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案:《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建立》教案一(2)
2019-09-19 18:30:13網絡資源
學生討論,老師整理觀點:獨立初期的美國是一個松散的邦聯(lián)制國家。邦的權力過大,中央無權。
引入第二個情境問題:根據(jù)上述情況,如果你們是各方代表,你們會達成什么協(xié)議呢?
學生在第一問解決的前提下,較容易回答第二問“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
第二部分:1787年憲法的頒布。模擬1787年制憲會議各派激烈爭議的情境,通過會議中的兩個中心議題開展探究討論學習。
首先,投影會議原則和會議精神,塑造制憲會議時的嚴肅、公正的氣氛。并設置情境問題,解讀《獨立宣言》的重要精神,為后面的討論奠定主基調。
學生回答,老師整理:追求民主、平等、自由,反對專制獨裁。
第二,投影引入制憲會議中第一個中心議題。節(jié)選自《辯論:美國制憲會議記錄》 ,提出第一個中心議題中的三個討論方案,引導學生圍繞三個方案的可行性,根據(jù)書本及所學知識回答前兩個情境問題。在回答第二個問題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民主共和制的概念加以解釋。然后,讓學生為第一個中心議題命名:“建立一個怎樣的政府”,并引導學生對聯(lián)邦政府這一概念加以解釋。最后,引出第三個情境問題:“新政府該處理好那兩種關系呢?”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整理:1,聯(lián)邦政府與州的關系;2,民主與專制之間的關系。
第三,投影引入第二個中心議題。
一、關于國會的問題。投影節(jié)選自《辯論:美國制憲會議記錄》,創(chuàng)設兩個在制憲會議中關于國會問題的議案,讓學生圍繞兩派爭論的焦點進行討論,理解國會在國家中的權力地位。
在學生討論爭持不下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向折中方案考慮,并適時投影出第三個討論方案,引導學生通過理解所學知識、閱讀課文,回答情境問題。通過第一個中心議題,以及第二中心議題第一部份的激烈討論,讓學生在課堂探討中辯證地體會折中、妥協(xié)的方式是推動歷史前進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同時也會保留很多不足之處,有待改良。通過舉例說明的形式引導學生對英美制度間的聯(lián)系進行思考。
二、關于總統(tǒng)。
美國總統(tǒng),是國家行政權力的最高代表,很多同學對其都充滿了幻想。
首先,設置一個感性問題:你認為一個怎樣的人才能擔任總統(tǒng)?調動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引導學生向一個好的總統(tǒng)要爭取國家主權,體現(xiàn)人民的意愿、利益方向思考。
其次,投影節(jié)選自易中天著《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設計兩段情境材料,三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1787年憲法賦予總統(tǒng)的權力和憲法對總統(tǒng)權力的限制,防止獨裁的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