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考綱公布,語文學科這四點變化要注意
2019-03-15 14:39:46學科網(wǎng)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以下簡稱《大綱》),與去年相比,今年各學科考綱有何變化?學生在后期復習中要注意哪些問題?2月12日,重慶外國語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長潘慶華老師對語文大綱進行了解讀。
變化:調整了試題順序樣題更加豐富
與去年相比,2019高考語文考試大綱有四點變化。
大綱將“根據(jù)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變?yōu)榱?ldquo;根據(jù)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要求”。這一變化將“文化素質”具體化,強調了“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性,是對高考語文試題在命題思想上的規(guī)定,決定了命題的方向;“科學文化素質”強調了文化素質的科學性,原因在于文化中亦有糟粕,此變化充分強調了高考要關注先進文化,關注充滿正能量的文化。
調換了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的順序。這一變化會讓語文試卷的結構布局更加科學,在本質內涵上來看,論述類文本閱讀和以新聞為核心的實用類文本閱讀都具有時政性的基本特征,而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古詩文閱讀在本質內涵上都屬于文學作品,這樣的順序調整有助于考生在解題時呈現(xiàn)出思維上的連貫性。
題型示例中去掉了實用類文本閱讀《下筆不覺師造化》和以“閱讀危機”為核心內容的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這一變化目的在于讓高考試題在題型組成上更加趨于合理,突出試題的變化性。
此外,題型示例中增添了論述類文本閱讀《歷史視域中的諸子學》、2018年全國卷Ⅰ的關于“通信安全”的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2017年全國卷Ⅰ的關于“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運營方式的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2018年全國卷Ⅲ語言文字應用成語病句連貫、2018年全國卷Ⅰ語言文字應用成語病句連貫、2018年全國卷Ⅲ的語言得體,以及2018全國卷Ⅰ和全國卷Ⅱ的作文。這些變化是近年來高考語文試題變革的成果和結晶,展現(xiàn)出了高考語文試題的創(chuàng)新性,是我們應該關注的熱點。
備考建議:梳理社會熱點突破模式化答題思維
2019年的高考語文命題調整試題順序,趨于科學布局。因此,對于考綱中題目順序所做出的調整,要充分引起關注,及時調整以往的答題思維和解題順序。因為2018年教育部對考綱內容僅僅做了一個微調:在題量和分值說明中加了個“或”字,這個細小的變化并未引起一線師生的注意。
同時,2019年的高考語文試題將進一步充分回應社會熱點,考查考生對現(xiàn)實問題的思考,這就要求考生梳理一年來的熱點事件,如十九大“新時代”、港珠澳大橋、中國精神、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改革開放40周年、一帶一路、人工智能、新高考改革的思考、打好藍天保衛(wèi)戰(zhàn),上海首屆進博會等都值得去關注。
對于2018年以來的紀念性歷史事件要充分關注。改革開放40周年,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建國七十周年,中美建交四十周年,亞太經(jīng)合組織成立三十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戊戌變法120周年,這些社會熱點要予以思考。
復習中還要注意落實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幾個關鍵詞要引起關注,如整本書閱讀、批判性思維、傳統(tǒng)文化、長征精神、革命文化等。
考生一定要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努力實現(xiàn)真閱讀,用閱讀來提升自己的思想。同時要突破傳統(tǒng)的模式化答題思維:對于小說,就是環(huán)境、情節(jié)、人物、主題;對于作文就是開頭、結尾,外加三個分論點;對于詩詞鑒賞就是意象、意境、主題。這種模式化的答題思維要全力突破,力爭在讀懂精研上下功夫。
總的說來,2019年語文考試大綱在2018年基礎上更加體現(xiàn)試題考查的時代性、科學性,為真正考查考生的閱讀寫作能力提供了平臺。在2019年備考中應更加關注基礎,重視學生關鍵能力的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