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報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聞 > 普通學校與985、211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普通學校與985、211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2016-12-15 10:01:30搜狐教育

  謹以此文獻給普通大學、?频耐瑢W們,你們新的起點已經無法改變,但這并不能完全決定你們的未來。你與985/211的差距怎么縮短?你的未來怎么辦?好好看下文!

  名校生為什么更受青睞?

  看到一則消息,說一本科就讀于西北普通院校的學生,工作兩年后,考上京城一所名校的碩士研究生。他本以為從此“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卻在找工作時屢屢碰壁。幾番折騰下來,他發(fā)現(xiàn)問題還是出在學歷上:招聘單位不光要看最高學歷,還要看第一學歷。

  許多地方招人規(guī)定211、985院校畢業(yè)的優(yōu)先,更有甚者,不僅要求碩士、博士是211、985的,本科也必須是!俗稱“查三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一些本科就讀于非名校的學生,花了三四年時間準備名校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好不容易通過了筆試,甚至分數(shù)不算低,卻在復試中被淘汰了。與此同時,一些名校因為有較多推薦免試指標,很多學生輕松獲得“保研”資格。這被稱為名校的“學緣歧視”,名校的研究生院似乎更樂意錄取本;蛘呦嗤瑢哟螌W校的本科畢業(yè)生。

  或許是經驗形成了刻板印象,作為一個HR,在招聘時更傾向于選擇名校畢業(yè)生。

  就拿面向應屆畢業(yè)生招聘的管理培訓生來說,專業(yè)的限制已經盡量減少,那么,在堆積如山的簡歷里,如何確定面試名單呢?熟練的HR可以5秒看完一封簡歷,略過基本信息和自我吹噓的個人介紹,有料的應該就是畢業(yè)院校、校內外實習經驗和所獲榮譽了。往往上述三項“硬貨”,后兩項都跟畢業(yè)院校有明顯的關系。

  比如,A同學在某500強日化公司市場部實習過,組織并導演小品參加全校迎新晚會,組織暑期社會實踐赴西部某省參與環(huán)保主題活動,作為學院學生會體健部部長,組織過各項校園級體育賽事及運動會等;所獲榮譽有足球、籃球賽冠軍、新科舉大賽冠軍等等。B同學實習經驗為某年暑假家教一個月;所獲榮譽為某年度班級三等獎學金。

  怎么樣,是不是可以明顯分辨出哪個是好學校的學生?在高強度的簡歷閱覽工作中,HR自然會選擇更簡易的判斷方式,簡單粗暴卻有效率。

  好了,面試名單出來了。當然會有些履歷優(yōu)秀的非名校畢業(yè)生被HR相中。記得面試過一個國內二本學校畢業(yè)的同學,男生,發(fā)型、衣著都精心收拾過,明顯很重視這次面試。男生略緊張,在經過幾輪常規(guī)的對話后,他大概擔心沒有自我表述的機會,迫不及待地“表白”:“面試官,我非常希望能進入貴公司工作,雖然我的學校很一般,但我學習能力很強,交給我的事情能馬上學會并完成,而且我吃苦耐勞,工作強度大點也沒關系,即使正常工作范圍以外的任務也能完成。即使這個崗位不合適,別的崗位我也可以接受的!”

  聽了有沒有很感動?但這樣“我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的面試者,也并不是所有HR都青睞的。如今就業(yè)壓力大,非名校畢業(yè)生更珍惜就業(yè)機會,只要是稍微大一點的正規(guī)公司,就不考慮未來發(fā)展方向,不考慮工作地點和環(huán)境,猛往里沖,可是,真的應聘成功上崗了,個人發(fā)展方向與崗位的不匹配,工作地點的糾結,各種問題都逐漸突顯出來,員工痛苦,企業(yè)花了大力氣培養(yǎng)人才卻留不住,結果雙方都委屈。

  在這方面,名校畢業(yè)的學生大概底氣會足一些。他們會篩選發(fā)出面試邀請的公司——規(guī)模是否合適、崗位是否符合自己的規(guī)劃、工作地點和薪酬水平是否滿意,最后能談攏,應該是應聘者和公司互相滿意。這樣,人員的穩(wěn)定性自然高出許多。

  即使在工作狀態(tài)中,名校與非名校的區(qū)別也存在。公司招商部有個姑娘,名牌大學經管學院畢業(yè),性格活潑有朝氣,工作認真負責,遇到不懂的就謙虛請教同事,工作之余還有健身、茶道學習、戶外徒步……興趣廣泛,跟誰都能找到閑聊的話題。在我看來,她的這種斗志和學習精神,是長久以來養(yǎng)成的習慣。這應該是從校園延續(xù)出來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周圍的人都在積極努力,于是推動著自己也向那個最牛的人看齊,用最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斷自律和自省。即使最后成為不了最牛的,也絕對可以優(yōu)秀出眾。這時候該擔心的是我們HR了——公司是否能留住這樣不斷進步的人才呢?

  對比中發(fā)現(xiàn),非名校除了師資力量薄弱和一些硬件設施缺乏帶來的不利之外,更讓人擔心的是得過且過、放任自流的心態(tài),這會讓很多學生降低標準,“60分萬歲”。這樣的人工作后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抱怨公司和領導,上班稍微努力點就開始思考是否該要求加薪了,遇到一點問題就覺得自己受排擠被歧視仿佛有天大的冤情。他們也羨慕牛人,但往往只是想想,內心深處會說“我不行,我做不到的,人家是名牌大學的,天生聰明”,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差距越拉越大。

  其實名企要的不是多么高的GPA成績,而是一種內在的精神狀態(tài)。就像《年薪百萬的年輕人都是怎樣生活的》一文中描述的:“那些年薪百萬的年輕人,他們拿著高薪,卻依然選擇為了工作到深夜,并且他們的狀態(tài)很不一樣,每天都為自己讓世界變得更好了一點點感到振奮,非常積極。他們的辛苦不叫辛苦,也不為百萬年薪。辛苦是他們獲得自我實現(xiàn)的途徑,自我是實現(xiàn)使他無窮快樂。這世界就是一撥人在晝夜不停的高速運轉,另一撥人起床發(fā)現(xiàn)世界變了。”

  名校與非名校的差距不是收入不同,而是思維方式與做事標準

  現(xiàn)實中,名校畢業(yè)生基本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學校(校友)能提供的資源和人脈支持相當可觀。比如,人大、復旦等學校新聞專業(yè)的學生,自然比其他學校的學生多很多機會。因為有很多業(yè)界的中堅人物、優(yōu)秀前輩都是自己的校友,進了這樣的“圈子”,實習、求職就變得相對容易。而在每年求職季,非“211”“985”學校的學生,比名校生面臨更大的壓力;所謂“就業(yè)難”也主要發(fā)生在二本、三本群體身上。

  盡管學生的發(fā)展根本在于自我奮斗,但不能忽視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讀名校的好處還在于能擁有優(yōu)質的同學圈子。比如,名校多有“一流學生、二流老師、三流管理、四流硬件”之說,暫且不管后面幾條是否正確,一流的生源的確集中于名校。在名校,追求優(yōu)秀早已成為習慣,同學之間會逐漸形成相互學習、砥礪思想、各取所長的良性循環(huán)。水漲船高,在這樣的氛圍里讀書,自己也不可能沉淪。而在不好的環(huán)境里,追求上進可能反成異類,甚至被“圈子”邊緣化。“學霸,又去上自習?”“一起來打游戲吧!”“你怎么不逃課啊?”這些很容易讓人隨波逐流,使本來有稟賦的學生“泯然眾人矣”。

  《精進》這本書中的一段話,描述得非常貼切:

  “一個成熟的人,他的標準來自他的內心,而大多數(shù)人,卻受環(huán)境所左右。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么優(yōu)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huán)境,減少自身與環(huán)境的沖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學的學生,因為高考本身帶來的挫敗感,二三流高校學生的身份設定及環(huán)境按時,不稱職的老師所引發(fā)的失望以及同學間放任自流氣氛的帶動作用,都容易讓他們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的度過每一天。”

  在北大最震撼的不是老師多牛,同學多聰明,而是一種大家都積極努力的氛圍。比如期末考試過后自習室依然燈火通明,上課永遠都人滿為患,課間20分鐘換教室時間學校里到處都是奔跑叼著面包奔跑的人。每個人都毫無時間觀念的瘋狂學習,參加各種活動。他們永遠充滿了斗志,談起各種競賽和活動都特別興奮,每天從睜眼就忙的不可開交,到晚上一兩點睡覺都是常事兒。沒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沒人抱怨生活艱難,大家每天都忙的雞飛狗跳,但又特別開心的樣子。

  二本學校的同學曾說一些現(xiàn)狀,比如自己努力學習就會遭到周圍人的排斥,同學們都抱怨老師不好天天宿舍睡覺,學習氛圍很差只有考試時候才努力學習等等。而個別一些稍微努力點的同學(比如我),如果不去看看外面真正的世界,就會覺得自己相當不錯了,或者覺得自己的努力被同學排斥孤立,可能是自己的錯。

  其實每一個同學進入大學的時候都懷著努力學習的心態(tài),一二三本都有好學生,也都有特別努力勤奮的人,但為什么走著走著就會消失一大半呢?其實就是《精進》里的這幾句話“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huán)境,減少自身與環(huán)境的沖突,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的度過每一天。”

  越能干,越努力;越有錢,越上進。

  進入社會十年八年后,名校和非名校帶來的名氣和基礎學歷教育的差異漸漸就不明顯了,更多的是個人經驗,經歷以及社會化程度的較量。有的人的生活越過越好,有的人越過越找不著北,甚至日子越來越慘。而造成這一切的差異,最主要的來自人的精神內核。簡單說,態(tài)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你是一個積極進取的人,還是一個愛抱怨懶散怠惰的人,直接決定了你之后的全部生活。

  此時此刻一個人的精神內核,一半來自于進入社會后對自身的要求和改變,一半來自于從小到大養(yǎng)成的思維與生活習慣。前者改變的幾率非常大,但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們在社會上看到的很多大學一般,但進入社會很優(yōu)秀的精英都來自于此,通過不斷的自我革新與歷練,重塑了一個進入社會后的自己。而另一部分人,他們出自名校的氛圍,一直以來都以高標準要求自己,而他們自己也生活在這樣的層次和圈子當中,同學同事都是樣的人。你會發(fā)現(xiàn),在領導人,或者名企當中,他們都手拉手一樣成批存在著。

  但無論這些人他們多有錢,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特別努力,特別勤奮。這種勤奮不僅僅在自己身上,還在自己的伴侶,以及自己的孩子身上。前幾天跟一個朋友聊天,她是一個社會知名人士,老公是知名攝影師,有一個五歲左右的女孩。她跟我提起等我孩子大一點,就要上很多培訓班了等等,她列舉了自己女兒上的比如舞蹈,鋼琴,馬術,跆拳道等五項。也許你會說,孩子太苦逼了,她會快樂嗎?答案是她女兒超級快樂,每天都過著小公主一般的日子,幼兒園一放學就著急的去各種培訓班里,還經常主動提出來要學這學那,她媽媽看她實在沒時間只能哄她長大點再去。

  你覺得苦逼,是因為你覺得自己學習和生活很苦逼,才會覺一個小孩子學那么多更苦逼。而在這些人的生活里,好奇心強,努力勤奮,積極向上就是常態(tài),也是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啊。

  我們很難明確而苛刻的講,名校和非名校帶來的差距到底是什么,是畢業(yè)后收入水平還是生活水平的不同。但如果換一個角度,從思維方式和做事態(tài)度上來看,名校所帶給人的自律,進取,積極,勇敢所帶給人的影響可以是一生,甚至是幾代人。金錢很難傳承很多代,但精神卻可以永遠流傳。即便是那些非名校但依然在社會上取得不凡成就的人,他們也擁有同樣的精神與氣質,這些通過自我變革和付出巨大努力之后重塑起來的優(yōu)秀者,他們和那些名校出身的優(yōu)秀人才一起,活躍在人生的舞臺上,創(chuàng)造自己的榮光。

  逆襲就是掙你想要的生活

  當然,那么非名校的,還沒什么榮光的我們該怎么辦?普通二三流大學的學生用名校的標準要求自己,普通人用牛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即使沒能成為特別棒的那一個,那也一定好過現(xiàn)在的我們自己。

  馬云在澳門大學演講時講了一個親身經歷的趣事:不熟悉的商界精英見到他,總是問,您是耶魯大學商學院畢業(yè)的嗎?馬云嘿嘿一笑,答:“不好意思,我是杭州師范學院畢業(yè)的,不過我手下有不少耶魯畢業(yè)的員工。”

  雖然沒有上名校是一件頗遺憾的事情,可能因此錯失很多機會,即便到了晚年也還是會為自己當年沒有上過名校而懊悔,但是,學校所能影響的并不是全部。

  W、Y、Z都是中部某三線城市一所二本學校的學生。學校肯定談不上是什么名校,盡管已經合并升本十多年,當?shù)孛癖娺是習慣稱之為“師專”。名校兩個字對他們來說,只能是心中難以言說的痛。

  中文系出身的W在大學期間當上了學校記者站的負責人,并在當?shù)囟嗉颐襟w實習。本科畢業(yè)后,順利進入了某大型建筑業(yè)央企。聽說,面試時他直接把一大堆刊有他的文章的報紙放到了面試官面前,輕松獲得了面試官的垂青。W一開始被分配到公司一個小項目部。不過,兩個月之后便被調到了分公司。半年后,W就被調往公司總部辦公室。有人評價說,公司有W一個人,就不需要其他搞文字工作的人了。這個評價顯然有些夸張,但如同他的連跳三級一樣,足以佐證他出眾的才華和能力。

  Y也是中文系學生,畢業(yè)后考上了新聞學的研究生。不過上的仍舊不是名校。讀研期間,他輾轉在京城各大媒體實習,漸漸嶄露頭角。畢業(yè)后,經過百里挑一的激烈競爭,他進入一家中央級媒體工作。和他一起被錄用的不乏清華等名校畢業(yè)生。他的努力幫助他突破了學校的局限,讓他具備了與“名校生”競爭的實力。

  Z高中就讀于該省的四大名校之一,綜合素質相當出色,但因為高考失利只考上二本。進入大學后,她從物理系轉到城市管理學院。在大學里,她抓住一切可以鍛煉和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很多社團中都有她的身影,參加挑戰(zhàn)杯等國家級競賽,去國外做交換生,參加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lián)合會,去斯里蘭卡做志愿者……畢業(yè)后,她憑借豐富的經歷,拿到了英國曼切斯特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該校在2015/16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歐洲第10名、全球第33名。這一次,她再也沒有上不了名校的遺憾。

  在當下高考制度下,能不能上名校,能上什么級別的名校,是“世界先進”還是“國內一流”,主要還是取決于高考成績。不可否認,考多少分能夠體現(xiàn)一個人的能力,但并非全部,而且還會受到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這也是“一考定終身”飽受詬病的所在。

  W、Y、Z所就讀的大學,不管以什么標準來看,都劃不到名校的范圍內。與有些名校生“開了掛”一樣的人生比起來,他們的經歷或許也算不了什么。但是很多高校中,像他們這樣的學生也不少。

  “一個二三流大學的學生,能夠勇敢以名校學生中檔乃至高檔水準來要求自己,才是恰當?shù)淖龇,他也一定會從中受益?rdquo;

  “你要用牛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的走到牛人當中去,拉近和牛人之間的距離。當你覺得自己能夠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的時候,你才能成為了真正的牛人。”

[標簽:教育資訊 高校資訊]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