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教案:《歸去來兮辭》教案六(2)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19-09-02 20:45:24
五.疑難文句,本文涉及到的幾個典故:
會有四方之事: 意思是恰逢奉使之事,出自《論語子路》:“使于四方。”這里指陶淵明為建威參軍時自江陵出使京都建康這件事。
眷然有歸與之情:“歸與”,回去吧!語本《論語公冶長》。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本句的意思是,認識到過去的錯誤雖不可挽救,而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諫,止,此處解釋為挽救。語出《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乃瞻衡宇:衡,通橫,衡宇,橫門,隱士居住的用橫木為門的簡陋居室!对娊(jīng)陳風(fēng)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意思是賢者安于貧賤。古代的人們常用“衡門”、“衡宇”指貧賤者的居處。
三徑就荒:蕭統(tǒng)《文選》李善注引《三輔決錄》說:漢蔣詡隱居時,在房前的竹子下開了三條小路,只和求仲、羊仲兩人來往,后人就以三徑作為隱者居所之稱。
審容膝之易安:意思是明白狹小的地方也易安身。容膝,僅足容膝的居室,形容住處的狹小!俄n詩外傳》:“今結(jié)駟列騎,所安不過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過一肉。”
復(fù)駕言兮焉求:駕言,指處游,《詩經(jīng)》:“駕言出游”。駕,駕車。言,語氣助詞,無實義。
六.課文譯文
我的家境貧困,耕種田地不能維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經(jīng)常沒有存糧,找不到維持生計的辦法。親戚朋友多勸我出去做個小官,自己心里也產(chǎn)生了這種念頭,但苦于沒有門路。剛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長官都以愛惜人才為美德,叔父因為看到我貧苦就加以推薦,于是被任命為小城的官吏。這時戰(zhàn)亂沒有平息,心里害怕遠地的差使。彭澤縣離開家鄉(xiāng)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獲的糧食足夠釀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來。但過了沒幾天,思念田園,歸鄉(xiāng)的念頭就產(chǎn)生了。為什么呢?因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會勉強做作;饑凍雖是急迫之事,但違背自己本心就會使人感到十分痛苦。雖然自己曾經(jīng)做過官,但都是為生活所驅(qū)使;于是感到煩惱,激動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還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裝連夜離去。不久,嫁給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著前去奔喪,就自己棄官離職了。從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就針對這件事情來抒發(fā)自己心里的情意,給這篇文章命名為《歸去來兮》。時在乙巳年十一月。歸去吧,田園將要荒蕪了為什么還不回去呢!既然讓自己的心志受形體來驅(qū)使,那又為什么還要傷感而獨自悲哀呢?我覺悟到過去做錯的已經(jīng)無法挽回,而知道未來的卻還來得及彌補。雖然走入迷途但還不是太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明白了如今歸田是對的,以前出仕是錯的。船在水中輕快地飄蕩前進,微風(fēng)吹動著我的衣裳。向行人詢問前面的路程,只恨早晨天色朦朧,還不十分明亮。
我一看到自己的簡陋家門,就高興地奔去。家中的僮仆前來迎接,孩子們都在門口等候。庭院中的小路已經(jīng)荒蕪,只有松樹和菊花卻還依舊存在。攙起孩子們的手進入屋里,酒已擺好。端起酒壺來自斟自酌,看著院子里的樹木感到非常愉快。身體依靠著南面的窗戶寄托自己傲岸的情懷,深深感到簡陋的居室也可以使人安樂滿足。每天到園子里散散步,自有樂趣,屋子雖然有門卻經(jīng)常關(guān)著。拄著手杖到處游息,有時抬起頭來向遠處眺望。天空的云彩自然地從山峰邊飄出,鳥兒飛倦了也知道自己回來。日光慢慢暗下去太陽快要落山了,我還撫摩著獨立的松樹徘徊著不愿離開。
歸去吧,讓我斷絕與世俗的交游。既然世俗與我的情志相違背,我還要駕車出游追求些什么呢!跟親戚們談?wù)勚脑捠刮腋械接淇,彈琴讀書能夠使我消愁解憂。農(nóng)人們告訴我春天到了,將要到西邊的田地里去耕種。有時乘了有篷簾的小車,有時劃了一條小船。有時經(jīng)過曲折幽深的山溝,有時經(jīng)過高低不平的山丘?吹綐淠拘佬老驑s,泉水涓涓地流淌。我真羨慕自然界萬物正生機勃勃,感嘆自己的生命即將終止。
算了吧!人生寄身于天地之間又能有多少時候,為什么不隨著自己的心意而任其自然?為什么整天心神不定又想到哪里去呢?富貴榮華不是我的心愿,神仙境界也不可以期待。遇到好天氣就一個人獨自出去游覽,或者把手杖放在一邊做些除草培苗的工作。有時登上東邊的高崗放聲長嘯,有時在清澈的水邊吟詠賦詩。姑且隨順著大自然的變化以了結(jié)此生,抱定樂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慮的呢!
七.整體把握
1.本文是陶淵明辭去彭澤令,歸隱田園時所寫。時間是晉義熙元年(405),作者41歲。序中寫了就任彭澤的心境及棄官歸田的緣由。全文流露出對仕宦生活的鄙棄和歸隱田園的樂趣。
2.文章可分為三個部分:
開頭至“恨晨光之熹微”為第一部分,主要寫作者對官場的厭棄和歸家時的急切心情。
“乃瞻衡宇”至“感吾氣之行休”為第二部分,主要寫歸家隱居后的家園之樂、田野之樂和勞作之樂。
其余文字為第三部分,主要表達了年壽有限,應(yīng)順天應(yīng)命,不必遑遑追逐的人生態(tài)度。
3.本文敘事思路:
決意辭歸——歸途——抵家——室內(nèi)——涉園——外出—-縱情山水——安度余生。
4.本文的情感思路:
(一)歸心似箭,自責自悔:辭官
(二)天倫之樂,自安自樂:歸途 抵家
(三)田園之樂,隱居之樂:家園之樂--田野之樂 --勞作之樂-- 出游之樂
(四)綜述情志,樂天安命:如何度過余生
5.深化理解
本文表面寫景,實際抒懷,營造了一個與官場截然相反,曠達悠然,美妙和諧的境界。尤其是第三四段鮮明地展示了陶淵明的性情,是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體。
第三段表示要與世相忘,謝絕交游,主要是與世俗官場的人謝絕交往,并非所有人。作者以聽家人的知心話為快樂,以琴書為伴侶,囂嚷、喧吵不入耳中,可以說是樂以忘憂了。從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與山溪,更廣闊地描繪了一個和美、充滿生機的隱居世界。在這個基礎(chǔ)上,第四段抒發(fā)了對人生宇宙的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時間沒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隨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張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慮那么多的生死、為生死惴惴不安呢,展現(xiàn)出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結(jié)論與處世哲學(xué)。
6.分析評價
對本文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我們不能籠統(tǒng)、簡單、膚淺地打上消極二字就算。陶淵明的思想確實消極了些,我們不宜倡導(dǎo)這種思想。但是我們應(yīng)該深入一層地理解,這應(yīng)該是作者歷經(jīng)曲折的人生后的真實而復(fù)雜的感慨。作者曾經(jīng)品嘗過官場人心的險惡,官場生活的庸俗,映照出歸隱后平民生活的質(zhì)樸、真率、自然、自由。作者確實憤激于官場的齷齪,眷戀自由自在的人生。而且,在作者看來,官場那種看別人臉色行事的生活,是一種生命的扭曲與糟蹋,只有在這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可是我耽誤太久了、久違了。這種思想感情是一種真率的抒發(fā),是一種復(fù)雜的感慨,是一種包含正反感受的深刻的體驗 。作者并沒有自命清高,自命高蹈,而是直抒胸臆。這種率真、憤激的抒發(fā)至少比有些士大夫的矯揉造作的高義談玄更有意義。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