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讀知不知惑之不解的意思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3-01-31 22:48:07
句讀知不知惑之不解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知句子(如何)停頓,向老師請教,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出處是唐·韓愈《師說》。
1句讀知不知惑之不解的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讀知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鬃訋熪白、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鬃釉唬喝诵,則必有我?gu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2師說的寫作背景介紹
1、當時的朝政腐敗,社會混亂,制度弊端很嚴重,導致了很多的人對科舉失去了信心,所以放松了學業(yè),重視學習的人很少。
2、當時韓愈是當日,國子監(jiān)這個職務,他想通過這個職務來振興儒家,改革文壇,然后實現自己的報國夢想。
3、在當時的社會上嗯很多人看不起讀書的人,在士大夫階層中存在著不愿意去求實和上學的觀念,然后直接影響了國子監(jiān)的教學和管理。
4、作者當時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借用回答李潘的提問,寫了這篇文章來改變人們的在求師和求學上的錯誤認識。想要告訴人們求師和求學,不是一件羞恥的事。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