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wǎng) > 高中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氣壓帶和風帶》教案二(3)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氣壓帶和風帶》教案二(3)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9-09-18 16:09:00


  板書:二、特點:

  北半球氣壓帶呈塊狀分布,南半球氣壓帶呈帶狀分布。

  教師:由于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的變化,導致風向隨季節(jié)而發(fā)生變化。東亞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面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所以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引起的氣壓變化最明顯,進而引起亞歐大陸東部的風向隨季節(jié)發(fā)生較大的改變,這就是季風,東亞的季風氣候顯著。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不僅帶來了氣壓帶的變化,還有風帶的變化,那么到底風帶產(chǎn)生了何種變化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38頁的活動,分析東亞和南亞的冬夏季的盛行風向、形成原因、分布地區(qū),同學之間相互討論一下,等一下再一起來分析。

  板書:三、季風:

  1、東亞季風:

  形成原因:

  分布地區(qū):

  2、南亞季風:

  形成原因:

  分布地區(qū):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首先看東亞,冬季吹什么方向的風?

  學生:西北風。

  教師:夏季吹什么方向的風?

  學生:東南風。

  教師:冬季風由大陸的冷高壓吹出,夏季風也是由洋面而來,主要由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引起。

  教師:東亞季風主要影響哪些地區(qū)?

  學生:……

  教師:主要影響我國東部、朝鮮半島、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qū)。

  板書:三、季風:

  1、東亞季風: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

  分布地區(qū):中國東部、朝鮮半島、日本、俄羅斯遠東

  教師:大家再看一下南亞地區(qū)的季風,冬季吹什么方向的風?

  學生:東北風。

  教師:對,這也是從亞洲高壓吹出的風,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偏轉(zhuǎn)成為東北風。夏季又吹什么方向的風?

  學生:西南風。

  教師:它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學生: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

  教師:這是一個原因,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它是夏季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向右偏轉(zhuǎn)形成的。所以它的形成原因有兩個,它主要影響南亞、東南亞、我國西南地區(qū)。

  板書:2、 南亞季風: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性移動

  分布地區(qū):南亞、東南亞、我國西南地區(qū)

  教師:大家再看一下東亞地區(qū)冬季風和夏季風在冷暖干濕性質(zhì)上有什么不同?夏季風從海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吹來,暖而濕;冬季風從陸地上的冷高壓吹來,冷而干。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的分布、特點,還有東亞和南亞冬夏季盛行風向,以及其形成原因、分布地區(qū)。季風對我國的影響顯著,大家結(jié)合今天所學的內(nèi)容思考兩個問題。

  1.鄭和下西洋,從長江入?趧⒓腋鄢霭l(fā),到東南亞和南亞。什么時候出發(fā),什么時候返回可以順風推舟?

  2.長江中下游(魚米之鄉(xiāng))與撒哈拉沙漠大致位于同緯度地區(qū),但氣候差異如此明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大家可以通過討論、上網(wǎng)搜集資料等方式思考一下這兩個問題,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一起討論。

  板書設計:

  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

  一、分布:

  1、1月份:冰島低壓、亞洲高壓、阿留申低壓。

  2、7月份:亞速爾高壓、亞洲低壓、夏威夷高壓。

  二、特點:

  北半球氣壓帶呈塊狀分布,南半球氣壓帶呈帶狀分布。

  三、季風:

  1、東亞季風: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

  分布地區(qū):中國東部、朝鮮半島、日本、俄羅斯遠東

  2、南亞季風: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性移動

  分布地區(qū):南亞、東南亞、我國西南地區(qū)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充分運用了教材上的活動及地圖,讓學生相互討論,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因為教材的這一節(jié)的文字較少,如果只看文字,學生很難理解,而且也不能很好的將知識聯(lián)系起來。本節(jié)課主要結(jié)合了課本上的活動及地圖,培養(yǎng)了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通過對圖的分析,以及師生互動、學生討論等方法讓學生對本節(jié)的重難點知識有了較好的理解。通過教材的圖文結(jié)合,使原本比較抽象的內(nèi)容具體化。最后對東亞、南亞季風的分析,是學生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感覺地理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增強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最后的思考題,也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間,使學生能學以致用。

  但是,這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不足。雖然之前已經(jīng)學習了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以及其季節(jié)移動,還有熱力環(huán)流等知識,但由于學生掌握的情況不盡相同,在師生活動和學生思考討論的環(huán)節(jié),并非所有學生都能跟上節(jié)奏,因在之前簡要復習一下

  本節(jié)課需要的簡單的知識。導入也不夠新穎,精彩的導入可以在開始的時候就引起學生的興趣,以后要注意導入部分的選取。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0v2773b.cn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