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報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聞 > 中學老師質疑增加古詩文背誦:簡單膚淺的做法

中學老師質疑增加古詩文背誦:簡單膚淺的做法

2018-02-13 17:56:45中國青年報

  針對新修訂的高中課程標準增加古詩文的背誦篇目,是否增加學生負擔的問題,前不久教育部教材局有關負責人回應稱,不要認為要求背誦就是負擔,要根據(jù)學科特點。對于語文來講,過去推薦了14篇,現(xiàn)在變成了72篇,是在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上,對加強傳統(tǒng)文化的具體落實。

  這種“落實”能否到位,筆者持很大的質疑態(tài)度。早在10年前,《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本頒布時,就要求學生“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蓪嵤┙Y果怎樣?恐怕誰也樂觀不起來,十之八九成了紙上談兵!

  筆者一直工作在語文教學第一線,對此最有發(fā)言權。目前高中學生,課外除了做各種試題,已很少讀名著了;甚至連家長和班主任都在限制學生讀“課外書”。

  這就不難理解:如今圖書市場,有關教輔資料泛濫成災而國學名著卻少有人問津。據(jù)說,很多正規(guī)書店現(xiàn)在都是在慘淡經營,僅合肥市每年就有幾家書店關門歇業(yè)。

  至于新修訂的高中課程標準,增加古詩文的背誦要求,這種愿望無疑是好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當然也歡迎,因為誰都不會否認背誦古詩文的重要意義。但是,這僅僅是一種“理想”而已,跟現(xiàn)實反差很大。

  那么,現(xiàn)實又是什么狀況呢?由于內外種種因素使然,時下學生對語文普遍處于“藐視”狀態(tài);特別是在高考指揮棒下,國語遠沒有外語“熱”;盡管試卷分值同等,但重視程度天壤之別。在這樣的背景下,增加古詩文背誦肯定是枉然的。平日就有學生發(fā)出豪言壯語:“背誦許多,默寫就幾分;我一點都不在乎,從來不背誦!”此番情景,背誦篇目增加到72篇,就是增加到720篇,又有何用?

  當然,這里也有客觀原因,就是目前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據(jù)筆者所知,高中學生除了要學習語數(shù)外三門主課,還要學習政史地、理化生、音體美等9個副科,語文增加背誦量不可能不增加負擔。據(jù)說,這次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修訂調動了200多位專家學者。筆者毫不懷疑這些專家學者的學識地位以及良苦用心,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并不一定了解當下的中學生!

  就是天天跟學生打交道的筆者,也不敢說完全了解。有一天筆者心血來潮,走下講臺和學生一起,一天聽了8堂課,其中還不包括完成各科堆積如山的作業(yè)。僅僅這一次,就讓筆者疲憊不堪,感慨萬分:如今學生讀書太累了!

  因此筆者呼吁教育主管部門,以后在制定方針政策或法規(guī)標準時,要實事求是,切合實際;最好多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問題,盡可能人性化些。否則,這些方針政策或法規(guī)標準,必將成為一紙空文,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依筆者淺見,要想加強學生的文化傳統(tǒng)教育,應該從教育深層次改革入手,單以語文教學而言,就有不少“痛點”值得反思。增加古詩文背誦量僅僅是一種簡單、膚淺的象征做法,到底有多少實質性價值,還需觀察。

 。ㄗ髡邽榘不帐o為縣襄安中學教師)

  原標題:課標改革之痛:理想很豐滿 現(xiàn)實很骨感

  趙成昌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年02月12日 10 版)

[標簽:高考資訊 高考備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