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加入社團活動有什么意義?
2009-09-23 14:46:47網(wǎng)絡資源
我初中參加過文學社,而且還當了“官”。
上了高中,學習忽然重要得更多。我很猶豫,到底該不該參加社團組織?
正方——
除非你的成績很好而且很穩(wěn)定,或者你有那方面的特長(比如主持之類的)并且打算以后靠那個吃飯,否則高中搞活動就是浪費時間。
如果你有本事考到北大,北大200個社團,每天十幾個講座,根本不擔心課外生活不夠豐富或者某方面沒有鍛煉的機會。
而且,根據(jù)我對同類社團的各高校的對比來看,學校好社團也強,不那么好的學校里面的社團無論種類、規(guī)模、組織能力、社團成就、對人的鍛煉等等都和好的大學沒法比。
你以為那些書呆子就會學習?看看你們班里學習好那幾個吧,ta沒準以后就是個社長。總之,高中把學習搞好,才有機會得到更好的社團鍛煉條件。
高中的社團位于一個尷尬的境地,不像大學的社團是有學校支持的而且是學生意識里的共識。高中的領導在素質(zhì)教育的號召下會支持社團,但肯定不會太支持,全搞活動去了高考沒考好以后怎么招生?
硬件條件方面,高中社團(包括學生會團委等)的經(jīng)歷,在大學里尚且沒什么人填表時寫到簡歷里,何況以后工作?退一步講,哪怕是大學里的社團經(jīng)驗,到了找工作時也往往不如一個高GPA(加權平均的成績)值錢。至于能力鍛煉前面已經(jīng)說了大學社團對比不再贅述。
素質(zhì)教育是一個更尷尬的概念,“素質(zhì)”得不痛不癢。再說,學習都沒搞好誰相信你做一個工作能有能力?再說,考上二中,說明學習就是你的特長,有特長不利用好,彌補別的地方,那些方面你比得過別人嗎?
不要以為人是各有各的優(yōu)點的,你學習不如別人,換一個方面就可以超過別人。如果你馬上就可以證明這一點,你可以說這句話;如果你不能,而只是學習不如人家,那說這種話就是逃避。
我的一個學長說:雖然人家說,做人要揚長避短。
但真正的牛人在什么地方都會鶴立雞群的。
而loser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管怎么換行業(yè)都是loser。
現(xiàn)在的社會是強者生存的社會,你越優(yōu)秀就能享受更多質(zhì)量更高的資源,然后變得更強。
值得慶幸的是,在高中你總可以從今天開始改變結(jié)局,不像大學那樣大一的成績加權到總成績里永遠也改不了。
所以你還是先去證明自己不是loser吧。
如果你熱衷于什么活動(包括做班干)影響了學習家長反對你,用周杰倫的話說,聽媽媽的話吧。我高中的時候在活動上花時間太多了,基礎沒打好,搞得后來很累,挺后悔的。
當然話說回來,我并不是說悶頭學習不顧人際交流,人際交流還是很重要的。
反方——
為同學服務順便鍛煉下能力不錯,高一加入學校學生組織(不是特指學生會)到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一年多了。認識了很多人學到很多事情,做了很多從前沒有做過的事情。
我是個比較熱衷於集體工作的人,班干我也做,部長我也做。學習不是很差。我覺得我很慶幸高一做的這個選擇。
說影響學習那是肯定的,但是早在招人的時候就已經(jīng)問清楚了“學習跟工作的關系”。大家都是聰明人,不用說那麼多廢話。
對于lz的觀點,我覺得學習跟現(xiàn)在的工作都是為了將來的人生,所以沒有什么大沖突。成績固然重要,但是最終能在社會上生存的不是有成績的人,而是有能力的人。
所以順便勸下高一的同學,選擇加入哪個學生組織(當然不是特指學生會)完全由你們決定,你們覺得哪個組織值得你為之付出時間就選擇哪個組織。
當然進去了以后也不要做蛀蟲,力所能及的事情總要搶著做,問題總要多考慮一點。
經(jīng)歷了這些之后你也會覺得,高中社團其實很好玩。
另外某些大學社團相當封建(不是特指哪個學校),沒有高中社團來的自由和復雜。
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