健康等14門合格性考試。二是報考高考的學生,原則上需要參加14門合格性科目考試;同時須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參加3門等級性科目考試。但可用達到一定成績的語文、數學、外語統(tǒng)一高考成績和合格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級性科目的成績,代替相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即參加高考的學生,一般可不參加語文、數學、外語以及3門等級性考試對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
2、什么時候考?
分散在高中三年進行,同一科目有兩次考試機會
《實施辦法》規(guī)定,語文科目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8門科目每科考試時間為90分鐘。每學年6月和次年1月開考,學生擇時報考。一般安排學生在第4學期末進行歷史、地理、化學和生物4門科目的第一次考試,第5學期末為有需要的學生安排第二次考試;第5學期末進行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和物理5門科目的第一次考試,第6學期末為有需要的學生安排第二次考試。
從2021年1月開始,每次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9科全部開考,由省教育考試院統(tǒng)一組織實施,學生自主確定每次參加學考科目。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和體育與健康每科考試時間一般為60分鐘,由各地級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一組織實施。
《實施辦法》規(guī)定,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參加同一科目兩次考試機會,考試成績以最好的一次作為最終考試結果。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或用于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錄取的學考成績,應屆生當屆有效,往屆生當年有效;用作高中畢業(yè)與學歷認定的學考成績,長期有效。
怎么算分?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門科目等級性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位次由高到低分A、B、C、D、E五等,0分不記等級。各等人數分別為參加當次當科學考考生總數的比例依次為15%、30%、30%、20%和不超過5%(含E等和0分)。在公布成績時各“等”成績將再細化為若干個“級”,等級細化具體辦法另行規(guī)定。合格性考試科目考試成績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現和公布成績。
根據《實施辦法》要求,合格性考試科目中的語文、數學、外語考試成績,將作為高職院校分類招生錄取文化成績依據。而等級性考試科目的成績,2021年起將是高考重要組成部分,與高考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考試成績合成高考總成績,作為高校錄取成績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