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備考建議:應以薄弱短板作為突破口
2020-11-26 16:20:03網(wǎng)絡整理
2021年起,“3+1+2”新高考方案,高考方式進入選擇模式,語數(shù)英仍然采用全國卷,物化生史地政六科由各省自主命題,地理學科由全國卷回歸自主命題卷,由綜合卷變?yōu)閱慰凭,面臨試卷結構、命題風格等方面的變化,對備考提出了新的要求。
1、2021年的高考復習,應以薄弱短板為突破口,師生相互配合,開展深度教學與深度學習。隨著高考命題從知識立意——能力立意——素養(yǎng)立意的轉變,高考復習中應加強和提升學生的深度學習和進階思維(高階思維)研究。例如運用思維地圖梳理知識,進行意義記憶與理解,把握各知識點的縱橫聯(lián)系,以直觀形象的方式表達知識結構,建構相關知識的網(wǎng)絡體系,促進發(fā)展與培養(yǎng)學科進階思維。
2、為了適應新高考復習與新課標學習,要注意以下策略的調整:一是主干知識復習要化繁為簡,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把握各知識點的縱橫聯(lián)系,建構相關知識的網(wǎng)絡體系。二是根據(jù)國家卷綜合題按“主題+區(qū)域+地理過程”命題思路,平時練習與階段性考題的設計要追求主題探究,注重向縱深發(fā)展。三是注重校本作業(yè)與微專題指導,微專題應注意以核心考點及用圖能力為突破口進行考查。
例如,在復習必修 I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之后,可設計“河流水體”“湖泊水體”“海洋水體”“地下水體”“冰川水體”五個微專題進行深度探究,通過搭建豐富多樣的學習探究情境和生活實踐情境,精心創(chuàng)設新穎問題,著重考查地理信息整理與加工能力、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辯證思維與批判性思維能力,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3、根據(jù)全國卷試題按“主題+區(qū)域+地理過程”命題思路,平時練習與階段考試命題的設計要追求主題探究,進行解題策略與答題建模訓練,其過程可揭示為:知識梳理建構——答題思路建模——正確答案整合——解題策略遷移。只要根據(jù)這一原理,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適當調整思維方式與解題策略,就能掌握遷移運用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和學習效果。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解讀圖文材料,科學審題。全面提取文字信息和圖表信息,確保信息無遺漏,可以在文字材料中畫出關鍵詞,特別是圖表材料要通過思維加工將圖形、數(shù)據(jù)信息轉化為文字信息。
其次,實現(xiàn)試題內容與儲備知識間的內在轉化。將試題設問內容與所學知識建立聯(lián)系,運用地理思維將知識重新組合、遷移轉化,可以建立思維地(導)圖和答題模板。
第三,答題條件清晰,規(guī)范書寫。在高三備考復習階段要訓練表述規(guī)范、合理,要正確使用地理術語,要講究層次性、邏輯性,卷面要整潔、清晰。能夠多角度、條理清晰地表述,學會分點作答,不能泛泛而談。規(guī)范書寫,不能寫錯別字,字跡要求工整。
點擊查看:高考備考策略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