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沉迷學習你一定用得上的4個“竅門”
2020-09-02 09:44:28網絡整理
今天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下學習的事情,其實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有兩大部分,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這兩者有其一出現(xiàn)短板,都會導致成績的下滑。舉個例子,如果孩子極有天賦,但是卻沒有學習習慣,那么孩子的成績可能只屬于中等偏上。同樣道理,孩子沒有學習天賦,但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很好,這就是我們說的勤能補拙,但是成績也只能是中等偏上,只有你既具備了很好的學習能力,又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成為出類拔萃的孩子。如何才能即培養(yǎng)學習能力又培養(yǎng)學習習慣呢?總結為以下四點:
四個學習方法
01
提前預習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
02
高效聽講 質重于量,學大于形
03
科學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04
有效復習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教育孩子的過程是每一位家長自我修行的過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咱們家長只有做到耐心、踏實、沉得下心做一些東西,孩子同樣也能沉得下心做一些事情。咱們家長能做的是引導孩子給孩子一些科學有效的建議。
1
關于預習
一、妥善安排自己的時間
1、前一天預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課,這樣印象較深刻;
2、根據課程難度,合理安排預習的時間長短,難題要多花些時間精力;
二、要明確預習任務
預習目的:
1、主要是為了第二天的知識點打基礎,順便把涉及以往的知識撿起來,比如老師在講授新知識時,涉及到之前所學的知識點,不會出現(xiàn)蒙了的感覺,如果課堂聽課節(jié)奏被打亂,你永遠都比別人慢半拍;
2、明確本講的重點難點,帶著問題去聽課,有的放矢。這樣可以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三、要看、做、思考結合起來
看,把新內容通讀一遍,然后勾劃出重要的內容,查出需要的知識補上,記錄要解決的為題。
做,預習過程中結合例題的步驟嘗試做課上的練習;
思考,預習以后,還要合上書本,想想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和不明白的地方。
2
高效聽講
一、理解基本知識
理解上學所學的新知識、定律、方法
二、理解邏輯思路
重點聽明白老師分析題目的邏輯
三、掌握方法步驟
理解每一步的目的
四、總結、延展
思考方法可以拓展到哪些類型
3
科學的筆記
記筆記使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切記要在課堂聽明白的基礎上再去記筆記,而不要老師在講,你在抄,這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記筆記可以更好地幫助復習。
一、梳理框架
二、記住內容、結論和方法
講每個知識點、結論細化、總結方法步驟
三、最重要-標注重難點、拓展內容,形成知識網
4
有效復習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需要循序漸進
復習并不是把老師講的東西看一遍,復習包括學和習兩個部分。
1、學-在復習的過程中,要發(fā)現(xiàn)當時課堂上的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有沒有聽明白。
2、習-無間斷的,把做錯的題,當時覺得難不太懂的題,要通過不斷地、反復的練習來把它熟練,然后把它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
所以,有效復習是發(fā)現(xiàn)當時的問題是什么,通過不斷地強化,把問題弱化、解決。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也是在強調復習的重要性,“溫故知新”指在學習以前學到的東西時,又得到了新的方法,新的感悟。
知識是一個不斷鞏固,加深理解的過程~~~
聽懂不等于學會
聽明白不是學會,課上聽明白,課下通過不斷的練習、不斷地復習,把這個題變成自己的東西,從聽懂到學會中間是有一個鴻溝的,那么怎么樣來越過這個鴻溝呢?橋梁是什么呢?就是復習和練習,達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掌握了呢?就是老師講的這道題,你能把同種類型的題3~5道都能解出,那基本就變成自己的東西了。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