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fù)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2010高考作文素材:關(guān)于生命

2010高考作文素材:關(guān)于生命

來源:天利淘題 2010-04-23 11:02:47

  生命是一種奇跡,擁有生命是一種福澤

  關(guān)于生命的作文素材


  李白: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陸幼青:即使我對生命有萬般眷戀,我也會選擇默默承受,靜靜等待!尽渡粞浴贰

  特里薩(修女):我睡去,感覺生命之美麗,我醒來,感覺生命之責任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街上的每一塊石頭,陽光里的每一粒分子,都包含著歷史。

  帕斯卡爾(法國思想家):人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生命,宇宙中的任何力量都可以毀滅他,但是人又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人知道自己的有限,知道自己會死亡,這就是人的偉大。

  諾瓦利斯(德國浪漫詩人):如果沒有死亡,最大的幸福就會屬于極端瘋狂者。

  柏格森:我們感到時間的延續(xù)像一條我們無法逆行的小溪。它是我們存在的基礎(chǔ),像我們感到的那樣,它是我們生活的那個世界的本質(zhì)。

  托馬斯:如果當命運的最后時刻來臨時,我們越加緊緊依奉它,那么滿頭白發(fā)也會是一種幸福,殘存的理智不是災(zāi)難。但是生活的長久習慣使我們不情愿去死。

  盧梭:如果我們永遠不死,我們反而會成為不幸的人。當然,死是痛苦的,但是,當我們想到我們不能永遠活下去,想到還有一種更美好的生活將結(jié)束今生的痛苦,我們就會感到輕松的。如果有人允許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長生不死,請問誰愿意接受這不祥的禮物?

  泰戈爾:愿生者有不朽的愛,愿死者有不朽的名。

  生若夏花之絢麗,死如秋葉之靜美!尽讹w鳥集》】

  張愛玲:想做什么,立刻去做,否則來不及了,因為人是最拿不準的東西。

  弘一法師臨死作偈:悲欣交集

  瞿秋白臨刑前說:此地很好

  貪官胡長清哀告看守所民警:我有一技之長,我的書法還有名氣,如果留我一條生路,我愿意在監(jiān)牢里給你們寫一輩子毛筆字。

  范思哲(已故時裝設(shè)計大師):我一直深信,沒有一種東西是永遠屬于我們的,生命就好比旅行,也許在旅程中我們會擁有某些東西,但是終究不能帶走它。

  蒙田(法國):我隨時準備告別人生,毫不惋惜。這倒不是因生之艱辛或苦惱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質(zhì)在于死。因此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時光無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飽滿

  帕斯卡爾:人們既然不能治療死亡、悲慘、無知,他們便認定為了使自己幸福而根本不要想念這些。

  盡管有著這些悲慘,人還是想要能夠幸福,并且僅僅想要能夠幸福而不能不想要幸福;然而他又怎樣才能掌握幸福呢?為了要好好做到這一點,他就必須使自己不死;然而既然不能不死,所以他就立意不讓自己去想到死

  柏格森:我們感到時間的延續(xù)像一條我們無法逆行的小溪。它是我們存在的基礎(chǔ),像我們感到的那樣,它是我們生活的那個世界的本質(zhì)

  托馬斯:如果當命運的最后時刻臨近時,我們越加緊緊依奉它,那么滿頭白發(fā)也會是一種幸福,殘存的理智不是災(zāi)難。但是生活的長久習慣使我們不情愿去死。

  盧梭:如果我們永遠不死,我們反而會成為不幸的人。當然,死是很痛苦的。但是,當我們想到我們不能永遠活下去,想到還有一種更美好的生活將結(jié)束今天的痛苦,我們就會感到輕松的。如果有人允許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長生不死,請問誰愿意接受這不祥的禮物?

  冰心《往事》: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來生;假如生命是有限的,今生已是滿足的了。

  【中西生死哲學】

  儒家一方面承認“死生有命”,但也強調(diào)“未知生,亦知死?”以此提醒世人把重點放在現(xiàn)世努力。孟子所謂“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最能突現(xiàn)這種人文精神。道家莊子雖明言“死生命也”,但也強調(diào)應(yīng)用平等心看待生死,因為“生死如一”最能突現(xiàn)超拔精神。

  在西方,柏拉圖曾經(jīng)明白強調(diào),人生的目的在求真善美,但永恒的真善美只有在死亡之后,因此,“哲學就是對死亡的練習”。并且,他主張靈魂不死論,其學生亞里士多德雖然否認靈魂不死,但也肯定“神圣理性不死”,并強調(diào)“我們應(yīng)盡力過理性生活,使自己不朽”。到了康德,認為靈魂不死雖然“沒有邏輯的確定性”,卻有“道德的確定性與必要性”。因而他強調(diào),精神愈用而愈出的道理,“想得越多,做得越多,就活得越久”。在黑格爾更是直言“死亡是一種揚棄”。存在主義者海德格爾則明言,人生觀即死亡觀,人生既然注定是“邁向死亡的存有”,因此,如何能在平日盡心盡責,才是面對生死最好的態(tài)度

  到了當代,因為醫(yī)學發(fā)達,“臨終關(guān)懷”更成為普世關(guān)心的問題,如何“生有尊嚴,死也有尊嚴”,也成為超越國界的共同課題。芝加哥大學蘿絲教授的名著《生死學》認為,死亡也是人生的一種“成長”,更具積極性與建設(shè)性。

  【追問生命的意義】

  對生命意義的追問,是每一個有思想的生命體對自身靈魂的必然拷問,縱然它達不到人類終極關(guān)懷的高度,卻依然閃爍著樸素無華的平民思想火花。《活出意義來》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博士,是著名的奧地利精神醫(yī)學家、維也納精神治療法第三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一名俘虜!痘畛鲆饬x來》一書正是作者對集中營經(jīng)歷和浩劫的描述,同時也是俘虜編號為119104的他,在牢獄生涯里發(fā)明“意義治療法”經(jīng)過情形的重要記錄

  獨一無二的特性使得每個人都與眾不同,也使得每個人的存在有其意義,這種特質(zhì)與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和人類之愛息息相關(guān)。“一個人不能去尋找抽象的生命意義,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職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體地去實現(xiàn)的。他的生命無法重復(fù),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也只有他具有特殊的機遇去完成其獨特的天賦使命。”“一個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無可取代,自然容易盡最大心力為自己的存在負起最大的責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責任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個殷盼他早歸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無法拋棄生命。”在弗蘭克看來,只要有“求意義的意志”存在,不僅生命和愛,就連“苦難”和“痛苦”都深具意義。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日期查詢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0v2773b.c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