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歷史復習方法 > 高考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

高考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

2019-04-13 16:48:07本站原創(chuàng)

  高考歷史基礎知識

  資本主義時代   資本主義時代,或者叫做手工工場時代。包括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和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又稱為原始積累時代。

  1、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標志、途徑和影響(瓦解封建制度、推動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促使階級分化、推動新興資產階級展開反封建的斗爭:文藝復興,促使自然科學的突破)。

  2、開辟新航路的原因,三大航海家和三條航線,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新航路開辟后對西、葡,英、法、荷、意大利、歐洲、東方、世界的不同影響。

  3、文藝復興:自然科學的突破,和日心說有關的科學家的貢獻。藝術和文學的著名人物及貢獻。

  說明:是資本主義興起的時代。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在歐洲興起,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活動促使歐洲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起來,早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采取了宗教異端形式取決于當時資封的力量對比。

  4、理解圈地運動對英國歷史的深遠影響。

  5、熟練掌握革命前英國的經濟,階級,政治,宗教狀況,對比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對英國資本主義的不同影響。

  6、如何重新正確理解和辨證評價英國革命的保守性(是必然)。并從經濟、階級、思想、舊勢力等方面分析原因。

  7、掌握君主立憲制、兩黨制在英國的形成。

  8、從經濟,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革命領導的革命性,人民群眾的參與性,思想發(fā)動、國際環(huán)境等方面理解法國大革命比之于英國革命徹底的原因。并正確評價之。

  9、熟練掌握法國大革命中三個派別的活動貢獻和垮臺原因。正確評價雅各賓派及其恐怖政策的兩面性。

  10、結合史實正確評價拿破侖的內外活動。(內外活動均具有階段性和兩面性)

  11、啟蒙思想家提出了那些政治學說,這些政治學說在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中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12、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以推翻封建統(tǒng)治,確立資產階級統(tǒng)治為任務,早期資產階級聯(lián)合人民大眾,表現了相當的革命性,經過較為曲折反復的斗爭以暴力形式推翻封建統(tǒng)治,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和規(guī)范。對后來影響極大。

  13、理解《人權宣言》,《獨立宣言》,《1787年美國憲法》的意義和局限。

  結論:17-18世紀晚期是資本主義到來的時代,首當其沖的就是三大資產階級革命在英法美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當然,資制尚不成熟,封建君主的封建改革盡管主觀目是加強封建統(tǒng)治但也反映了這一歷史發(fā)展趨勢;從經濟上看,商業(yè)資產階級控制著手工工場生產,重商主義和赤裸裸的殖民掠奪促進了原始積累;思想上看啟蒙運動進一步解放了思想,并且給資產階級破舊立新以精神動力和理論素養(yǎng)。東方落后并開始從屬于西方。

  高考歷史考點知識

  近代前期列強侵華和中華民族的抗爭探索

  [答題術語]

  (1)鴉片戰(zhàn)爭的發(fā)生,是英國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的必然結果。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所簽不平等條約造成的破壞性影響遠遠超過了《南京條約》等條約,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南東南沿海擴展到整個沿海并深人內地。領土主權進 步遭到破壞;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

  (3)《馬關條約》使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進一步遭受嚴重損失,列強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國聯(lián)軍侵華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5)太平天國運動體現了新的時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時又擔負起了反侵略的任務.提出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主張。

  (6)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迷夢.也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反動統(tǒng)治。

  (7)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tǒng) 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吨腥A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具有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8)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列強在中國再也找不到能控制全局的統(tǒng)治工具;它為民族資本豐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答題術語]

  (1)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共產黨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國共合作促成國民革命高潮到來。

  (2)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農村 革命根據地。

  (3)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中國的抗戰(zhàn),是在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后.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領導下的全民族抗戰(zhàn)。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為世界反法兩斯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5)1946年6月,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qū),內戰(zhàn)爆發(fā)。l947年春,人民解放軍粉碎國民黨對陜北、山東解放區(qū)的重點進攻。1947年6月,人民解放軍開始反攻。

  (6)1 948年9月至l94 9年1月,解

  放軍取得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的勝利。l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解放了南京。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

  [答題術語]

  (1)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漸成為列強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

  (2)洋務企業(yè)的興辦,引進了外國先進的機器設備,是中國從手工業(yè)生產向機器生產過渡的標志,是中國經濟近代化的開端。它對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有 定的抵制作用,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有誘導作用。

  (3)1 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產生。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民族工業(yè)獲得初步發(fā)展;一戰(zhàn)期間中國民族工業(yè)進一步發(fā)展,迎來了一個“短暫的春天”;國民政府統(tǒng)治前期,民族工業(yè)發(fā)展較快;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民族工業(yè)日益萎縮,發(fā)展陷入絕境。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答題術語]

  (1)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新中國的成立以及改革開放等,都對社會習俗變革產生了重大影響。

  (2)維新派主張“斷發(fā)易服”、“廢止纏足”。民國時期的社交禮儀發(fā)生重大變化。   (3)1881年,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唐山——胥各莊鐵路通車。1909年,中國人自行設計的京張鐵路通車,成為中國鐵路史上的里程碑。   (4)近代交通與通訊的變化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通訊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使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5)報刊在通達民情、傳播知識、開啟民智、立言議政和進行輿論監(jiān)督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報刊多樣化和更加專業(yè)化的今天,它對人們的學習教育、文化娛樂、生活消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6)1983年,中國成功研制出第一臺每秒運算速度上億次的計算機,定名為“銀河——l”號。20世紀90年代,中國正式接人互聯(lián)網.此后迅速發(fā)展。

  高中歷史?贾R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歸納分析洋務運動的各類內容(軍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務運動的目的,失敗原因。

  2、記憶洋務派開辦的軍民企業(yè)名稱,行業(yè),地理位置。民資企業(yè)的名稱,行業(yè),地理位置。

  3、辨證的分析“扶清滅洋”的兩面性,反映的歷史背景和農民的階級性。(該口號說明了農民的哪三個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國的關系;帝國主義入侵和其先進文明的關系;帝國主義和清政府的關系。)

  4、如何理解中國民族資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資本企業(yè)的特點:資金,技術,分布,行業(yè);與帝封的關系。)

  5、歸納早期無產階級的特點和成因。(早于資產階級產生;分布集中,組織性強;與農民階級天然聯(lián)盟;革命性強。)

  6、清政府那些舉措順應了19世紀中期世界的經濟和政治發(fā)展趨勢?結果如何

  7、《馬關條約》的內容、特點和危害。甲午戰(zhàn)爭對中,朝,日,遠東局勢的影響。

  8、歸納維新派為戊戌變法所做的思想準備,政治準備,組織準備。百日維新的內容和意義。

  9、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維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和成因。維新派與光緒帝的關系。戊戌變法的三重意義。(思想意義;政治意義;愛國意義。)

  10、義和團運動中農民階級革命性和落后性的體現。義和團運動的功績。

  11、比較開明派,洋務派,早期維新派,維新派,革命派在對待西學,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眾等問題上的態(tài)度。

  12、比較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起義原因,綱領,組織性,與宗教關系,軍事活動方式,對待西方的態(tài)度,斗爭矛頭和斗爭結果。斗爭作用:都沉重打擊中外反動勢力;都迫使列強改變侵華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結。)

  13、1840-1900年列強侵華特點的變化?(侵華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侵華格局由以英為首合作侵華到激烈爭奪形成侵華同盟;侵華方式策略由武力馴服清政府到打拉結合,勾結扶植清政府,以華制華。每一個變化都做到能用史實說明。)

  14、1900年前后中國社會在列強侵華,反動統(tǒng)治,抗爭探索,經濟發(fā)展四方面的顯著特征和史實。

  答:(1)侵華:帝國主義完全確立半殖秩序;

  ①甲午戰(zhàn)后列強侵華進入資輸和瓜分階段;

 、诹袕姞帄Z激烈形成侵華同盟;

 、郯藝(lián)軍侵華,簽定辛丑條約共同以清政府為代理人確立秩序;

  (2)反動統(tǒng)治:清政府日益反動孤立:

 、賹ν馔督党鲑u國家主權,淪為洋人走狗;

 、阪(zhèn)壓戊戌變法,出賣義和團,反動面目昭然若揭;

 、弁媾抡ㄕ,結果適得其反;

  (3)抗爭探索:中華民族覺醒;

 、倭x和團運動粉碎敵計;

  ②維新派改良愛國、進步、思想啟蒙;

 、圪Y產階級革命逐漸成為主流。

  (4)發(fā)展:民資初發(fā);

 、偌孜鐟(zhàn)后列強投資;

  ②清政府放寬限制;

 、劬S新變法的推動。

[標簽:復習指導 高考備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