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物理學習中常見思維障礙歸納
2024-10-25 18:19:32網絡整理
思維定勢
有些同學在學習物理時,往往將自己的經驗或見解原封不動地用在對物理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從而形成對學習物理知識的干擾和影響,甚至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或理解。
例1生活經驗告訴我們,馬拉車,車向前運動;馬不拉車,車就停止運動。由此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這句話對嗎?
分析:這個例子是最典型的。不少同學總是想不通:事實就是這樣,難道不對嗎?實際上,這句話是錯誤的。馬拉車,車向前運動,車受到了馬對它的拉力作用。此時車在水平方向除受到馬對它的拉力作用外,還受到地面對車的阻力作用。當撤去拉力后,會發(fā)現(xiàn)車并不立即停下來,而是通過一段路程后才停止運動(如果阻力較小,則運動的路程就比較長),其原因是,車在阻力作用下速度會越來越小,最終停止。如果車不受阻力的作用,當馬不拉車時,車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一直運動下去。在這種情況下,車的運動并沒有力去維持。所以,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可見,本例的錯誤是表面上只看到拉力的作用,而這種現(xiàn)象的實質則是拉力和阻力共同作用的結果。產生錯誤認識的原因是生活經驗形成的思維定勢對學習物理知識的影響。
囫圇吞棗
同學們可能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學習物理,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但一用就錯。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學習過程中只滿足于記住物理概念、規(guī)律和公式,沒有抓住知識的要點,不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只注重結果而不注重思路。
例2一重79牛的正方體鐵塊放在0.5米2的水平桌面中央,求鐵塊對桌面的壓強。(取g=10牛/克)
分析對于本題,許多同學往往不假思索,很快進進行計算:P==FS==79牛0.5米2==158帕,或P==GS==78牛0.5米2==158帕。上述計算過程中有兩個錯誤:一是混淆了重力與壓力的區(qū)別,二是沒有正確領會壓強公式中S的含義,或沒有認真分析受力面積的大小。這兩個錯誤均是由于對概念或公式沒有正確理解而造成的。
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多思,要重視物理概念、規(guī)律、公式的形成過程。
以偏概全
物理學中的有些知識,涉及到多個因素,是由多個因素共同決定的。有些同學對這些知識沒有全面、正確地理解,而是只考慮其中的某個因素,以偏概全,因而造成一些錯誤。
例3兩個人同時開始登山,甲先到山頂,乙后到山頂。則在此過程中()。A.甲的功率大B.乙的功率大C.甲、乙的功率一樣大D.無法判斷
分析許多同學都認為正確選項是A,即認為甲先到山頂,自然是甲的功率大。其實,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根據(jù)功率的公式P==Wt可知,功率是由功和時間這兩個因素決定的。要判定哪個人的功率大,則要比較兩人登山所做的功與所用的時間的多少。
人登山所做的功W==Gh,其中G是人的體重,h是山的高度。所以,登山的功率P==Wt==Ght。由于兩人登
山的高度是相同的,因此,只要知道兩人的體重與兩人登山所用的時間,就可以比較哪個人的功率大。但本題只給出了甲先到山頂,說明甲比乙用的時間少,而沒有給出甲、乙兩人的體重,因而無法比較兩人登山所做的功。所以,僅根據(jù)他們登山時間不同是不能判定誰的功率大的。因此正確選項為D。
可見,對于多個因素決定的物理量,要全面考慮,不能只考慮單一因素。
用而不活
許多同學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往往不能靈活地運用物理知識,而是靠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其表現(xiàn)在凡是老師講過的都能照貓畫虎地解決問題,可一旦遇到稍有變化的題目,就無從下手,缺乏應變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
例4對農民來講,農作物的種子中混有一些雜草的種子是很頭痛的事情。但這兩種種子在外表上是不同的:農作物的種子比較光滑,不易吸附小顆粒物;而雜草種子表面有許多絨毛,能吸附靠近它的小顆粒物。現(xiàn)有一些混有雜草種子的農作物種子,給你一塊磁鐵和一些鐵屑,請你幫農民將雜草種子從農作物種子中分離出來,說出你的辦法和道理。
分析本題沒有現(xiàn)成的實例可借鑒,需要經過創(chuàng)造性思維,設計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利用磁鐵具有吸引鐵的性質,將鐵屑撒在種子中,并攪拌均勻,使鐵屑吸附在雜草種子上(鐵屑具有和動物皮毛一樣的不光滑性),然后利用磁鐵將鐵屑和雜草種子一起從混合種子中吸出來。
由上述的歸納可見,學習物理一定要學得透,用得活,要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當然,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是建立在基礎知識扎實、靈活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基礎上的。
相關推薦:
高考物理復習方法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指導老師:姜云長 哈一中高級教師
有兩類高三學生在物理學科學習上會遇到困難:一類是物理學科基礎薄弱,長期處于“貧困線”以下,一直沒能從困境中擺脫出來;第二類是在上高三之前,成績一直不錯,上高三以后成績反而有所下降,找不到很好的解決辦法,從而陷入被動之中。
克制基礎知識薄弱對策
對于基礎薄弱,在低年級時物理成績就不理想的學生,具體困難是跟不上班級正常的復習進度,不能保質保量完成作業(yè),課上課下都很吃力,沒有反思學習的過程,學習效率低,學習熱情不高。大多數(shù)學生在面對上述狀況時,往往是消極防御,而正確的做法是主動出擊。
第一,預習和完成作業(yè)的關系。這里說的預習是指在新一章復習之前,把這一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通過看書或筆記,最大限度地回憶起來,好處在于通過預習可以跟上正常的復習進度。這里的作業(yè)是指老師第二天要講的習題,如果確保完成作業(yè),第二天聽課才更有針對性,才能有收獲。如果時間確實來不及,可以有選擇地放棄一部分作業(yè),但預習無論如何不能少。
第二,當前知識和以前知識的關系。課上學當前的、課下補以前的,這樣做往往效果不明顯。這時一定要穩(wěn)定心態(tài),集中優(yōu)勢兵力打包圍戰(zhàn),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由于基礎差的學生起點較低,因此上升的空間很大,如果能夠制訂合理的短期目標,不貪多、不求全,在不知不覺中物理成績就會向上走。
克服成績下滑對策
對于如何克服物理成績下滑,具體的困難是無法接受成績不斷下滑的事實,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動搖了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我認為應首先進行調查摸底,全面分析出現(xiàn)成績下滑的主、客觀原因,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如果是個人態(tài)度等非智力因素導致成績下滑,應多在主觀上強調集中精力多下工夫;如果是學習方法沒有調整到高三復習課的方法上來,而仍然停留在新課學習的方法上,應嘗試調整學習方法。
由于長期形成的心理優(yōu)勢,當成績下降時,會出現(xiàn)強烈的心理反差,容易做出錯誤判斷,不利于擺脫物理學習的困境。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物理學科的學習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指導老師:姜云長 哈一中高級教師
有兩類高三學生在物理學科學習上會遇到困難:一類是物理學科基礎薄弱,長期處于“貧困線”以下,一直沒能從困境中擺脫出來;第二類是在上高三之前,成績一直不錯,上高三以后成績反而有所下降,找不到很好的解決辦法,從而陷入被動之中。
克制基礎知識薄弱對策
對于基礎薄弱,在低年級時物理成績就不理想的學生,具體困難是跟不上班級正常的復習進度,不能保質保量完成作業(yè),課上課下都很吃力,沒有反思學習的過程,學習效率低,學習熱情不高。大多數(shù)學生在面對上述狀況時,往往是消極防御,而正確的做法是主動出擊。
第一,預習和完成作業(yè)的關系。這里說的預習是指在新一章復習之前,把這一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通過看書或筆記,最大限度地回憶起來,好處在于通過預習可以跟上正常的復習進度。這里的作業(yè)是指老師第二天要講的習題,如果確保完成作業(yè),第二天聽課才更有針對性,才能有收獲。如果時間確實來不及,可以有選擇地放棄一部分作業(yè),但預習無論如何不能少。
第二,當前知識和以前知識的關系。課上學當前的、課下補以前的,這樣做往往效果不明顯。這時一定要穩(wěn)定心態(tài),集中優(yōu)勢兵力打包圍戰(zhàn),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由于基礎差的學生起點較低,因此上升的空間很大,如果能夠制訂合理的短期目標,不貪多、不求全,在不知不覺中物理成績就會向上走。
克服成績下滑對策
對于如何克服物理成績下滑,具體的困難是無法接受成績不斷下滑的事實,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動搖了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我認為應首先進行調查摸底,全面分析出現(xiàn)成績下滑的主、客觀原因,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如果是個人態(tài)度等非智力因素導致成績下滑,應多在主觀上強調集中精力多下工夫;如果是學習方法沒有調整到高三復習課的方法上來,而仍然停留在新課學習的方法上,應嘗試調整學習方法。
由于長期形成的心理優(yōu)勢,當成績下降時,會出現(xiàn)強烈的心理反差,容易做出錯誤判斷,不利于擺脫物理學習的困境。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物理學科的學習中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