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散人:限制暴力拆遷的最好“武器”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2 09:37:08
摘要:果真的不想因為拆遷而導致過度暴力,“住宅防衛(wèi)權”是否無限就不應該還有什么討論的余地。比之其他不可見的權利,自己的住宅不受侵犯應該是更根本的權利。當百姓擁有了這個權利,即使不去使用它,也等于具有了強烈的威懾力。相對更動土地屬性來說,這種技術性的認可更具可操作性,也更能讓普通百姓與政府一起,遏制非法的財產侵奪。
有一條遲來的新聞或許多少使對于暴力拆遷感到恐懼的人有某種安慰。去年5月14日,遼寧本溪棚戶區(qū)拆遷建高檔別墅時出了人命。某地產公司找人闖入居民張劍家中圍毆這家“釘子戶”。然后注定要載入中國拆遷歷史的一幕發(fā)生了:張劍從床下掏出水果刀刺死一人。
今年9月4日,張劍被判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這個判決被視作在現(xiàn)行法律之下,對于輿論以及社會正義的一種妥協(xié)。也正是這樣的一個判決,多少讓人看到了某種希望。但這個希望是不是真的能夠變成某種我們能夠遵循的典型判例,則實在是不好妄言。
在我看來,暴力拆遷屢禁不絕的根本原因,倒不是在于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對于拆遷戶的權益沒有合理的保障,而是從根本上說,有些理念的不到位使這些規(guī)定并未能構成合法保護自己財產的基礎。我們知道,如果一件東西的產權非常明晰地屬于你,你怎么保護都是不過分的。前段時間“順德女車主駕車撞死劫匪案”終審宣判,匪徒劫奪當事人放在副駕駛位子上的皮包,該女士開車追撞此人致其死亡。最終結果沒有懸念:正當防衛(wèi)、無罪釋放。沒人認為這位女士的做法不當,因為皮包是她私人財產。
但同樣的情況,為什么在遭遇暴力拆遷的時候就有了不同?一堆人沖到你的家中圍毆、恐嚇,為什么你沒有權利在受到傷害而來不及報警的時候反抗?這其中的道理,恐怕是房屋的產權并不清晰,并不是說你的房子是你完全能做主的,它至少是個雙重的產權。土地是為國有,房產是為私產,但房子總不能是空中樓閣吧?所以,很多時候私人產權的保護就很難到位,大家也就不把這東西當做真正的“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的神圣領域,也自然談不到理直氣壯地用任何手段保護自己的財產了。
如果真的不想因為拆遷而導致過度暴力,“住宅防衛(wèi)權”是否無限就不應該還有什么討論的余地。比之其他不可見的權利,自己的住宅不受侵犯應該是更根本的權利。當百姓擁有了這個權利,即使不去使用它,也等于具有了強烈的威懾力。相對更動土地屬性來說,這種技術性的認可更具可操作性,也更能讓普通百姓與政府一起,遏制非法的財產侵奪。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