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和速度高考中如何戰(zhàn)勝?
來源:網(wǎng)絡(luò)來源 2009-08-27 18:45:50
高考是難度和速度的考試,試卷的試題過渡原則上是從易到難的,但在具體安排上有一卷二卷之分,每卷都有難中易3檔,準確地說,試卷結(jié)構(gòu)決定了試題的梯度是波浪式的,是有起伏的,不是也不可能絕對地從易到難。從另一個角度講,這種難中易的波浪式起伏,對考生的心理素質(zhì)也是一個很好的考察,所以考生對試卷結(jié)構(gòu)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高考是在考察知識的同時側(cè)重考察能力,考察能力是“層層設(shè)卡,題題把關(guān)”,是“水銀落地,無孔不入”,“材料在外,答案在內(nèi)”,“起點高,落點地”也是命題人員為了考察學生的能力創(chuàng)設(shè)的新情境,這些都是命題者的初衷。他們不以陌生感為難考生,同時也給考生提供了許多新材料、新情景、新角度,考察考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至于有些試題能上手但得不到滿分也是正常的現(xiàn)象。“大開口,小出口”也是高考試題的特點,高考賦分是分步賦分,所以要堅持往下做,能做到哪一步就堅持下去,一直到做不下去為止。在考試中要珍惜第一判斷,要認真審題,避免思維定勢。
應試技巧,主要是指審題和答題的巧妙技能。審題能力強,是提高正確答題和答題速度的前提條件;審題能力差或者馬虎,是做錯題和答題速度慢的原因之一。培養(yǎng)審題技巧,就是要注意平時訓練,拿到試卷,要迅速而準確地看清楚題目的要求,千萬不要馬虎大意,防止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答題的技巧一般包括:①合理安排每道題的答題時間,留有一定的檢查修改時間;②注意挖掘試題的隱含條件,充分利用已知解決未知;③快速瀏覽全卷,對試題的內(nèi)容、難易、要求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采取先易后難的答題策略,力爭每做必對,能夠得分的一分不丟;④不要輕易放棄難題,不要因摳難題而耽誤中低檔題的時間,要把難題安排在最后做;⑤對于綜合性、靈活性較大的試題,不要套用固定的模式,而要用多角度、多層次、聯(lián)想等思維方法,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應考時的臨場發(fā)揮策略:
一、整體把握
有些考生一拿到試卷就按照題號順序一解答起來,即使遇到難題也寸步不讓、盯住不放,這種做法是很不科學的。應考時首先得通觀全卷、整體把握,合理安排考試時間和解答順序,留有余地,先用一點時間把試卷從頭到尾瀏覽一遍,對試卷各題的難易程度有個全面的、初步的了解,以便安排答題順序。然后集中大量時間用于審題、解答,最后還要留下一小段時間用于檢驗、復查。采用這樣的整體把握策略,就會避免出現(xiàn)前松后緊、虎頭蛇尾的現(xiàn)象。
二、先易后難
剛進入考場,心情一般比較緊張,記憶、思維未達到最佳狀態(tài)。采用先易后難的策略,先做容易的題目,不僅有利于順利地拿到基本分,增加考分的累積,而且因為"順利"還會給自己增添信心、穩(wěn)定情緒,使智力活動恢復正常,從而使自己的水平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如果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先從難題入手,往往會出現(xiàn)思維"卡殼"現(xiàn)象,使自己有"開局不利"之感,從而加劇自己的情緒沖動,還會白白擠掉做容易題的時間。
三、自信從容
高考是一種要調(diào)動多種積極因素的復雜勞動,也是對考生的思想、作風、毅力的考查,更需要在情緒穩(wěn)定的前提下有條不紊地進行。遇到生題要從容、鎮(zhèn)靜、不急躁,要想到:"我感到生疏的別人也會感到生疏",自信自己的水平不會比別人差多少。有些考生"上場昏",見到生題緊張、害怕,有時一道題做不出,越想越緊張,影響一門學科的考試,有的甚至因一門學科考砸了而影響整個中考或高考。而另一些考生見到熟題卻因掉以輕心,粗枝大葉,不加思索而鑄成大錯。
四、合理取舍
考試結(jié)束前,如果還有一道難題做不出來,已做好的答題又需要檢查,這時應采取舍"難"而。⒁祝ⅰ墸⑸伲⒍螅⒍啵⒌牟呗,用這段寶貴的時間先來檢查已做好的答題,保證答題正確,減少失誤。
在學習和復習時,在緊張的應考過程中,一些點滴的經(jīng)驗,常常啟人智慧,給人力量。不妨常常想想“試試就能行,爭爭就能贏。”
“光想贏的不能贏,不想輸?shù)姆炊A了。”“多出妙手不如減少失誤。”“要保持正常,不要去想什么超水平發(fā)揮,能正常發(fā)揮就行了。”
“強科更強,弱科不弱,強科無弱項,弱科有強項。”
“基礎(chǔ)題,全作對,一般題,一分不浪費;盡力沖擊較難題,即使做錯不后悔”。“天塌了砸大伙,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