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教研課題的選擇及其反思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1-14 09:29:00
人認為課題就是問題,這種看法并不確切。因為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作為課題來進行研究。例如,如何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這樣的問題,需要研究的范圍太大,不確定因素太多,不是一項研究所能解決的,這種問題只能作為研究方向而不適合作為研究課題。對于這類問題,教師可以將其適當分解,使之可以操作后,再定為研究課題。再如怎樣幫助班內兩個學生解決不團結的問題,可能緣于偶然事件,原因比較具體,這類問題往往沒有普遍意義,也不適合作為研究課題。但這類問題的解決,可以作為個案研究的資料進行積累。
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專家們認為,教育研究的課題,應當是具有一定普遍意義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問題。這種課題可以從大的研究方向中經過分解而建立,也可以從個案的積累中通過概括而形成。當然,研究和操作能力的大小是相對的,作為個人不能操作的研究課題,也許教研組可以操作,一個組不能操作的研究課題,也許一所學?梢圆僮,單*學校不能研究的課題,也許和專業(yè)人員結合起來就可以操作。所以研究課題的大小應當是相對的,視研究主體的操作能力大小而定。
實際教育工作者選擇研究課題一般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教育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大的方面說,社會發(fā)展變化會對教育提出新問題。從教師具體教學實踐來看,更有大量問題可以研究。例如學生作業(yè)中常見的“粗心”問題?梢匝芯繛槭裁磿“粗心”,具體觀察和分析產生粗心的原因,研究解決粗心問題的教育對策,有針對性地進行克服“粗心”造成錯誤的教育。教師的日常教學中這類問題是大量的,借助心理學或教育學理論來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有助于理論的發(fā)展,更可以直接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教育質量。
。、從教育實踐的成功經驗中提出研究課題。例如某學校從數(shù)學、外語教師教學的成功當中探尋這些老師成功的原因,提煉出一套針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的教學方法,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形成了學科“成功教學”的理論。發(fā)現(xiàn)經驗,總結經驗,篩選經驗,是我們教師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重要的課題來源。任何一所學校,每一個老師都有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這些經驗和教訓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研究課題無窮盡的來源。
3、從教育的爭議中選擇研究課題。例如,人們在推廣“成功教育”時,有人提出對“挫折教育”的研究。認為必要的、適當?shù)拇煺蹖和某砷L有利,給兒童制造一些困難,可以激勵和磨煉他們的意志,使他們勇敢堅強。那么,什么樣的挫折才“適度”?就成了一個研究課題。
。、從教育理論的應用中尋找研究課題。例如,“知識水平分類”的理論,我們可以用來分析平面幾何的教學內容,并依據(jù)它來制訂教學計劃,使這個理論轉化為可以實踐的教學行為。平面幾何可以做,其他學科也可以做。又如,依據(jù)“多元智能理論”,我們可以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發(fā)展進行研究。這種實踐研究,可以出很多開發(fā)性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教學工作。
從上述幾個方面我們不難提出許多可以研究的課題,但是我們不可能全部進行研究,必須進行選擇,找出最適合自己研究的課題,在進行選擇的時候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要考慮這個課題的實踐應用價值,對于自己的教育工作能不能帶來直接效果,能不能將研究與自己教育中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結合起來。一般來說,任何研究課題,都能直接或間接有利于我們的教育實踐。但我們是教育的實際工作者,必須首先考慮研究直接有用的課題,才能做到工作和科研互相結合,在時間和精力上得到保證,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其次,我們要調查和了解有沒有人對這個問題已經做過研究,如果還沒有人進行過研究或是研究者很少,那么這個問題就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另一種情況是研究雖然不少,但不深入,也沒有一致的意見,這樣的問題也是值得研究的。最后一種情況就是研究已經很多,而且有比較成熟的研究成果。對于這種情況,我們首先應該認真學習已有的成果,聯(lián)系自己教育的實際情況,進行實踐和應用,通過實踐后的反思,有時也會有所發(fā)現(xiàn),使原有成果得到發(fā)展。因此,在選擇課題時,多看看教育刊物,收集研究的信息,這是一項重要的準備工作。第三,我們要考慮自己的研究能力,有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有些研究還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經費。我們必須選擇那些既有用而又能夠操作的問題作為研究課題。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