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小人的共有特點:依附權(quán)勢作亂禍害無窮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09-08-30 11:14:37
在中國歷史上,小人也是左右政局的重要因素,每每朝代更迭、社稷顛覆,常與小人作亂有關(guān)。換句話說,小人有小人的本事,小人能翻大船,切勿輕覷。
小人擅長制造內(nèi)亂,然后渾水摸魚,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春秋時,魯國的慶父與魯莊公夫人(也是其嫂)通奸,莊公死后,繼位者上去一個就被慶父鼓搗下來一個,慶父為篡位接連謀殺兩任國君,折騰得國無寧日,留下了“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千古警訓(xùn)。
皇帝身邊的佞臣皆為小人,小人借助皇權(quán)可以釋放超強能量,惑亂君臣、離間父子是常有的事。漢武帝寵臣江充與太子劉據(jù)有隙,故制造“巫蠱之禍”栽贓陷害,太子被逼自殺,不僅皇室骨肉相殘,死于這場禍亂的人竟達數(shù)萬之眾。
小人是統(tǒng)治者的工具,統(tǒng)治者需要小人為其服務(wù),這毋庸置疑。如歷經(jīng)五朝的不倒翁馮道有奶便是娘,“娘”用起這樣的小人得心應(yīng)手,拜宰相、封國公也算雙贏。但并非時刻都需要小人為虎作倀,場合不同,政策亦有變化。曹操殺呂布(三姓家奴、反復(fù)無常),劉邦斬丁公(原屬項羽,私自放跑被圍的劉邦,賣主求榮),都聲稱小人不可留。殺一小人而贏得輿論,增加了政治砝碼,何樂而不為?
武則天也深諳此理。有一年朝廷禁屠牲畜,右拾遺張德得子,私自殺羊宴請同僚,有個叫杜肅的吃了喝了然后一抹嘴向朝廷舉報。翌日,武則天質(zhì)問張德殺羊擺宴的事,張德叩頭服罪。武則天說:“朕禁屠宰,有吉兇事不干預(yù)。但你請客也得看看請什么人啊。”并將杜肅的奏表給張德看,杜肅大窘,落了個“舉朝欲唾其面”。武則天何以令小人當眾出丑?因為小人太過猖獗,當時告密之風(fēng)盛行,人人自危。武則天適當調(diào)控小人的火候,做樣子給大家看,這是女皇的領(lǐng)導(dǎo)藝術(shù),玩權(quán)術(shù)不比劉邦曹操遜色。
小人的特點是不學(xué)而有術(shù),奸相李林甫便是代表。李林甫曾將“弄璋之慶”(祝賀人家生男孩)寫成“弄獐之慶”(祝賀人家生了一頭獐子);將“杕(音第)杜”(《詩經(jīng)·杕杜》)念成“杖杜”,被諷為“杖杜宰相”。文化素質(zhì)如此低劣,居然身居相位。原來,他的本事不在這里,進讒言搞陰謀才是強項。據(jù)《資治通鑒》載:“李林甫為相,凡才望功業(yè)出己右及為上所厚、勢位將逼己者,必百計去之;尤忌文學(xué)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沒文化的李林甫,竟排擠走了大唐名相張九齡,陷害并杖殺了享有“書中仙手”美譽的大書法家李邕。李林甫當政期間,“文士知名者,汴州崔顥,京兆王昌齡、高適,襄陽孟浩然,皆名位不振”(《舊唐書》);像李白、杜甫這樣的大詩人,也同樣受到壓制。李林甫嫉恨文化人的陰暗心理,已然滲透到朝廷的用人政策,由于害怕文化人出將入相威脅其地位,李林甫蠱惑唐玄宗專用文化低的胡人為邊將。后來釀成安史之亂,大唐從此一蹶不振。
由此可見,壓制人才是小人特有的才干,所以司馬光說無才無德的愚人危害有限,有才無德的小人就不同了:“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則也,其為害豈不多哉!”
定義小人屬道德范疇,而小人行事偏偏無道德可言,小人沒有底限,可以逾越任何規(guī)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道德規(guī)范只對君子不對小人,小人不在乎人格。小人一旦打入君子世界,便如入無人之境,這也是歷史上小人常常得逞的原因之一。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