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拖累你的7種低效學習法與8個快速提高成績的好辦法
2018-11-20 15:04:25網絡整理
進入高中之后,學習任務繁重、時間緊張,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學生非常非常努力,天天都在刻苦學習、拼命背書做題,但是成效卻不高,事倍功半。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方法不對,許多學生付出了很多時間卻在做大量的無用功。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令學習低效甚至無效的方法,一起來看看你躺槍了沒。
周末讓我們重新收拾好心情,調整步伐,新的一周一起繼續(xù)加油鴨!!
拼時間而不是拼方法
學生A:
我現在高二下了,學習效率很差,別人做一道數學題十分鐘左右,而我需要半個小時甚至更多,我只有拼時間,每天晚上兩點多才能睡覺,直到今天已經有一個多星期了,出力倒是出了不少,但結果讓我很失望,我快要堅持不住了,每天上課都是強打著精神上課,我該怎么辦?
分 析:
高二是個分水嶺,知識多難度大,很多學生抱著“學習時間越長效果越好”的想法,拼命擠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自己的生理極限,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
在自己非常痛苦地看書做題的時候,那些比自己成績好很多的學生卻似乎很悠閑。殊不知,這樣的方法只會事倍功半,甚至陷入“學習時間的馬太效應”。
所謂“馬太效應”,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社會現象。應用在這里,就是指低效利用時間的學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成效卻不見長甚至越來越差,而高效利用時間的學生投入了相對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卻取得了不錯的學習成效。
建 議:
首先需要謹記這句話:“時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其次,一定要做好時間管理,提高時間利用效率。如何來實施呢?
、僮龊脮r間規(guī)劃,勞逸結合。
合理安排好一天的時間,設計出一張細致的時間表,最大化利用時間,切記不要占用了休息時間來讀書,卻在應該讀書的時候感到疲勞,一定要勞逸結合。
比如周末、假期或者自習的時候可以按照記憶規(guī)律,早上8點到12點和晚上睡前這兩段記憶高峰背記文科類的內容,在下午拿出整段的時間做數學或物化政史的卷子。
、趯W會舍棄,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人的時間有限,無論怎么樣計劃,都不可能把所有要做的事情計劃完。
當有很多事情面臨選擇的時候,當有些任務實在無法完成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比如:如果你今天計劃做五張試卷,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各一張。那么,請先做你覺得你最需要提高的那門科目。
、鄹鶕煌瑑热莸膶W習特點來安排時間。
我們不能簡單的把24個小時進行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內容,然后就管這叫“時間計劃”。
我們必須學會用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
比如:那些需要大量的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因為容易走神、被打擾,最好選擇精力旺盛不容易受干擾的較長時間段來做,比如早上和晚上。
而像做題這種需要特別專注不容易被打擾的學習,可以放在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比如下午的時間,或者下課的十分鐘。
喜歡鉆研偏難怪題
學生B
我覺得做大量的偏題怪題才能顯示出水平,那些比較容易的題太小兒科了,我都不屑于做,不然怎么拿下那些“壓軸題”呢?
分 析
做難題怪題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練習并提高學生攻破“壓軸題”能力,但是在復習中,過于鉆研這些題型,難免會陷入既抓不住西瓜又丟了芝麻的境地,甚至舍本逐末,丟掉了基礎知識。
建 議
《考試說明》明確指出,不考偏題、怪題。建議大家別做無用功。只有牢固掌握常規(guī)思維,常規(guī)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即使是尖子生,花費很多的時間鉆研偏、難、怪題也不是一個好現象。
在高考前夕,很多學校的老師對學生說的就是,你們不用再做題,回去好好翻翻課本,做做課后的習題,看看基礎的東西。我想這還是說明一些東西,高考畢竟很多都是基礎題,丟基礎去挖高大上的,實不可取的,更何況難題也是建立在基礎之上的。
所以,一定要重視基礎,避免偏鉆,有重點地練習。但也并不是說難題就不可以做,而是不該去“鉆牛角尖”。
刷題漫無目的,只求數量
學生C:
高三了,除了完成作業(yè)外,還堅持每天針對自己的薄弱科目進行專項練習。
爸媽也四處搜羅了各類復習題給我做,原本以為這樣刷題是有效果的,可是,兩個多月過去了,我的薄弱科目——外語、數學僅有稍許提高,而強項化學卻掉到了中游水平。付出和收獲怎么相差這么多呢?
分 析
許多同學漫無目的地做題,做得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有時,基本的東西還模棱兩可,沒有過關,經過大量做題后,鞏固了或默認了某種不正確的認識,反而有害無益,甚至打亂自己的復習節(jié)奏,得不償失。
建 議
所謂“好鋼要用到刀刃上”,無論是聽課、記筆記,還是復習、做題,都應該抓典型。做題最重要的是選"好題",千萬不能見題就做,不分青紅皂白,那樣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
題都是圍繞著知識點進行的,而且很多題是相當類似的,首先選擇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然后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題并不需要多,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選好題后就可以認真地去做了。
舊錯屢犯,不總結分析
學生D:
同一類型的題我總是一錯再錯,那些錯題我也分析了啊,可為什么再次遇到還是不會呢?
分析:
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不少同學沒有從錯題中總結經驗,沒有找出犯錯的根本原因,而是一味認為自己沒有記住。
其實,有些錯誤的產生是因為錯誤思維造成的。對于做錯的題,應當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清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過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做題效率就會高得多。
建議:
一定要建立錯題本和難題本,一則總結分析原因,防止在同一個地方頻繁摔跤,二則可以為以后復習使用。錯題和難題反映著許多知識點的聯結,掌握了錯題和難題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
建立錯題本和難題本可用16K的橫格本,每頁上下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題;
第二部分是錯因;
第三部分是改正確與舉一反三:正確即寫出正確答案,過了一個月復習時,搭眼一看還不會,就問自己:怎么還不會?就要進一步查找原因,這時舉一反三,將與本題相關的知識點或習題聯系起來,寫下來。
第四部分是歸納提醒:寫出錯題錯在什么地方,如:錯在二次函數方面,則提醒自己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學或請教老師和同學。
第五部分是復習次數:每隔一段時間要復習一次,怎么復習?蓋住原題自己用腦子想。(此法比較適用于理科)
復習沒有方法,盲目跟從
學生E:
小A英語很好,我這一科卻很差。我就照她的方法來復習,買來了她用的一些復習資料,嘗試她的復習方法,可是感覺效果不好啊。怎么回事?
分析:
成功的人成功的方法一定有他成功的地方,確實也是值得學習的。但每個人的個人情況不一樣,同樣的方法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
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就是如此。小A的方法并不適合學生E的自身情況,所以才會造成“水土不服”。
建議:
每個考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都不盡相同,分數差距比較大,目標也相差甚遠。具體來說,700分、600分、500分等不同分數段的學生面臨的問題千差萬別,所以復習方法也不能照搬同一模式。
復習方法應因人而異,結合自身情況,適當調整。如果確實不知道如何去學,不妨去問自己各科的老師,他們最有說話的權利,多年從教也能摸索出自己的套路來,再結合老師所教、自己所能掌握的程度,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策略。
做題照本宣科,不獨立思考
學生F:
平時老師老師講的題都會,但因為習慣了老師講題解惑,考試時提醒稍微變換一下,就變得無所適從。
分析:
這是典型的照本宣科,不知道融會貫通。
這是大部分學生的通病了,平時學習復習的時候已經習慣于老師講題解惑,做題、考試時不善于自行思考,喜歡去“套”。做作業(yè)的時候也喜歡參看答案或在課本尋求解答,有去思考卻往往不能深入。
雖然有些同學整理一些錯題本、典型題等,但是卻缺乏融匯貫通的能力。簡而言之,是缺乏獨立思考的做題思想。
建議:
凡事要多靠自己獨立思考,不要總想著依賴外界的力量。
同樣一道數學題,自己花一個小時做出來,和花五分鐘從老師同學那里問來,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自己思考過,總結過經驗,下次再碰到,就可以很快地解決問題。
問別人,可能你很快就能完成作業(yè),而且表面上對這道題吃得很透,但下次再碰到,可能還是不會,F在花一個小時看起來比別人多用了很多時間,但復習是一直持續(xù)到中考的事,這些時間綜合起來,這一個小時肯定是小于別人在這道題上花的時間的。
更重要的是,沒有人是有義務幫助你的,所以求人不如求己,與其寄望成績好的同學來幫助你,不如自己努力。
不良情緒影響
情緒也是影響學習效率的的重要因素。
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飽滿而且情緒高漲,那樣在學習一樣東西時就會感到很輕松,學的也很快,其實這正是我們的學習效率高的時候。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有較為開朗的心境,不要過多地去想那些不順心的事,而且我們要以一種熱情向上的樂觀生活態(tài)度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因為這樣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是很有好處的。這樣,我們就能在自己的周圍營造一個十分輕松的氛圍,學習起來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如果你現在有以上這些問題,那么就快點行動起來,果斷地扔掉他們吧!
當你跨過了這些問題,你會發(fā)現,成績提升so easy!
8個快速提高成績的好方法
找準失誤的原因,對癥下藥,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改進自己的學習習慣可以有效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對錯題的錯誤類型進行分析,抓住主要問題,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將錯誤逐一消滅掉,就能有效地提高成績。
更重要的是,還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學習境界,培養(yǎng)自己的綜合素質及能力。
1.主動參與課堂
不少同學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某一個問題曾在課堂被老師提問過,即使當時答錯,但往往在很長時間內對這一問題的解答仍有清晰的印象。
這是因為參與討論時的思維活動比平常狀態(tài)下要活躍的多,它調動的人體感知事物的多種分析器及其效應器的協調工作,在頭腦中形成的強烈的刺激。
做課堂學習的主人,就是要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內的全部學習活動,不當旁觀者。如果一堂課是一場戲,那么課堂內的每一個同學都應該是這場戲的一個角色,并且人人都應爭唱主角。
這里所說的參與,主要是指參與課堂的各種思維活動;這里所說的爭唱主角,主要是指大膽發(fā)言和參加課堂討論。
2.時刻能想到問題
帶著問題聽課這種方法適用于新授課、綜合課。上課前要認真預習、閱讀教材,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
這樣,上課時老師講些什么,哪些自己已知道,哪些需要弄個明白,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上課時聽講就有了針對性。到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就聽得格外仔細、認真。
如果老師對這處難點講得不細、不透徹,還可以在課堂上及時提問。自己不會的東西,也常常是大多數同學不會的東西,即代表的同學們的心聲,又幫助老師了解了學生情況,抓住了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如果所提的問題不具有普遍性,老師征求別的同學的意見,大家認為沒必要在課堂上再講一遍了,那也不要緊,還可以在課后再個別老師請教。
3.理解細節(jié)
俗話說:“會聽聽道道,不會聽聽熱鬧。”課堂上聽講也是這樣一個道理,會聽講的學生能聽出問題的來龍去脈,不會聽講的學生只是聽聽熱鬧。
聽講時一定要聽懂老師所講的每一個重要細節(jié),在這個細節(jié)上看老師是怎樣思考、分析、判斷和處理的。越是細小的重要細節(jié),就越能學習到更多知識。
4.思考為主
聽講的目的,就是要聽懂老師講解的內容。有些學生聽講時分不清主次,結果抓住了芝麻,丟掉了西瓜。
“聽講,聽講”,主要就是先“聽”,“聽”是主體,“想”與“記”是次體。
對老師講課的內容要聽清楚,聽準確,聽出重點,聽出意圖,聽出弦外之音。原則是先聽清楚再思考,思考動了在做筆記,不要只顧思考和做筆記而忘記了聽講或顧不上聽講。
5.請有比較地聽講
聽講中,要把自己在預習自學中的理解和老師講解的相比較,看自己和老師有哪些相同點和區(qū)別點。
通過這種比較,一是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二是能加強自己的思考,認識與提高,三是能發(fā)現自己在預習自學中所出現錯誤的原因。
6.與老師交流永遠不是壞事
課堂上,老師會經常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解答。這個時候,正是鍛煉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最好時機,要積極大膽地搶先舉手發(fā)言,回答錯了也沒關系,自己存在的問題越暴露出來就越便于糾正。
有些學生學習成績平平,擔心回答錯了,同學們會嘲笑自己,因此就經常不發(fā)言。有的同學更害怕發(fā)言與提問,當老師提問時,心跳的咚咚直響,眼睛不敢正視老師,惟恐老師提問到自己。這種害怕提問,視老師提問為痛苦與麻煩的學生永遠學不到更多知識。
7.自覺參與談論
討論在同學中進行,不像面對老師,大家會等著老師拿出現成的答案。同班同學完全平等,大家不會有顧慮。在平等的氣氛中暢所欲言,每個人潛在的聰明才智就容易釋放出來。
課堂討論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即使自己意見不對,也能及時發(fā)現自己的弱點,及時克服。
討論時因聽取了各種意見,自己容易受到啟發(fā)而產生新的創(chuàng)意。討論還能鍛煉一個人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人的辯論能力。
8.不要把課堂總結當過場
老師經常會要求同學們做課堂總結,但是大部分同學會把這個總結當成一個過場。課堂小結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進行:
第一, 回顧一課堂從頭至尾的過程。這節(jié)課主要內容是什么,老師開頭是怎樣引入的,中間是怎樣引導分析的,最后是如何總結歸納的,都應弄清來龍去脈。
第二, 合理評價老師的思路。在理清老師思路的基礎上,思索老師用了哪些思維方式,思維過程怎樣。
第三, 留心結束語。結束語是老師對一節(jié)課所教內容的概括總結,留心它,有助于把握這堂課的整體,做到胸有全課。
第四, 概括出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要點。同時要將它納入自己的頭腦里已有的知識結構,以使自己的知識結構融會貫通。
最后,請大家切記:
那些課堂學習效率不高的同學,把許多課堂應該解決的問題留到了課外,不但加重了課外學習的負擔,而且永遠也不會掌握學習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