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 > 高中教案 > 高一語文教案 > 高一語文教案:《游褒禪山記》教學設計(二)(2)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一語文教案:《游褒禪山記》教學設計(二)(2)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2 22:13:49


 。ǘ┭凶x第二段

  1、二段略寫什么?詳寫什么?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后洞特點及游后洞的所見所感。這一段中有那些對比: ①前洞的平曠與后洞的幽深對比;“其下平曠”——“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記游者甚眾”與后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

 、“余所至”之淺與“好游者”所至相比;

 、苓M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后因“不得極夫游之樂”的懊悔相比。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2、作者游洞后出來后的心情怎樣?“后悔”為什么后悔?因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游之樂也,實意在說明自己意志不堅定。以“悔“結束記游,為下文抒發(fā)議論作鋪墊。

 。ㄈ┲笇П痴b:

  師生共同討論本段層次劃分:

  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游洞經過;

  第二層(“蓋余所至”至段末)追記后洞中所見并表示遺憾心情。

  前洞(平曠、記游甚眾)——后洞(窈然、寒、深)——進入(深、難、奇)怠——俱——追記洞中所見(蓋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記自身,伏“悔”字(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結束記游(既其出……游之樂也”)

  四、研讀第三四段

 。ㄒ唬┲该首x、口譯第3段:

  ①“古人之觀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觀察天地”。“之”,助詞,無義,有舒緩語氣作用。“于”,這里表示觀察的對象,譯成現(xiàn)代語時可省略。

 、“險”,這里用的是本義,即“高山”,因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說的是前洞地勢。

 、“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實詞性詞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況下可省,但此處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語氣,意思是確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這是特殊形式的判斷句,讀時“此”后應作一頓。

  要提示學生注意“焉”“也”“夫”“則”“而”“故”“矣”“然”“其”“乎”等虛詞在表達語氣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嘆焉”承上啟下,進一步具體闡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說古人“古人之于……而無不在也” 作者為什么先說古之人?答曰:以古人為標準,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論更有說服力

  3、然后作者寫一般人懼險遠“夫夷以近……則至者少”(照應前洞),所以他們就不能見到“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這讓我想到毛澤東的七絕詩——《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暮色蒼?磩潘,亂云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從文中“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就為"無限風光在險峰"這句話做了注腳。

  4、欲得非常之觀,就必須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說到有志無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還要有外物(有志與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兩個分句再次說明只要有志,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0v2773b.cn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