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滿心關(guān)愛 為何說出的卻是傷害
2011-09-09 14:18:15學習方法網(wǎng)
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這樣的期待下,許多父母不計代價的趕著、“逼迫”著孩子學各種東西。有的父母舍得花一天時間送孩子學英文、上奧數(shù),卻舍不得花半小時與孩子交流,為建立融洽的親子關(guān)系而努力;有的父母會花一個小時去數(shù)落孩子的過錯,卻不愿花十分鐘去發(fā)現(xiàn)、肯定、贊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有個高三的男孩子,已經(jīng)發(fā)燒四天了卻不告訴家長而硬挺著每天來上課,最后失聲講不出話了才去了學校的醫(yī)務室,要老師開些藥給他,并一再懇求千萬別告訴他的家長,并不是他有多愛學習怕落下功課,也不是他怕父母知道會擔心,而是他不愿聽媽媽責備。因為每次病了,媽媽雖然會帶他看醫(yī)生,會請假留在家里照顧他,但也會不斷的數(shù)落他:
“怎么又感冒了,讓你多穿點你偏不,怎么樣,病了吧,這就是你不聽大人話的結(jié)果”;
“明知自己愛感冒就不能注意點嗎,我請著假花著錢不說,你課程那么緊耽誤了怎么補呀”;
“你能跟人家比嗎,從小身體不好不知道啊,我說的話你別不愛聽,都是為你好……”。
“從小到大,我一病她就會說我,聽我媽的埋怨嘮叨,比發(fā)燒還難受,現(xiàn)在是高三了她比我還緊張,她要是知道我現(xiàn)在病了她還不嘮叨死我。”
“在我媽眼里我就沒一點好,老是貶低我,沒病的時候也會找茬兒說我,老拿我和別人比,別人那么好干嘛還養(yǎng)我呀。”
“在我媽心里她這輩子最大的失敗就是生了我這么一個兒子,她的一切不好都是因為有了我,她老說如果沒有我她會過得怎樣怎樣”
“我比我媽還希望自己能考上大學,無論什么樣的學?忌弦粋就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早點離開他們”
……
這個母親的“愛”無疑已經(jīng)傷害到了這個孩子,正是這一點一滴的話語疏離了他們的親子關(guān)系。對中國家庭來說有千千萬萬的母親正在以這樣的方式教育著他們的孩子。同樣身為父親、母親的你看了這個孩子的故事會有怎樣的感想呢?你是否也在這樣做呢?
近日讀到一本書《愛之語》,里面的中心內(nèi)容就是“父母滿心是愛,為什么說出的卻是傷害?讀后感觸頗多,建議中國的家長都去讀讀這本書,來矯正自己“愛”的方式。想想中國的家長恨可憐,似乎又怪不得他們,因為在他們小時候父母也是這樣“愛”他們的,除了這樣的“愛”外他們不知道還能怎樣做。
我們做父母的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言語、語氣和行動的力量有多么強大,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例子,揭示了什么樣的語言對孩子來說就貶低性語言,或許也是你常常對孩子說的,作為家長你能辨別出這些例子中的否定、批評、遺棄和侮辱嗎?
1、你的孩子正在商店里挑選東西,并且用自己零花錢購買,你在旁不斷嘮叨:“你確定這是你想要的嗎,一旦你買下了,我們就不能退貨了。”
2、嘲笑你的孩子,因為他害怕蟑螂或一條大狗。
3、訓斥你的孩子,因為他試圖跑第一卻得了第二名。
4、常常對你孩子講:“你和爸爸是一個德行。”
5、嘲笑處在青春期的兒子,因為他在女孩兒面害羞,前手足無措。
6、在其他孩子或你的成年朋友面前取笑你孩子明顯的缺陷或弱點。
7、對你的孩子說:“如果你的成績好一點,在家能安靜點兒,你爸和我就不會老吵架了。”
8、對你十四歲的孩子說:“你這個樣子,我沒時間理你,等你想明白自己出了什么問題在來找我。”
在這種“貶抑”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一方面會與父母感情生疏,另一方面也會養(yǎng)成一種令人難以置信得習慣,那就是為自己不該負責任的事情兒自責,他的成年生活將被打上自責、缺乏自信、不安全和受傷感的烙印,而這些烙印將使他無法成為成熟、獨立、自信的個體。
與孩子建立融洽的親子關(guān)系,幫助孩子成長為健全成年人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父母要學會以積極的方式與孩子交流。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學會自我尊重,如果我們能使孩子生活在積極健康的氛圍中,肯定他們在家庭、父母心目中的價值,將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自律性,使他們成長為負責、獨立的成人。無疑,做父母的的也會擁有一個愛他們愛這個家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