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教案:《荷塘月色》教學設計
來源:3edu教育網 2018-11-14 14:59:19
從容說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寫景名作。文章盡現(xiàn)荷塘之美,營造出一種朦朧、幽美的意境,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實感。
教學本文,應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美點尋蹤,賞析課文的美。
欣賞文章的“畫面美”。無論是荷塘的月色,還是月下荷塘,景物美妙怡人,畫面立體感強,并且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濃淡相宜,疏密有致。不僅色彩均勻悅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韻,氤氳著濃濃的詩意。
品味文章的語言美。文章善用修辭、疊詞,選用恰當?shù)膭釉~,既傳神地表現(xiàn)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態(tài),又使行文輕緩舒徐。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悉心品味,仔細揣摩,學習運用替換法、刪除法等方法理解玩味,體會語言獨到的美。
賞析文章的情調美。通過體察文中景物描寫的感情色彩,深刻領悟作者的情思,感受這種情感的社會性、時代性、個體性。
另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評價作品中的“我”,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休現(xiàn)鑒賞的獨特性。
散文教學,需要借助視聽手段,引導學生美美地聽,美美地看,美美地賞。聽妙音、感受聲韻美;看美景,感受畫面美;賞文意,品析技巧,體味情感。通過“我讀一我賞一我說”三個環(huán)節(jié),引領學生以獨特的視角觀賞美,體驗美。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熟讀課文、積累詞語,背誦課文4、5、6段。
能力目標
1.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其表達效果。
2.學習文章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疊字等形象地描寫景物、表情達意的方法,在寫作中借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德育目標
體會作者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交織的思想情感,了解舊時代知識分子不滿現(xiàn)實,彷徨迷惘、對自由生活的渴望。
教學重點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語句的含義。
2.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煉、優(yōu)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1.課文情景交融,“景語”“情語”渾然一體。
2.借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正確認識、評價作品中的“我”。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本文為一篇美文,語言典雅、清麗,教師若能輔之以聲情并茂的朗讀,定會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隨機指導學生朗讀。
2.美點尋蹤法。注重學生的切身感受,由學生自主品析文章的美,教師歸納學生的看法,作必要的引導點撥,力求重點突出,繁簡分明。
3.討論法、點撥法。為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特征,課堂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通過師生互動,溝通認識和看法,實現(xiàn)教學資源共享。比如課文畫面美、語言美的賞析,對文中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發(fā)展變化的語句的篩選、解讀,都應交付學生自主完成,特別是對文中“我”的認識、評價,應由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獨立完成。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角度分析以求獨到的發(fā)現(xiàn)。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美點尋蹤、賞析課文的美;背誦課文4、5、6三段。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我們曾經品讀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你親那臃腫而蹣跚的背影所承載的悲涼、惆悵與沉重似科沉積在我們心頭。今天,我們將再次走進朱自清先生心靈的荷塘,叩響心扉,解讀那淡雅朦朧的心月,心荷。(板書文題)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多媒體顯示“荷塘月色”的優(yōu)美畫面(可參考科利華SCS的配套畫面)、學生感受畫面美,有未讀文章先有情之效。
2.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入境,欣賞美景,體味感情。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可依學生的朗讀水平作相應的指導。
朗讀的基本要求有三個:一是要正確、清楚,用普通話朗讀,讀準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錯字,不讀破句;二是態(tài)度自然大方,語氣順暢,停頓合理,節(jié)奏恰當;三是能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比較準確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讀的技巧主要是停頓、重讀、語調和速度。
停頓是語句間的間歇、聲音的休止。一般分五級。篇名,小標題與正文之間,段與段之間停三拍;句、問、嘆和冒號處停兩拍;分號處停一拍半;逗號停一拍;頓號、間隔號處停半拍。長句中沒有標點的地方有的也應適當停頓;根據(jù)作者在句中所表現(xiàn)的感情也要作適當停頓。
重讀就是把句中重要的詞語讀重一些以示強調。“重要的詞語”要在具體的句中體會確定,一般地說,句子中的主語、動詞謂語、修飾限制的定語要讀重一些,復句中的關聯(lián)詞語要讀重一些,感情色彩比較強的詞語要讀重一些。
語調的變化是用來表達不同的感情,常見的有升調、降調、曲調、平調四種。一般地說,表頌揚的、贊嘆的、熱誠的、悲壯的句子,要用升調;表祈求的、感激的、沉痛悲哀的、嘆息的句子,要用降調;表猶豫的、懷疑的、暗示的、雙關的句子,要用曲調;表心平氣和的、莊重的、謹慎的、仁慈的句子要用平調。
速度依文章的內容而定。交代、說明性的內容,描寫幽靜環(huán)境、秀麗景色的內容,含有莊重、尊敬、沉郁、悲哀、凄涼等的內容要讀得緩慢;緊張氣氛的內容,激烈對話的內容,慷慨陳詞的內容,含有快活、確信、憤怒、恐怖、驚愕等的內容要讀得急促些。
4.放錄音,學生復聽一次,糾正自己朗讀中的錯誤。教師可同時出示投影,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投影顯示:
給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
乘涼 煤屑 踱著 點綴 顫動 霎時 斂裾 媛女
選兩個學生注音。
明確:chénɡ xiè duó zhuì chàn shà jū yuàn
三、美點尋蹤,體味課文的美
1.教師請同學們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
學生暢所欲言。
生1:這篇課文很美,和初中學過的《春》《背影》相比,似乎別具一格!洞骸肥敲骺斓,《背影》是飽含深情的,《荷塘月色》嘛,是純美的。
生2:這篇文章很優(yōu)雅,像淑女一樣,而《春》卻像小伙子,富含朝氣;《背影》像老者一樣,似乎捋著胡須在幽幽長嘆。
生3:這篇文章很朦朧,文中有兩三處看不懂。
生4:這篇課文寫景很別致,我特別喜歡其中的寫景文字。
……
教師總結:看來,朱自清先生著實是個大手筆,就我們接觸到的三篇文章來說,異彩紛呈,手法各異。對本文的整體印象,大家的感覺不約而同,那就是美。
2.美點尋蹤
(1)教師提問:這篇課文的“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同桌之間討論,交流看法。
明確:文中的寫景特別美。
文中有些句子很精美。
文中的情調非常美。
……
。2)教師歸納總結學生的看法。
明確:這篇文章的美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即畫面、語言、情調。
四、具體賞析課文的美
1.賞析文章的“畫面美”。
。1)提問:由文題可以知道,本文主要寫“荷塘”,繪“月色”,課文哪些段落是描寫這兩種景物的呢?
學生明確:4、5、6段。
(2)學生齊讀4、5、6段。
。3)教師提示:寫景,須抓住景物特征,運用一些文學技法,力求形象、靈動。請具體分析這三個段落寫景的妙處。
教師把全班同學分成六組,每兩組負擔一個段落的分析鑒賞任務,圍繞“文章寫了哪些具體的景物?體現(xiàn)了景物什么樣的特征?運用了哪些寫景的技巧?”這樣三個問題討論交流。要求人人參與,個個發(fā)言。負責相同段落的兩個小組可以私下交流一些看法。小組討論完畢后,請各小組代言人代表本組在全班交流,教師作必要的指導。
學生討論、交流。
第一小組發(fā)言:課文第4段主要寫月下荷塘美景,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寫出了荷葉的風姿;“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寫出了荷花飽滿盛開、含苞待放的情狀;“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寫出了荷香輕淡縹緲、沁人心脾的特點;“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寫出了荷葉田田的嫵媚姿態(tài),寫出了微風過處葉花顫動的情狀,既有視覺形象,又有聽覺形象,形象地傳達出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創(chuàng)設了清幽恬靜的氛圍;“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寫荷葉的美的情致。
第二小組補充:本段寫景的技巧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動靜結合。作者先寫田田的荷葉,后寫綠葉中綴開著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風吹來的花香。這是靜的畫面。緊接著他就捕捉那微風過處葉動花顫的情狀,“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這是動的畫面。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了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第二,文章不寫一個“月”字,卻處處有月。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過觀察之后的具體描寫之中。那葉子、花朵的情態(tài),以及為微風帶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輕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類似的寫法在初中學過的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也有體現(xiàn),如:“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第三小組發(fā)言:課文第5段主要寫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是難寫之景,作者借荷葉、荷花、樹,寫出了月色朦朧縹緲的特點。“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寫出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寫出了霧的輕飄狀態(tài);“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寫出了荷葉、荷花安謐、恬靜的情狀;“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寫月影,灌木的黑影可怖、楊柳的倩影可愛?傊恼聫牟煌嵌葘懗龅螺x映下荷塘里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成的朦朧景象。
第四小組補充:本段寫景的技巧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虛實結合。先寫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在花葉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這是實寫;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則又是虛擬,但虛中見實,貼切地表現(xiàn)了朦朧月色下荷花飄忽的姿態(tài)。虛實結合,寫出了一種攝人心魂的意境。第二,襯托手法。單寫月光比較單調,作者又著力摹寫月的投影,有“參差”“斑駁”灌木的“黑影”,也有“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光影交錯,把岸邊樹、塘中荷連結在一起,構成了美麗而繁雜的圖案。
第五小組發(fā)言:課文第6段寫荷塘四周的景色。以樹為著眼點,由近及遠,寫出了樹色、煙霧、遠山、燈光、蟬聲、蛙聲。“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寫出了淡月下樹色,陰暗迷蒙的特點。
第六小組補充:本段在寫景方面的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濃淡相間。寫荷塘四面,凝聚點在柳樹,寫月下的樹景,因為遠近高低盡是柳樹,把一片荷塘圍住了,“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而楊柳的“豐姿”就在迷蒙的霧氣中顯露出來。這里著墨較濃。然后,則寫樹梢的遠山,樹縫里的燈光。樹上的蟬聲,樹下水里的蛙聲,隨意點染,這是淡寫。整個段落濃淡相間地勾勒了整個荷塘的月夜風采。第二,量詞的運用較好。如“一片荷塘”“一團煙霧”“一帶遠山”“一兩點路燈光”,這些量詞起到了豐富、潤色、強化形象以及渲染、加強詩情畫意的作用。記得初中學過的《湖心亭看雪》(張岱)中量詞的運用很有特色,如“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4)教師總結:作者寫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寫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畫面立體感強,并且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濃淡相宜,疏密有致,這就不僅使畫面色彩均勻悅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韻,氤氳著濃濃的詩意。
2.賞析文章的語言美
。1)配樂,請學生朗讀課文,勾畫精美傳神的詞句。
。2)教師選幾位同學朗讀勾畫出的詞語和句子,分類匯總學生找出的詞句,概括句子美的特征。
教師提示: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有的運用修辭,有的用詞精當,下面我們從修辭的運用、疊詞、動詞的選用三個方面賞析文章的語言美。
。3)揣摩體味運用修辭的妙處。
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運用辭格的句子。
學生明確:
運用比喻的句子有:
、偃~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冢ò谆ǎ┱缫涣A5拿髦椋秩绫烫炖锏男切,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畚L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苓@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菰鹿馊缌魉话,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⑥(月光下的)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咴鹿馐歉袅藰湔者^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⑧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針渖焕顷庩幍模Э聪褚粓F煙霧。
、鈽淇p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教師示范:分析第①句,這一句運用比喻手法寫出荷葉的風姿,由“山水很高”聯(lián)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荷葉的動態(tài)美。用比喻的辭格加強了描寫對象的具體性、形象性,使我們在遐思中獲得了無盡的享受。
學生分析其余各句,明確:第②連用三個比喻,分別描繪出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麗的本質,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容易激發(fā)讀者的想象。
第③句,把“清香”比作“歌聲”,“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有好多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xù)、若有若無、輕淡縹緲等,運用比喻,烘托出幾分優(yōu)雅和寧靜來。
第④句,寫出了微風吹過荷波傳送之快。
第⑤句,寫出了月色淡而凈,有動感,一瀉無余的特點。
第⑥句,寫出葉子與花在月下的特點:奶白色而又嬌艷欲滴的實感和輕柔飄渺的姿容。
第⑦句,寫月影,灌木的黑影陰森可怖。
第⑧句,寫出了月光、樹影明暗揉合的特點。
第⑨句,寫淡月下樹色陰暗迷蒙,渲染了荷塘幽靜的氣氛。
第⑩句寫出了燈光下月色的朦朧迷人。
教師點撥:在這十句中,有兩個比喻句比較獨特,即③句和⑧句,用訴諸聽覺的音樂來比香味。來比光與影的組合、明與暗的變化。這種利用各種感覺相互交通的心理現(xiàn)象,以一種感覺來描述表現(xiàn)另一種感覺的修辭方式叫通感。第③句寫荷香,由嗅覺向聽覺轉移,以聲之渺茫悠揚狀味之幽雅淡遠,啟發(fā)人們從舒緩飄渺的歌聲中去體會荷香時斷時續(xù)、時有時無的特點,使難以描摹的感覺具體化了。第⑧句由視覺向聽覺轉移,把光與影化為跳動、悠揚的旋律,使意境更加溫馨、幽雅。
教師總結:“比喻”這一辭格的運用,加強了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朱自清先生不失為一位語言大師。但是,也有人認為,這些比喻取材狹窄、陰柔、浮泛,過于直露,缺少想像力。你的看法呢?請同桌之間交流一下看法。
教師請語文科代表找出文中運用擬人辭格的句子,并簡要分析表達的妙處。
學生明確:寫白花“裊娜地開著”,“羞澀地打著朵兒”;寫葉子“肩并肩”挨著;寫流水“脈脈”。這些句子更增添了景物靈秀動人的氣質。
。4)涵泳品味文中的疊詞。
教師提示:文中運用疊詞的地方多達20處。如何品味疊詞的表達效果呢?第一用朗讀直覺感知,第二用刪除法,即去掉重疊的部分對比分析。
學生獨立完成對疊詞的品評分析,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檢查交流情況并作必要的指導。教師在學生活動完畢后,可作簡單總結:使用疊詞,更傳神地表現(xiàn)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態(tài),又使得行文輕緩舒徐,讀來節(jié)奏鮮明,令人耳目一新。
。5)品析文中一些精當?shù)膭釉~。
多媒體顯示:
、倨拊谖堇锱闹c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陟o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郾”〉那囔F浮起在荷塘里。
、苋~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輩s又像是畫在荷葉上。
教師提示:理解用詞的精當,可以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去品味,也可以用替換比較的方法。
學生品析,交流。
明確:①句中“拍”“哼”寫妻子哄孩子睡覺的情狀,真切再現(xiàn)生活,很傳神;寫“我”的動作“披”“帶”,熟練輕巧、細心周到。
②“瀉”若換成“照”,是月光射地荷花上的意思,和“流水”的比喻不協(xié)調,而“瀉”字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③“浮”若換成“升”,僅是由低往高移動,而“浮”字寫出了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的情狀,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tài)。
④“洗”承“瀉”,“籠”承“浮”,以葉、花的安謐、恬靜襯托月色的朦朧柔和。
⑤“畫”若換成“映”,是月光照射,影子顯現(xiàn)在荷葉上,表述一般,“畫”賦予主動意識,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欣賞文章的畫面美、語言美。
本文描寫的荷塘是清華園中一個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筆下,卻是如此秀美靜謐、令人神往。這是由于作者對景物作了深入細致的觀察,對生活有深摯真切的感受,運用語言嫻熟老到,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揣摩語言并非不易,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揣摩運用修辭的句子、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詞及疊音詞等。我們分別運用了直覺法(憑借語言直接感知)、刪除法(針對疊音詞)、替換法(針對動詞)品析了詞語或句子的描寫作用,表意、抒情、音韻作用,美感作用及對于揭示主旨所起的作用。同學們根據(jù)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去品味詞句,就會減少盲目性,逐步提高鑒賞水平。
六、教師播放示范朗讀帶,學生循聲跟讀,再次進入文章的情境,感受語言美、畫面美
七、學生齊讀4、5、6三段,嘗試背誦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4、5、6段。
2.仿照朱自清先生遣詞造句的特點,選“朝霞中”“烈日中”“夕陽中”“秋雨中”的某處景物,投入真情實感,寫一篇短文,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