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兒”十足的“80后”班主任 ——記北京市第101中學老師田圓
2019-05-07 15:17:18網(wǎng)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wǎng)整理
愛唱京劇的田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非典型”80后。除了語文教師、班主任這兩個身份外,他還是一個京劇票友。“班帶得好”、“講課有意思”、“京劇唱得好”是學校老師和學生對他的評價。對田圓來說,101中學是母校,也是他一直奮斗的地方。
高中管理有方法,寒冷冬日教育情
2011年,田圓所帶的班級升入高三,他認為高三階段通過一定的方法給學生減壓,非但不會浪費時間,還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仔細觀察學生并分析他們學習成績的走勢后,田圓發(fā)現(xiàn),由于高考臨近,四五月份同學們的情緒會進入低谷,學習動力也會減弱。這時他給同學們減壓并鼓勵他們,光靠語言是不管用的。因此,他讓每名學生都買一個風箏,在上面寫下自己的理想和煩惱。同學們在校園的操場上暢快地奔跑,讓自己的理想飛得更高。101中學的天空中第一次飛起了幾十個風箏,也飛起了高三學生的理想,成為一道校園風景線。
2008年元旦,一改往年聯(lián)歡的形式,他帶領90后學生赴房山區(qū)石窩中學,開展了“溫暖每一個孩子的心,這個冬天不再寒冷”活動;顒忧,他和同學們一起頂著凜冽的寒風,在學校開展捐書活動。幾天下來,全校師生捐贈圖書4000余冊。他還和同學們一起用班費為石窩中學的貧困家庭購買了餃子面、食用油等過節(jié)用品;顒赢斎,在群山環(huán)抱的石窩中學操場上,他和同學們頂著5級大風,表演了自編自演的節(jié)目,并走訪該校每一個班級,把溫暖送到孩子們面前。田圓說:“在把溫暖送出去時,孩子們自己會覺得更溫暖。我們的教育,要的是一種方法,每進行一次活動,我們就要在活動之外得到更多;不僅讓同學們覺得有意思,也要讓他們覺得有意義,并能將此延續(xù)下去。”
問題學生不放棄,關愛盡顯師生情
在田圓帶的班中,有一名女同學小丹(化名)。上高中以來,她的成績一路下滑,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大量飲用咖啡、熬夜,又導致她課上犯困、精力不集中。田圓了解情況后,沒有讓小丹回家備考或者休學,而是及時聯(lián)系家長,并建議借助醫(yī)療手段。她后來被醫(yī)院確診為中度焦慮,緊張、疲勞時顯現(xiàn)輕微神經(jīng)分裂癥狀。田圓及時請各科老師幫忙,調換了她在班級的座位,保證小丹身邊都是些性格陽光、開朗,樂于幫人的同學。
高三一年中,每次統(tǒng)考完,第一個打來電話的準是小丹的媽媽,第一句話一定是:“沒法辦了,田老師,我們這孩子完了。”這時,無論多忙,田圓都會立即停止手頭工作,聆聽小丹媽媽一個小時左右的哭訴。孩子心理出現(xiàn)問題,家長最著急。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田圓做了大量細致、耐心的工作,注意一些小的細節(jié),積極調整。比如小丹作文一有進步,田圓就會及時地表揚,“零模”前為她準備了一個大蘋果,“一模”、“二模”前給她買了巧克力。“關注細節(jié),同時還要注意方式方法,也不能表現(xiàn)得太熱情,在不經(jīng)意間體現(xiàn)出關心來,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高考成績出來后,小丹的媽媽發(fā)來短信:“小丹高考成績607,語文123,數(shù)學142,英語110,理綜232。從來沒考過這么高的成績,我太激動了,感謝各位老師!”不拋棄、不放棄,不放棄每一個孩子,不放棄每一個機會,不放棄每一點希望,小丹成績的背后,是一個拂去心靈陰影后陽光、健康的生命。
師生同臺《唱臉譜》,80后演繹民族情
2006年,田圓老師擔任高一(3)班的班主任,接手一個新組建的班級。他著手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辦法,同時結合班級特點組織開展一些有益學生成長的班級活動。作為一個“80后”班主任,他利用自身的“非典型”特點——京劇,來強化“90后”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校組織“一二·九”歌詠比賽,在同學們看來“很土”的“只有老頭兒老太太唱的玩意兒”,最終被田老師很有感染力的三個理由說服了。“第一,高一(3)班有個自幼便學習京劇的班主任,我有信心教會大家,并和大家同臺演唱。第二,京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是國粹,二百年來經(jīng)久不衰,只是近些年走進了低谷。作為90后的年輕人,你們有責任傳承這門古老的藝術。第三,我們班有著不甘人后的精神。在這次歌詠比賽上,我們要向學校展示我們與眾不同的特色及熱愛祖國傳統(tǒng)的情懷。”在田圓的帶動下,全班同學利用中午和課余時間識記曲譜、背記歌詞,一遍遍訓練。演出當天,全班同學完美地演繹了京劇大合唱,并獲得了全校一等獎。
2006年以來,田圓老師開設了針對高中生特點的文化選修課——“戲里人生”。他結合高中生的認知特點、知識基礎組織內容,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藝術及傳統(tǒng)文化的修養(yǎng)。他還經(jīng)常帶著同學到劇院觀摩演出,走進后臺,參觀藝術家故居,和藝術家們交流。
這位“京味兒”十足的語文老師將語文教學與古典戲曲融會貫通,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將語文課生動富有活力地演繹出來。2009年海淀區(qū)高中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他連獲三項一等獎。作為一個“80后”班主任,工作10年來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科學的帶班風格,被評為海淀區(qū)班主任帶頭人,2009年獲得北京市“紫禁杯”優(yōu)秀班主任一等獎。2010年被評為海淀區(qū)“十佳”班主任,師德標兵。他說,這些獎項只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他會繼續(xù)“用青春和智慧,構建充滿活力的班級;用青春和生命,鋪就學生成長的路基”,將班主任工作做得更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