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藝考:我們只想做一張有靈性的白紙
2017-02-28 15:46:22中國網(wǎng)教育
2月22日早晨7:45,賀霽然和父母離開賓館。一家人準備乘地鐵5號線再換10號線到西土城站,目的地是北京電影學院——45分鐘后,賀霽然將迎來她今年第15場藝考。
“我領你們走。”賀霽然對父母說。這條路線,她早爛熟于心。兩周前,賀霽然與其他18個藝考小伙伴共同從武漢赴京趕考,入住這家位于北京北三環(huán)的賓館4層。自由組合,兩人一間,沒有家人陪伴。
他們習慣管賓館叫宿舍。19個武漢藝考生,會在北京“藝考宿舍”里待上20天左右,在這里獨立生活、備考。他們此行宗旨無比明確,就是熬過北京電影學院(下文簡稱“北電”)和中央戲劇學院(下文簡稱“中戲”)的一輪輪廝殺。17歲的賀霽然戰(zhàn)績斐然,她所主攻的戲劇影視文學、編導等方向的考試,均獲得兩所學府的決賽入場券。
一人“北漂”半個月。參加北電三試前,賀霽然提出,希望父母北上,陪她見證這漫長馬拉松的最后一程。
恰逢前日滿城大雪紛飛,2月22日一早,路面積雪尚未掃清。走在路上,賀霽然的媽媽有點擔心,她盯著女兒的黑色靴子,微微嗔怪為何不穿防滑鞋。而賀霽然對這身應試裝扮格外堅持和自信:里面穿過膝的黑色長紗裙、黑色衛(wèi)衣、佩戴金色鑰匙項鏈,外頭罩一件深藍長款羽絨服——一切皆為認真構思的結果。
“我查過學校官網(wǎng),研究他們學生照相會穿什么。北電偏洋氣,而中戲更學院風,會乖一點。”例如后一天的中戲三試,賀霽然便會改變一身搭配。她有備而來,從里到外。總之,這場藝考馬拉松步步謹慎,大意不得。
理科學霸愛上劇本創(chuàng)作,古典美女傾心幕后工作
地鐵上,賀霽然和父母聊被媒體緊追不舍的“明星考生”。她的小伙伴專程擠人潮去圍觀王俊凱的北電初試,也有師兄師姐常侃關曉彤、郭俊辰等閃閃發(fā)光的藝考前輩。
而賀霽然呢,臉上掛著大寫的“冷漠”,她對明星不感冒。對那座可能安放青春的校園,她并無關乎出人頭地、一夜成名的想象。若能如愿以償,得到北電或中戲的垂青,那必是多年來對戲劇與文學之愛的兌現(xiàn)。她夢想能寫出好看的電視劇、網(wǎng)絡大電影。
身處藝考大軍中,賀霽然氣質略特別。通常報考戲劇影視文學的學生,多半出身文科班,而賀霽然卻是地道的理科生。
“我是一個癡迷《紅樓夢》的文藝青年,一個語文經(jīng)常第一的物理課代表,一個看到特別喜歡的電影就忍不住想去看原著的強迫癥患者。”在藝考初試記錄單的自我介紹里,賀霽然這樣寫。“物理課代表”5個字足以抓住面試考官的眼球,而旁人總愛問一句,理科成績優(yōu)秀的你,為什么會選擇藝考路?
“很多人對藝考有偏見,認為一定因為成績不好,才通過藝考上大學。”賀霽然的爸爸說。從小到大,賀霽然一路頭頂學霸光環(huán),拿過奧數(shù)競賽一等獎,在當前理科班?嫉谝弧_x擇藝考,出于真愛,不為逃避與逐名。
“高一文理分科,我們本希望她選文科。但女兒堅持學理科,原因一個是她認為文科知識完全能自學,另外,數(shù)理化知識儲備將成為未來做編劇的獨特優(yōu)勢。”賀霽然的媽媽說。
打定主意了,向來自信的賀霽然卻心生膽怯。她不敢向班主任“坦白”,害怕老師從此換上有色眼鏡。父母安慰她:“沒關系,這是你的選擇。”
得意門生放棄沖刺理科名校,班主任頗感遺憾,但報以了理解和尊重。
“偶爾回班級,同學都羨慕我呢,天天看電影的生活多幸福呀。”賀霽然得意瞇起了眼。
賀霽然在北京“藝考宿舍”的室友陳樂樂,走上這條路也因了幾分熱愛。陳樂樂眉眼清秀,聲音甜糯,外表透著古典氣質,性子謙遜而直率。她笑嘻嘻贊美室友,說賀霽然是大學霸,基礎很好,而自己則是最普通的藝考生。
陳樂樂曾在初中學習聲樂,老師鼓勵,不妨向中央音樂學院努力?上,一進初三,她的聲樂夢就被父母掐斷了,理由是:“唱歌的人太多了。”“當時我挺難過,后來慢慢看開了。上高中,我面臨的問題是,總分在一本線位置徘徊,很尷尬。爸媽覺得參加藝考文化分相對不高,能進好學校。”藝考,某種程度提高了進名校的安全系數(shù)。
陳樂樂的藝考方向基本忠于個人興趣,學編導能接觸文學,這一點吸引她,也贏得了爸爸的支持。“我非常喜歡歷史,喜歡古典文學,從小思維和審美偏向東方文化,對外國文學無感。”正說著,她忽然從提包里抽出一本書——《永泰公主與永泰公主墓》。“這本書我隨身攜帶,你知道嗎?我還夢想過學考古。”
順利通過中戲初試時,陳樂樂很興奮,跑去常玩的網(wǎng)絡游戲里發(fā)狀態(tài)。玩家們排隊留言:“哇,看來你顏值不錯呀!”陳樂樂攤手:“哎,原來公眾對藝考很有偏見。”
面試現(xiàn)場不喜歡套路,最好做張有靈性的白紙
2月22日13:30,北電表演學院樓下,表演系三試的一批考生排隊入場。警戒線周圍陸續(xù)聚起了人群:有網(wǎng)站攝影師架著機器,捕捉“驚鴻一瞥”的臉蛋;有隔天考試的考生,提前感受考場氛圍,也有直播平臺的女主持人,一邊捧著奶茶瑟瑟發(fā)抖,一邊強顏歡笑:“不知道王俊凱何時出現(xiàn)!我們還在等待他!”
考生進場,圍觀者話題轉向對藝考現(xiàn)場的揣測。一個看起來經(jīng)驗十足的“過來人”說,像集體表演都是“群魔亂舞”,要盡力放奇招,宣揚個性。
但陳樂樂所經(jīng)歷的類似考試,并沒被太多“出位”壓力裹挾。相反,在西安某高校藝考復試的集體小品環(huán)節(jié),陳樂樂享受其中,甚至還時時懷念那一刻氛圍。
“那場復試,每個人都很進入角色,彼此配合默契。”陳樂樂記得,當時他們構思了一個小姑娘“碰瓷”的故事:小姑娘摔傷了,路人好心扶起送到醫(yī)院,小姑娘卻冤枉好人。后來媽媽趕來,一番交涉后,小姑娘良心發(fā)現(xiàn),鄭重道歉。
“我們構思完就羅列所有角色,根據(jù)自己意愿選擇。我演‘碰瓷’小姑娘,演得很入戲,其他人也是,明確各自職責,沒有出現(xiàn)搶戲的情況。”
陳樂樂覺得,縱然現(xiàn)場競爭激烈,但心存套路和雜念沒有意義,做好自己就行。
“我覺得,北電老師希望考生是張有靈性的白紙。”當回顧自己藝考路時,賀霽然感慨道。
賀霽然愛和藝考前輩聊天,師兄師姐雜七雜八灌輸了若干經(jīng)驗帖,比如鞠躬時點個頭即可,不必彎成90度;老師讓你坐再坐;說話一定口語化,避免播音腔等等。
賀霽然參加藝考輔導班時,老師整理過一份面試提問猜想及“標準答案”。“但我后來想想,如果完全按照標準答案背誦,面試一點意思都沒有,不就是考我的記憶力嗎?而且,努力回憶答案反倒會出錯。事實上我發(fā)現(xiàn),當面試現(xiàn)場和這份文檔全然不符時,會很有意思啊。”
賀霽然說,藝考提前培訓有必要,而面試出現(xiàn)不曾準備的問題,恰恰說明北電、中戲的考官們很用心,對她也有好奇心。
北電三試時,一位考官問賀霽然,之所以喜歡嚴歌苓的《老師好美》,是因為生活中有過師生戀經(jīng)歷嗎?賀霽然承認,自己的確暗戀過老師,還寫了小說。她會背老師的課表,下晚自習會等在辦公室門口,繞路陪他一起走,5月20日還給全辦公室老師贈送巧克力。
面試被問暗戀老師,大大出乎她意料。“聊到這一段是我最開心、最放松、最感慨、和他們有共鳴的一段,這是真實的我啊!我能把曾經(jīng)那段卑微、美好的情誼坦白出來,講出甚至都不愿對父母說的細節(jié),哪怕自嘲一下。”
賀霽然說,雖然這種回答不“穩(wěn)”,但她很快樂,沒有白來面試。“這份獨一無二的記憶只有北電能給。我相信,北電喜歡有獨特經(jīng)驗和個性的孩子,希望我們是一張有靈性的白紙。”
哭著笑著獨立生活,轉場趕考是一場全面的成人禮
賀霽然和陳樂樂等19個武漢考生,因在一家培訓班上課而相識。他們此次北京之行集體吃住,直至藝考完結。
落腳的賓館緊挨北三環(huán)某地鐵站,房費每晚200元出頭,出門右轉就是一條街的餐館。陳樂樂和賀霽然的房間不大,兩張緊挨的桌子上堆著復習資料、筆記本電腦、外賣餐盒。
陳樂樂笑著說:“男生宿舍才恐怖,根本沒處下腳。他們床頭柜擺著湯湯水水的飯盒,戳著好幾根煙頭。”
陳樂樂說,藝考小伙伴們朝夕相處,感情不錯。為了提高效率,他們會分工整理古詩、成語、文化常識資料。
“藝考趕考是場全面的成人禮,由孩子自己選擇未來,自主刻苦備考。”賀霽然的爸爸表示。
他此前陪女兒輾轉長沙、南京考試。某晚轉場候機,他們偶遇一個廣東的藝考女生,也許過于匆忙,深夜沒吃沒喝,孤坐著很是可憐。賀霽然和爸爸搜羅了所有零食遞去,倒水給她喝。
廣東女生恢復精神,和父女倆聊天。女生看起來很要強,對賀霽然爸爸說,如果家長全程陪同藝考,會導致孩子無法真正獨立。賀霽然爸爸想了想,回答:“你說得有道理。但我們對藝考期望并不是那么高,希望這是一場愛的歷練,父母先扶她上馬送一程,但絕對不溺愛,能放手的時候還是要放開。”
待到北上趕考,賀霽然父母徹底放手了。
身為這批藝考生里基礎較好的“學霸”,賀霽然向來自信心很足。但獨自在外,難免出現(xiàn)低落崩潰的時刻。電話里的爸爸媽媽,便是最安心的后盾。距離藝考落幕3天時,他們北上,見證女兒最后沖刺。
陳樂樂父母也曾想來北京看女兒,被拒絕了——“我高二去其他城市借讀過,不喜歡依賴別人,都不想麻煩培訓老師送我去考場。”
陳樂樂說,去南京考試,一些考生聽說她要沖刺中戲、北電,感到不可思議,驚呼目標太高,“他們心理上跨不過那道坎兒”。
同行伙伴有個“24K純文青”男生,報考北電導演系,不幸落選。他接連彈了好幾天吉他,唱著趙雷的《南方姑娘》,排解憂傷。
對中戲葆有強烈夢想的陳樂樂,對前途忐忑不安,抽空去了一趟雍和宮祈福。中戲二試結束后,連續(xù)兩個早晨,陳樂樂都是被噩夢嚇醒的。
公布中戲三試入圍那天,驚恐手抖了許久,陳樂樂才點開網(wǎng)頁。通過了。
“眼淚一下子掉下來。趕緊打電話給我爸,卻說不出話,一直哭,把我爸嚇到了,以為落榜了。等我平復呼吸,才告訴他好消息。”
陳樂樂說,前不久,奶奶打電話偶然透露,除夕偷偷找人幫孫女算了命,說她會在北京讀大學。“我多希望這是真的呀。以前算過一次命,說我命里重遷移,結果很快就到異鄉(xiāng)借讀了,又到處藝考。希望這一次,預言再次應驗,讓我來到北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