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是有原則的
2024-10-11 08:56:41網絡整理
家長幫助孩子設計一個有意義的寒假,要有正確的原則和正確的出發(fā)點。自己的構想再科學再合理,也要通過某種方式使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自覺地朝著有利的方向前進。
1.多溝通、多了解
有的家長憑著主觀的愿望,不從實際出發(fā),強硬推行自己的做法,把孩子的情緒搞得很糟,更談不上什么積極的作用。
案例
河南省考生邱某的父親,平時很少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也不過問孩子已有的假期安排。為了幫孩子鞏固上學期的知識,他規(guī)定孩子必須把所有課程復習一遍,再看一遍他從新華書店里買來的“考試寶典”。其實,孩子在寒假里不僅要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還要參加一些相關的學習班。這位父親一貫采取厲懲嚴罰的教育方式,高二時還打過孩子,所以此番發(fā)號施令,孩子一聽就心里發(fā)毛,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邱某告訴我,自己本想利用寒假重點整理一下第一學期的內容,再制定出下學期的學習計劃,而父親的要求打亂了他的步子。明知根本沒時間完成這份額外的“作業(yè)”,又不敢當面提出異議,只能表面上應付著,既花心思又牽扯精力。
這位父親以家長的身份居高臨下,自以為正確,實際上是主觀主義作派。這是百分之百
要碰壁的。家長碰壁事小,傷害孩子事大。
2.商量討論
有些家長常以命令式的口吻對孩子說話。對于十七八歲的孩子,即使正確的意見以簡單生硬的態(tài)度傳達出來,他們也很難接受。況且家長的話有時也不到位、不對點,甚至與實際不符,孩子就更不服氣,即使表面不吭聲心里也會想:爸爸,你什么都不懂還在那里瞎指揮!家長與孩子談話,在人格上要平等,晚輩尊重長輩,長輩愛護晚輩,相互之間就容易交流,容易親近。為什么孩子和自己的同學、朋友談起話來無拘無束、沒完沒了、歡聲笑語,就是大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高考畢竟是一個大考,高三的學生本來就有心理壓力,這種情況下家長就更要尊重和體諒孩子,凡事與孩子商量著來,不能口氣太硬。
北京考生肖某的父親是一個大企業(yè)的領導,平時工作特別繁忙,跟孩子溝通少,就希望借著春節(jié)的溫馨氛圍與孩子聊聊天,拉近距離。
有很多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孩子的家長,一旦逮著這么個“教育”孩子的時機,恐怕會迫不及待地發(fā)出一連串“拷問”:學習怎么樣,成績怎么樣,為何沒考好,有什么計劃……
而這位姓肖的父親卻很講究方式方法,對孩子避談“學習”,而是講了自己這一年帶領企業(yè)員工打拼事業(yè)的付出與收獲,儼如在與一個懂事明理的平輩人談心。父親的信任感染了孩子,孩子自然而然地也給他講了很多學校里的故事,講了自己在高三這半年經歷的酸甜苦辣和心態(tài)起伏。就這樣,孩子給爸爸提建議,讓他減輕壓力,處理好競爭;爸爸也從自己的角度教給孩子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父子倆談得非常融洽,不僅加深了情感,更有學習和生活上的獲益。
家長與孩子的交談除了講究方法,還要選對時機。據我調查,除了極個別的學生把高三寒假當做名副其實的假期,一味瘋玩,大多數學生還是下了相當大的功夫來備考,絲毫不比平日輕松。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到他們的心理特點,不要選擇孩子做不出題、急躁沮喪的時候跟他討論問題,要趁著孩子心情比較好的時候,比如春節(jié)這樣的寬松氣氛下,跟他交流討論,效果就會很好。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