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旅夜書懷》 9
來源:網絡資源 2024-10-15 16:05:07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能夠理解《旅夜書懷》的字面意義與深層含義,掌握詩歌的基本信息。
2.能力目標:通過鑒賞詩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詩歌意象、把握詩人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杜甫晚年漂泊的孤獨與堅韌,激發(fā)學生對詩人高尚情操的'敬仰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詩歌意象,理解詩人情感。
難點:深入理解杜甫復雜的心境變化,體會其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利用多媒體展示杜甫晚年漂泊的圖片或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簡要介紹《旅夜書懷》的創(chuàng)作背景,為學習詩歌做鋪墊。
2.朗讀品味
學生齊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韻律與節(jié)奏。
教師指導朗讀技巧,如重音、停頓等,提升朗讀效果。
3.意象解析
引導學生找出詩歌中的關鍵意象,如星空、平野、江流等,分析它們所營造的氛圍。
小組討論:這些意象如何與詩人的心境相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4.情感探究
深入解讀詩歌中的關鍵句,如“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探討詩人自我形象的塑造與情感的抒發(fā)。
分析詩人對命運的無奈與自我超脫的態(tài)度,理解其復雜的心境變化。
5.情感共鳴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歷或閱讀體驗,談談對杜甫晚年心境的理解與感受。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在旅途中或人生低谷時的思考與感悟,實現(xiàn)情感共鳴。
6.總結提升
總結本課學習要點,強調杜甫詩歌的藝術價值與思想深度。
引導學生思考:在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應如何傳承和發(fā)揚杜甫憂國憂民的精神?
7.作業(yè)布置
背誦并默寫《旅夜書懷》,加深記憶。
撰寫一篇讀后感,結合個人體驗,談談對杜甫詩歌及其精神的理解與感悟。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