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沁園春·長沙》 3
來源:網絡資源 2024-10-09 10:41:4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僬莆兆忠、字形、詞語,背誦全文。
②初步把握意象、意境的內涵。
、蹖W習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軐W會以意境為切入點鑒賞詞作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
、偻ㄗx教學法。
、诟星轶w悟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革命前輩的博大情懷和凌云壯志,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樹立遠大理想,奮發(fā)向上,拼搏進取。
教學重點:
1、重點字、詞、句的理解掌握。
2、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學習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1、意象的理解與把握。
2、明確意象、意境的內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東方紅》,這是一首歌唱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歌曲。毛澤東不僅是偉大領袖,人民心中的紅太陽,還是優(yōu)秀的書法家、詩人。
毛澤東善于用古典詩詞抒寫現代精神。他的詩詞記錄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現實生活,是一部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我們今天所學習的'《沁園春·長沙》就反映了他青年時期的人生理想。
二、介紹“詞”的相關知識
1、詞:又稱“長短句”。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樂歌唱的。后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故又稱“詩余”。
2、詞牌:又稱詞調,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規(guī)定詞的段數、句數、韻律,每句的字數,句式、聲律。因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寫詞又叫“填詞”。按照字數的多少分為小令(58字內),中調(59~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
三、背景介紹
1925年,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工農運動蓬勃高漲,發(fā)展迅猛。另一方面,反動勢力瘋狂鎮(zhèn)壓,中華民族命運將走向何方,是繼續(xù)維護黑暗衰退的反動統(tǒng)治,還是沖垮黑暗統(tǒng)治走向興盛?誰將成為主宰發(fā)展方面的力量?
長沙是毛澤東求學和早年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1925年重回長沙,重游橘子洲,想起革命形勢和往事,心潮澎湃。
四、讀文,正音
1、學生自由朗讀。
2、正音
沁(qìn)舸(gě)廖(liáo)廓(kuò)
遒(qiú)崢嶸(zhēngróng)遏(è)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