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點評 > 2019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題目點評

2019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題目點評

2019-06-07 14:21:44高考網(wǎng)整理

  點評人:楊帆

  今年上海卷的高考作文題,還是延續(xù)了自2009年以來的材料作文的形式。在主題內(nèi)容上,也是體現(xiàn)出了上海的一貫特色,即關注人與世界(社會,自然,自我,他人)的關系,希望考生能夠立足自身,打開眼界,全面辯證地去看待問題。

  若說差異,與前兩年對“同一現(xiàn)象”的不同認識和理解有所不同,與18年關注“人與人”(需要與被需要)的著眼點也有所改變, “中國味”,文化視野更宏大一些。

  命題給出的材料,一眼看去,門檻并不高,“我”感受到了音樂的“中國味”,進而有意識地尋找“中國味”。相信不少考生考前會準備很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素材,感覺手中有料,可以大書特書什么是中國味,如何來弘揚中國文化特色了。但命題者預設的“思路”,并未到此止步。

  “尋找‘中國味’”僅僅是表層,如何由現(xiàn)象到道理,由道理再來指導我們認識世界,這才是命題者在第二段材料給出的重點:“啟發(fā)人們?nèi)绾稳フJ識事物”。認識音樂的的中國味,到尋找各種(繪畫,文學,建筑,民俗、語言……)中國味,關鍵是“如何認識”,即方法是什么。

  方法,在“傾聽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接收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diào)”這兩句話中給出了提示。“不同”,意味著存在差異,各有特色;認識到這種不同,需要比較,需要廣博的見識;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彼此的特色,需要“傾聽”“接收”——“我”,“我們”不能堵住耳朵,蒙住雙眼,而應該在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下,去感受,去認知。只有見過他國異域的風格特色,領會了世界的多姿多彩,才能明白“中國味”——中國特色是什么。尋找中國味,當然要立足傳統(tǒng),植根中國,也需要放眼世界,求同,存異,在這樣的過程中,自身獨有的“味道”才能彰顯。

  所以,這個題目的寫作思路,可以按照材料的提示引導,層層推進:



  音樂的“異國味”與“中國味”

  ↓

  其他領域的“異國味”與“中國味”

  ↓

  如何發(fā)現(xiàn)彼此的不同

  ↓

  確立尋找“中國味”的方法

  ↓

  推而廣之,認識事物的方法是什么

  ↓

  在這一過程中,認識自我與認識他者的關系

  當然,文無定法,這只是一種角度,一條思路,僅供參考。

[標簽:2019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題目 高考作文點評]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