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詩詞鑒賞的17種表現(xiàn)手法(2)
2024-04-16 22:26:20網絡轉載
(2)兩首詩都通過對“不改清陰”的幽竹的描寫,寄寓了詩人對其不為俗變的高尚節(jié)操的贊美。在寫法上兩首詩都運用了反襯手法,用眾芳的凋零來突出翠竹的“不改”之情志。
七、閱讀下面兩首詞,完成后面問題。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夢江南
皇甫松
蘭燼[注]落,屏上暗紅蕉。
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注]:蘭燼,香油燈結的燈花。
。1)兩首詞從情感表達方式上有何不同?
。2)你更喜歡哪一首?請結合詩句說明理由。
答案
(1)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借景抒情。白居易《憶江南》描寫江南風景色彩鮮明,格調高爽,直抒自己懷想江南希望重游江南的感情;矢λ傻摹秹艚稀钒炎约旱那楦腥抗嘧⒃谟镁拔锩枥L所鑄成的形象畫面之中,含有不盡之意,令人思索玩味,全篇借景抒情,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地。
。2)白詞好:意境更開闊。作者在詞中特意寫杭州之秋,避免和第一首詞所寫的春景重復,一寫靈隱寺賞月賞桂,一寫高亭之上觀錢塘江潮。兩句詞就寫出兩種境界。山、寺、月影下,尋桂子,寫出了幽美的環(huán)境,也寫了置身其間的詞人的活動,使我們讀后恍如身臨其境。“郡亭枕上看潮頭”,以幽閑的筆墨帶出驚濤駭浪的景色,與上句“山寺月中尋桂子”的靜謐而朦朧的美的境界形成鮮明的對照,相輔相成,一動一靜,寫出作者悠然自得的愉悅,流露出對杭州的難忘難舍之情。
皇甫詞好:描寫更細膩。全詞借夢中所聞動人境界,描繪了江南水鄉(xiāng)梅雨季節(jié)的風光,寄托了作者思念故鄉(xiāng)的繾綣之情。全詞從室內屏風上的人工畫面,寫到室外江南水鄉(xiāng)真實的自然圖景。由繪色(紅蕉、黃梅)到繪聲(吹笛、人語、夜雨瀟瀟),亦即從視角到聽覺,構思極其概括而富于層次?胺Q為清新雋永,頗富詩情畫意的佳作。
八、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第問題。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元稹注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山中與元九書
白居易
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鑾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庵里曉燈前。
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注〕元稹,字微之,世稱元九。寫此詩時元稹被貶為通州(今四川達縣)司馬。
。1)用一句話解釋元詩的標題。
。2)白居易讀了元稹的詩說:“至今每吟,猶惻惻耳。”結合元、白詩意,推斷白居易內心“惻惻”的原因。
(3)從抒情方式的角度,賞析兩詩畫線句。
答案
。1)(我)聽說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缺少對象或被貶不給分)
。2)為好友感同身受的真摯友情;為好友因自己被貶而生的悲憤;為自己與好友同是“籠鳥檻猿”(或同處被貶的境遇);為自己給病中的好友帶來的悲憤(或傷痛)。
(3)元詩末句融情于景,將對好友被貶的悲憤和病中凄苦的心情融于凄清景象的描寫中,言有盡而情無限;白詩末句直抒胸臆,直接抒發(fā)出與好友被貶相隔不能相見的凄楚與無奈,感染力強。
九、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近試上張水部
朱慶馀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酬朱慶馀
張籍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注:朱慶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張籍的賞識,臨考前寫下此詩,征求張籍的意見,而張籍則以酬詩的方式作了回答。
。1)在詩歌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手法運用上這兩首詩有相同之處,請作簡要分析。
。2)有人說這兩首詩“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話,流譽詩壇”,試從兩首詩的內容方面對此加以說明。
答案
。1)都運用了“比”的手法(答其他手法都不給分)。如:朱詩,以新婦自比,以新郎比張,以公婆比主考官;張詩,以越女和采蓮姑娘比朱,以“齊紈”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作品。
(2)《近試上張水部》表達了作為應試舉子在考試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酬朱慶馀》表明張籍對朱慶馀才能的肯定,暗示他不必為這次考試擔心。朱的贈詩寫得好,張也答得妙,可謂珠聯(lián)璧合。
十、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做題。
孤雁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孤雁崔涂
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渚云低暗度,關月冷相隨。
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注:矰:短箭;繳:系箭的絲繩。
。1).詩歌的抒情主人翁往往是自己。這兩首詩都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杜詩"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的作用是什么?請簡析。
(3)崔詩“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的解釋有兩種,一是你未必會遇到弓箭的射擊,但獨自飛行畢竟害怕;二是雖然你未必會遭暗算,把生命葬喪,只是失群孤飛,畢竟叫人疑懼不已。你同意哪一種?請簡析。
答案:
(1)都表現(xiàn)了詩人孤獨凄涼的羈旅之情。
。2)“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意思是野鴉毫無愁緒,雜亂的吵嚷個不停。用野鴉的無憂無慮、熱鬧非常來反襯孤雁的寂寞、愁苦。
。3)第二種說法,有其道理。作為孤雁,是害怕人的傷害,詩中也有類似的說明:“寒塘欲下遲”。正是詩人對孤雁的要穿越長空,克服“暮雨”“渚云”“矰繳”等的困難和威脅,表現(xiàn)極大的憐憫,就是沒有“矰繳”的威脅,也是困難重重,安危難料,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