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雨巷》教學設(shè)計(二)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2018-11-22 14:44:32
高一語文教案:《雨巷》教學設(shè)計(二)
【學情分析】
對于現(xiàn)代詩歌,高一新生并不陌生,他們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已經(jīng)接觸過,朗讀上有必須的語感,但在讀出情感、品味意象、領(lǐng)悟詩情等欣賞實踐上仍有欠缺。個性是對《雨巷》這種象征主義詩歌,他們是第一次接觸,如何引導他們在情感形象的具體描述中理解其象征好處,如何引導他們借助想象入情入境,體會詩人情感,與之共鳴,是課堂教學中需予以關(guān)注的問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潛力:誦讀詩歌,引導學生在情感形象的具體描述中理解其象征好處,借助想象入情入境,體會詩人情感。
2.過程與方法:在訓練朗讀和揣摩詩句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詩歌的潛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情境美,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重點】
難點:感悟“丁香姑娘”、“雨巷”究竟有何喻指或象征好處。
重點:訓練朗讀,揣摩詞句,感受詩中形象和情感。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遙望雨巷煽情激趣
1、導入語:在細雨如絲的江南,一條悠長寂寥的小巷里,一位撐著油紙傘的丁香一樣的姑娘靜默地彳亍而行……這秀麗的畫面,就出此刻詩人戴望舒的《雨巷》中,這天我們就隨戴望舒一齊走進這《雨巷》。
2、作家作品: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國現(xiàn)代有名詩人。1925年上海復(fù)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征派的影響。1928年后成為《現(xiàn)代雜志的作者之一,創(chuàng)作現(xiàn)代詩歌,詩集有《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zāi)難的歲月》。早期的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的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想朦朧,含蓄。后期詩歌表現(xiàn)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完美未來的熱烈向往,詩風顯得明朗,沉摯。
戴望舒還是新月派(1923年成立)的代表,創(chuàng)立人不滿足于新詩的只有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3、《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約作于政治風云激蕩,詩人內(nèi)心苦悶彷徨的1927年夏天,詩作寫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說月報》修改葉圣陶一看到這首詩就十分喜歡,稱它為“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并送給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這一年作者才22歲。《雨巷》寫的是梅雨季節(jié)江南小巷中的一個場景。細雨蒙蒙中,“我”懷著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和一絲微茫的期望,撐著一把油紙傘在悠長寂寞的小巷中小行,這首詩既實有虛。
二、走進雨巷熟讀頓悟
1、落實字詞:
彷徨(pánghuáng)彳亍(chìchù)頹圮(tuípǐ)
寂寥(jìliáo)惆悵(chóuchàng)笙簫(shēngxiāo)
2、聽課文MP3朗讀,體會詩歌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的作者的情感。
3、詩人在詩中流露出的基本感情,可稱之為基調(diào)。這首詩的情感基調(diào)是比較“低沉感傷”的,怎樣才能讀出這種感傷
提示問:語速就應(yīng)……語調(diào)就應(yīng)……
明確:緩慢,低沉。
4、在這首詩中,你體驗到詩人表達的是一種什么情感(學生回答不出來則提示:詩中是否有相應(yīng)的詞語或句子)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