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教案:《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教學設計
來源:學科網 2018-11-16 09:16:57
【學習目標】
1、了解明朝廢丞相、設內閣; 2、了解清朝的軍機處;
3、認識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基礎梳理】
一、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朝代 |
地方 (中央集權的發(fā)展) |
中央 (君主專制的演進) |
明 |
|
1、明太祖:廢 ,權分六部;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 ,但很少參決政事。 2、明成祖:選拔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 制度正式確立。 3、明宣宗: 內閣大學士被授予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 權。(能由此說明內閣=宰相嗎?) ★內閣本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而不是法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是君主專制的產物,不能對皇權起制約作用。 |
清 |
|
雍正設置 處 1、起因:為辦理西北軍務 2、職責:跪受筆錄,上傳下達,無決策權 3、特點:簡、速、密 4、影響: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皇權,使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到 。 |
二、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積極影響 |
政治: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有利于維護祖國統(tǒng)一與領土完整 |
經濟: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guī)模的生產、經濟建設,有利于社會經濟發(fā)展 |
|
民族:在統(tǒng)一的環(huán)境下,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各地區(qū)的經濟文化交流 |
|
消極影響 |
政治:皇權專制極易形成決策失誤、暴政、腐敗現(xiàn)象,是阻礙歷史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
經濟: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
|
思想:在思想上表現(xiàn)為獨尊一家,鉗制了思想,并在對外關系上表現(xiàn)為盲目自大,閉關鎖國 |
【能力提升】
1、比較內閣與宰相的異同
類別 |
丞相制 |
內閣制 |
|
相同點 |
輔助皇帝處理政務 |
||
不 同 點 |
地位 |
法定 |
|
性質 |
中央行政機構 |
|
|
權力來源 |
制度賦予 |
|
|
決策與否 |
參與決策 |
|
|
對皇權影響 |
制約皇權 |
|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明太祖)“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
——《明史》
材料二:(清人趙翼說)“國初承前明舊制,機務出納悉關內閣……雍正年間,用兵西北……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值)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為宣召”。
——《檐曝雜記》
。1)明清時期是中國專制時代的晚期,材料一、材料二反映出這一時期君主專制制度有哪些新的變化?(3分)你怎樣認識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消極影響?(1分)
。2)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說明了什么實質問題?(1分)
【檢測反饋】
1、中國古代皇帝與丞相的關系可以用拔河來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別在繩子的一頭向著自己的方向拉,這種博弈中兩者的權力達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徹底打破了這一規(guī)則的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2、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結構從秦朝一直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中國古代歷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級制度才算壽終正寢。“壽終正寢”的標志性事件是( 。
A.康熙設南書房 B.雍正設軍機處
C.明代設置內閣 D.明代廢除丞相
3、“成祖即位,特簡解縉、胡廣、楊榮等直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這說明當時的內閣( 。
A.是國家主要決策結構 B.成為國家正式的行政機構
C.成為位高權重的事實上的宰相 D.屬于皇帝的參謀、秘書機構
4、“他們(六部)只需聽命于皇帝,并不需聽命于內閣。若內閣和六部發(fā)生意見,六部可以說‘你不是宰相,不是大臣,不該管我們的事’”。上述情形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 )
A.內閣大學士不可參與機密事務 B.君主專制制度達到了頂峰
C.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行政機構 D.票擬是否采納取決于皇帝的批紅
5、梁啟超曾把中國古代的某一機構比喻成“將留聲機器所傳之聲,按字謄出的寫字機器”。這一機構是( )
A.漢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內閣 D.清朝的軍機處
6、梁章鉅《樞垣記略·規(guī)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軍機處恭聽諭旨恭讀朱筆及閱看各處奏折者,方得在軍機堂簾內拱立,事畢即出。其余部院內外大小官員不得擅入。其簾前窗下,均不許閑人窺視。滿漢章京之值房亦如之”。這一材料旨在強調軍機處( 。
A.極具機密性 B.參與軍政決策
C.辦事效率高 D.辦理軍政要務
7、宰相制度的廢除是君權與相權矛盾激化的結果,具有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內閣制是在明太祖時正式確立的,雖然在某些時候閣臣權勢膨脹,但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既不統(tǒng)轄六部,也不能直接干政。
8、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都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它們都參與政務,有決策權。
【能力提升】
1、
類別 |
丞相制 |
內閣制 |
|
相同點 |
輔助皇帝處理政務 |
||
不 同 點 |
地位 |
法定 |
非法定 |
性質 |
中央行政機構 |
顧問、內侍機構 |
|
權力來源 |
制度賦予 |
皇帝信任 |
|
決策與否 |
參與決策 |
無決策權 |
|
對皇權影響 |
制約皇權 |
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制約皇權 |
2、
。1)材料一:反映明太祖廢丞相,權分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
材料二:反映雍正年間設軍機處,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到了頂峰。
消極影響: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妨礙了社會進步,導致近代中國長期落后于西方。
。2)說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檢測反饋】
DDDC/DABB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