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全國各地歷史真題材料題匯編(含答案)(3)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09-10-13 11:09:11
3.(08全國文綜二)(3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1792年,英國以給乾隆皇帝祝壽為由,派馬戛爾尼使團前往中國,并致函兩廣總督,通報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說,英國國王為了“與中國皇帝發(fā)生友誼,并增進兩國之邦交,擴充兩國人民之商業(yè)”,決定派遣馬戛爾尼使團來華。使團攜帶有英國國王贈送給中國皇帝的許多精美禮物,以表達英國國王的真誠心意,從而“發(fā)揚兩國之得益,建立兩國永久之協(xié)和”。兩廣總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譯文稱,英國國王命“馬戛爾尼前來,帶有貴重貢物進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順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遠夷,準其永遠通好,俾中國百姓與外國遠夷同沾樂利”。
――摘編自《清史編年》等
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見馬戛爾尼使團后,在給英方的回信中說:
咨爾國王,遠在重洋,傾心向化。朕披閱表文,詞意盹懇,具見爾國王恭順之誠,深為嘉許。
爾國王表內懇請派一爾國之人住居天朝,照管爾國買賣。此則與天朝體制不合,斷不可行。其實天朝德威無被,萬國來王,種種貴重之物,梯航畢集,無所不有。然從不貴奇巧,并無更需爾國制辦物件。
又據爾使臣稱,欲求相近珠崇山峻嶺地方小海島一處,商人到彼,即在該處停歇,以便收存貨物。天朝尺土俱歸版籍,疆址森然。即島嶼沙洲,亦必劃界分疆,各有專屬。此事尤不便準行。
――摘編自《清實錄》等
。1)根據材料一,指出在陳述兩國關系方面,兩廣總督上呈的譯文與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4分)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的英國國內背景。(8分)
。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乾隆皇帝對英方要求的回應。(10分)
參考答案:
。1)不同之處:兩廣總督譯文:視兩國關系為蠻夷之邦與天進上國的關系,視雙方往來為朝貢關系。
英方信函:增進邦交,擴大貿易(8分)
原因:清朝長期閉關鎖國,對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認為是天朝上國,兩廣總督上呈的譯文是出于這種心態(tài)(6分)。
(2)工業(yè)革命;拓展海外市場;殖民擴張;中國成為其目標(8分)。
(3)乾隆拒絕了英方的各項要求(4分)維護了領土主權;盲目自大,堅持閉關鎖國政策(6分)
4.(08全國文綜二)(60分)閱讀分析資料和圖7,完成下列各題。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蘇聯援華物資通過西北陸路運到中國,英美物資通過香港、越南和1938年開通的滇緬公路運到中國。威廉·凱寧在《飛越駝峰》一書中指出:“從這方面看,中國維持戰(zhàn)爭的能力完全變成了一個供應問題。”
1942年3月,中國和美國合作,開辟了從印度阿薩姆邦汀江至中國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線――駝峰航線。
3年中,中、美通過這條航線,將大量物資空運到中國境風,并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開辟駝峰航線的必要性。(14分)
。2)分析駝峰航線的作用。(6分)
參考答案:
。1)中國國防工業(yè)薄弱,軍用物資匱乏;長期戰(zhàn)爭消耗,外援更顯重要(4分)。
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蘇聯無力援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本占領東南亞大部分地區(qū),英美援華物資通道被切斷(6分)。中美等國結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國希望中國牽制日軍(4分)
。2)從物質上支援了中國抗戰(zhàn),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zhàn)的士氣;有利于中國對日作戰(zhàn)并將日軍主力牽制在中國戰(zhàn)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6分)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