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2023-2024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語言文字運用原卷版(3)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2-25 19:27:05
25.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群而不黨 初出茅廬 千鈞一發(fā) 身單力薄
B.卓爾不群 乳臭未干 劍拔弩張 身單力薄
C.群而不黨 乳臭未干 千鈞一發(fā) 形單影只
D.卓爾不群 初出茅廬 劍拔弩張 形單影只
26.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
。ㄊ唬╅喿x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車上看見“春暉中學校”的路牌,白地黑字的,小秋千架似的路牌,我便高興。出了車站,山光水色,撲面而來,若許我抄前人的話,我真是( )了。于是我便開始了春暉的第一日。
這是一個陰天。山的容光,被云霧遮住了一半,仿佛淡妝的姑娘。但三面映照起來,也就青得可以了,映在湖里,接著水光,卻另有一番妙景。我右手是個小湖,左手是個大湖。湖有這樣大,使我自己覺得小了。湖水有這樣滿,仿佛要漫到我的腳下。湖在山的趾邊,山在湖的唇邊;他倆這樣親密,湖將山全吞下去了。吞的是青的,吐的是綠的,那軟軟的綠呀,綠的是一片,綠的卻不安于一片;它無端的皺起來了。如絮的微痕,界出無數(shù)片的綠;閃閃閃閃的,像好看的眼睛。湖邊系著一只小船,四面卻沒有一個人,我聽見自己的呼吸。想起“______”的詩,真覺物我雙忘了。
27.將下列熟語填入文中括號內,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劉姥姥進大觀園 B.百聞不如一見
C.不敢旁騖 D.應接不暇
2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29.請在橫線處引用一句與舟船有關的古詩,要求與文章意境相合,引用正確完整。
。ㄊ╅喿x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趙永新的新書《與女科學家面對面:成為你自己》細細描摹了7位科學女性。她們無不聽從內心召喚,做想做的自己。
是出國深造 還是留校讀博 學習成績一路領先的黃芊芊,眼看周圍同學在考托福、GRE,不禁抑制不住心生疑惑。權衡再三,她決定留下來,繼續(xù)做自己感興趣的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元器件研究。如今,三十出頭的她已成為國際電子元器件領域的學術明星。難道 ① 地進入人生預設的軌道,衣食無憂地過一輩子 不,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已到單位報到的付巧妹打道回府,插班高二、考大學。此后,她多次“改道”,最終如愿以償,師從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斯萬特·帕博教授,在古人類遺傳學研究領域脫穎而出……
當然,她們并不是只知道工作、不食人間煙火的“女漢子”。她們在科學上破繭成蝶甚至羽化登“仙”;她們亦享受著一本書、一杯咖啡、一場電影帶來的 “小確幸”。她們一路走來,真實如鄰家女孩,普通如隔壁大姐。盡管她們也面對過山窮水盡,但總會有 ② 。她們做自己喜歡乃至迷戀的研究,你能感覺到她們撲面而來的幸福感。沉浸在這樣如話家常、娓娓道來的敘述中,大家會覺得她們的成功是 ③ 的。
永新的敘述,讓讀者更好地了解女科學家,感受“她”力量的堅韌與從容,發(fā)掘“她”思想中的閃光點、啟發(fā)點,體味女科學家的熱愛與優(yōu)雅,如春風化雨般讓每位讀者更加樂觀、自信地走自己的路,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30.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31.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和語段中“感受‘她’力量的堅韌與從容”中的“她”,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B.但是,殺死那條尖齒鯊你倒是樂在其中,他想。它跟你一樣,靠吃活魚為生。(《老人與海》)
C.她不是“茍活到現(xiàn)在的我”的學生,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記念劉和珍君》)
D.他一心為革命,一心為群眾的高貴品德,已成為全縣干部和群眾學習的榜樣。(《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3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在標點和表達上有錯誤,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十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關于“學”與“思”的關系,人們在理論上大概都能認識到必須并重,但在實際中,很多人往往會偏廢一方面?梢娺@不僅是態(tài)度問題,更是方法問題。“學”是求乎外,在于知物; ① ,在于明理。這種外學和內省,在人的成長中應是相輔相成的事情,是同等重要的?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正如人走路, ② ,否則,輕則發(fā)生傾斜,重則寸步難行。
學習必須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不管我們的現(xiàn)狀如何,我們多數(shù)人都竭力在尋求人生新的突破口,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們的思考力。但我們不能憑空臆想,最根本的思考才是最關鍵的。既然要把思考變成一種習慣,①那么思考就不能不再是年幼時那樣的美好和純粹,②而要加上符合實際的行動和內心真實的希冀。③我們不用特別限制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④但也要為思考合理的框架,切忌漫無邊際。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就要養(yǎng)成提問的習慣。提問的前提是你發(fā)現(xiàn)了問題,這說明你在思考。
33.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34.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十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題。
中國書法評論中的“骨氣”,是指書家的精神風貌和品格操守,與書家的“魂”融為一體。與其他書法家洋洋灑灑的評論不同,柳公權的“心正則筆正”則是 ① 。唐穆宗即位后縱情享樂,荒廢政事。有一次他請教柳公權如何運筆,柳公權借用書法的道理勸諫道:“運筆在心,心正則筆正。”柳公權一心為國,不顧個人安危、不畏權貴的骨氣,是對“心正則筆正”的絕佳注腳。
中國文人在書法中不斷追求遒勁有力的“骨氣”之美。 《祭侄文稿》是一篇祭文,作者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顏真卿為了紀念在安史之亂中犧牲的侄兒顏季明寫下了這篇文章。作者當時情緒極度悲憤,故時見涂抹之跡,國恥家仇、民族大義流淌于 ② ,線條渾厚圓勁,力透紙外,結體俯仰變化很大,氣勢凜然。宋代書法家米芾評價顏真卿字 “如項羽掛甲,樊噲排突,硬弩欲張,鐵柱將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我們從米芾的評論中可以讀出顏真卿的 ③ 。由此可見,書法之骨氣,實乃中國人修身養(yǎng)性、仁者愛人、達兼窮善、自強不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代名詞。
35.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36.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一個長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不超過50字。
(十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他并不是一位農民伯伯,而是河北省軍區(qū)原副司令、共和國少將張連印。退休后,他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左云縣張家場村。
望著一片光禿禿的荒山,張連印下定決心:“作為一個退休的老兵,我想把植樹造林作為自己退休后的最后一個戰(zhàn)場。”但改變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像房前屋后栽幾棵樹那么容易,它需要科學指導,整體規(guī)劃。張連印帶兵是內行,干這活兒卻是外行。但是他①_________________,放下曾經的特殊身份,拜專家為師,學習植樹防沙的知識。此外,他還通過去部隊老戰(zhàn)友那里走訪、到林業(yè)部門咨詢相關政策、與金融部門進行接洽等多種形式為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到處奔波。
在荒山上,張連、赺________________,總是搶在勞動第一線,帶頭與村民們吃住在一起。由于經驗不足,第一年栽下的樹苗成活率還不到50%。在成片枯死的樹苗前,張連印一坐就是半天,心情很差。在失敗的打擊下,他沒有灰心,而是③_________________,及時總結,又悉心請教當?shù)剞r技專家,逐步摸索出適合家鄉(xiāng)氣候的植樹方法。
。1)四年多的風餐露宿,四年多的含辛茹苦,四年多的甜酸苦辣,張連印終于收獲了碩果;纳骄G化面積達到3000余畝。(2)黃鸝鳥來了,杜鵑來了,黃羊也來了。
3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38.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39.文中兩處畫橫線的句子都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ㄊ╅喿x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老子眼里,水性有三:柔和、處下、變動。水,是柔順溫和的代名詞。天上月光似水,人間柔情似水。它滋潤山原,灌溉田疇,養(yǎng)魚魚肥,育花花俏,仿佛是布滿大地的血脈,哺育著一切生命。與柔和聯(lián)袂的,是善“處眾人之所惡”。人生于世,都厭惡卑濕低下,而水, ① 。溪、谷、淵,廣闊清曠,虛靜幽深,水之趨下、善處,展現(xiàn)出來的正是不自大、不居功、謙和低調的博大襟懷。處處競爭、時相侵奪,在這個崇尚叢林法則的世界,水之處下,本質上是“善利萬物而不爭”。 ② ,絕非得過且過、圖安樂逸、什么事情也不干,而是以包容姿態(tài)容納百川。“不爭”的最終結果是:“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柔和、處下,為水的變化、運動埋下了伏筆。大千世界,水的變動是最神奇的。水化為汽,汽結為云霧雨露,悄悄然鋪天蓋地,夏雨滂沱,冬雪飄拂。因機而動之水,讓這個世界呈現(xiàn)出多少迷人的景觀:逶迤九曲的江河、韜光養(yǎng)晦的清潭、虎嘯龍吟的飛瀑…… ③ ,天下的自然美景,大多就沒有了靈魂。以水喻道,透視人生,這是貫穿于《道德經》的一條紅線。全文靜水流深,體大思精,開創(chuàng)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其中有這樣一段話,似可作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41.請根據(jù)上述文本內容,用“因為……所以……”的句式概括老子“以水喻道,透視人生”的三條至善之道,每條不超過10個字。
編輯推薦:統(tǒng)編版2023-2024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匯總
掃碼添加企業(yè)微信
免費打包領取
2024年統(tǒng)編版【語文】期末知識點【全科知識點】
更多免費服務【2024最新考試試卷、書籍領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