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談志愿為契機增加高考生沖刺信心
2024-10-14 15:11:17網絡整理
現階段和孩子談志愿,別談長遠、但求喜歡,以增加沖刺動力
宗春山:現在談目標,如果清晰還好,他可能為自己的夢想去做最后一次沖刺;如果本身就糊里糊涂,再去討論這個問題勢必會影響到他全力以赴的復習。但不能不談,要適可而止,不要談長遠,至少他喜歡的某一個專業(yè)在這個瞬間是可以去調動他的腎上腺素的。
往年案例證明,現階段孩子自暴自棄,有可能源于對高考志愿的不滿
宗春山:往年這個時候考生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就是特別地興奮,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和夢想。還有一種早早就已經氣餒了、放棄了。其中有一部分不是因為學習成績的問題,是因為志愿不是他選的。往年來咨詢的家庭,凡是媽媽說:“你看之前學得特別好,最近突然就不行了。”我問:“志愿誰填的?”“我媽填的。”所以沒有人愿意為別人的夢想去努力,在這個時候要把主動權交給孩子。
孩子不是不知道喜歡什么專業(yè),而是不敢承擔自己做決定的責任
宗春山:沒有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的,只有他不敢去面對和不愿意去負這個責任。因為一旦定下來的話,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這對于很多孩子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父母從來沒有給這樣的機會,所以造成他不能確定。但是我這里一定要強調,各位,我們?yōu)槭裁疵χぷ,做公益、寫書、主持?jié)目,知道為什么著急嗎?因為死亡在等著我們,這是不能逃避的目標,所以我們把這個告訴孩子。我們在做心理輔導的時候發(fā)現,很多大學生來輔導,就是因為之前自己根本不知道學什么,考上了馬上就開始放松,沉溺于游戲,所以我覺得寧可這次不考也要解決他將來要什么的問題,要不然的話真的是一次生命的浪費。
定志愿的過程中,要將孩子的“應考規(guī)律”作為重要參考
李晶:我家孩子到了高中以后各種考試非常多,我會把她的考試排名做一個統計,后來發(fā)現,在統計她的成績時發(fā)現一個規(guī)律,她是越大的考試排名越靠前,我們在報志愿的時候需要把這類因素考慮進去,如果說孩子越大考試越緊,那就不能寄希望于他在高考的時候超常發(fā)揮。
聽眾老王提問:孩子參加高考,現在在家都不能提高考這件事,一說孩子就表現的非常反感,怎么辦?”
宗春山:不是不能提,一提不是在解壓,而是在增加壓力,所以孩子不敢提這個事情。可以兩種辦法,第一,如果從心理學上要說,而且要天天說,把他說煩了算,這叫“脫敏”。另外,他干嗎那么緊張?主要還是父母太緊張了。父母嘴上說“平常心態(tài)去考”,但是心里比誰都緊張。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是靠語言,而是靠情緒,孩子在看你真的做了什么,因此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tài),試想想“高考是一次檢驗,考不好再考。”
家長可能和孩子出現沖突的時候比較多,怎么化解?
宗春山:家長要理解,現在這個時候孩子很多的情緒不是找家長的碴,他需要一個出口要發(fā)泄,他的情緒表達方式有的時候需要這樣極端的表現,所以家長要放平常心就好。
制定高考目標的過程中,家長具體能做些什么呢?
李晶:孩子本身的思想變化比較快,可能這個月這么想,下個月又換了一種想法,家長是要接受的。比如我的孩子曾經想學醫(yī),我就會去網上幫她找學醫(yī)需要具備什么樣的專業(yè)背景、學什么課程、有哪些對應的學校、哪些專業(yè),去跟周圍的一些學醫(yī)的人詢問有可能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和問題,將來工作以后面臨什么樣的情況。了解一些資料后拿給她,提供給她做思考。明天孩子又換了一個想法,我又會去了解各方面的資料,在這個過程當中,她就有一個學習思考和逐漸加深的過程,那最后孩子自己會確定一個目標。
高考備考,要避免孩子以時間為目標,導致睡得晚、效率低
宗春山:考生考之前有這么一個心態(tài),我得對得起我自己,怎么講?就是我熬到十一點了,你看我努力了,但是實際上沒有追求效率,而真正決定結果的是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果,所以與其熬,不如用一個小時學,真累了就休息就玩。運動很好,人們堅持劇烈運動40分鐘以后就產生內啡肽,人體自我的那種快樂劑,就會讓孩子輕松下來,會讓你很快樂,因此一定要運動。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