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考沖刺階段復習 歷史:抓主干知識關注熱點
2009-09-11 10:39:15東北網教育頻道
問:在離高考十多天的時間里,我們應該做什么?怎樣復習才能提高歷史科復習效率?
答:考生應回歸教材,抓好基礎。沖刺階段在兩輪復習的基礎上,要回歸教材,抓好基礎。歷史知識是能力的載體,是歷史學習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最近幾年,歷史高考試題內容比較注重學科主干知識。而2008年的高考大綱已經列出了高考中對歷史知識點的要求,因此考生在最后沖刺階段,應該按照高考大綱的結構,把歷史所有的知識點、主干知識復習一遍。包括重要的圖、表等。在復習中找出自己在知識點上的漏洞,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查缺補漏工作。
問:怎樣提高答歷史題的論證能力?
答:2007年試題難度不僅僅體現在知識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知識的運用和遷移上?忌呖即鸩坏近c上,考試中暴露的問題是學習方法問題。因為教材是陳述性描述,考題不是從細節(jié)開考,而是直接考點,因此要先把點抓出來,這就需要很好的處理教材。如何處理好教材?一方面可以根據高考的要求和新課程標準,結合歷史學科重點、熱點復習一些重點專題(階段特征)構建歷史學科知識框架,形成學科體系。另一方面就是要注意處理好教材,構建一個一個論證系統(tǒng)。
問:復習就是多做題嗎?
答:考生應處理好復習和做題的關系。復習和做題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兼顧。以看書和處理教材為主,適當做題?磿怯洃浀那疤幔挥姓J真看書才能掌握住歷史的基礎知識,才能理順歷史發(fā)展的脈絡,才能構建歷史知識的框架。才能處理好教材。但這一切需要做題來檢驗。一般來講,文科綜合試題做15套既可,注意2006、2007兩年的高考題。對做過的題要反復看,反復想,不放過錯題,查找錯題的原因,是知識上的,還是觀點上的,還是能力上的,還是審題上的,有針對性地解決。在看的同時要特別注意出題的角度和方向,多動腦、多思考比盲目做題更重要。對選擇題錯誤率高的考生,可以每天做12道題?傊,做題是檢驗復習效果的有效手段和策略。
問:歷史學科需要關注哪些熱點問題?
答:主要包括以下十大問題:
一是新農村建設與“三農問題”。核心知識:賦稅制度的發(fā)展演變及其規(guī)律;中國歷代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等;中國歷代農業(yè)發(fā)展的共性分析;中國古代“重農抑商”政策的雙重作用。
二是民生問題,包括中國古代“民本”思想:老子主張“無為” ?鬃又鲝堃缘轮蚊瘛D业“兼愛”、“非攻”主張。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封建國家統(tǒng)治初年實行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中國近代“民本”思想:《天朝田畝制度》;“平均地權”;中共土地政策。新中國成立后的土地改革運動、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及人民公社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降低農業(yè)稅乃至取消農業(yè)稅。羅斯福新政中的思想以及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保障制度的改革。
三是黨的建設與理論創(chuàng)新。
四是科技創(chuàng)新,古代中國科技成就(四大發(fā)明對歐洲社會進步的影響)。近現代中國的科技成果。人類歷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五是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
六是和諧社會和和諧世界。
七是2008北京奧運會。
八是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經濟全球化。
九是海峽兩岸與祖國統(tǒng)一。
十是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