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凱庫勒更早發(fā)表苯結構的化學家
來源:網絡來源 2009-08-30 14:52:01
19世紀中期,最使化學家困惑的問題之一便是苯及其衍生物的結構,F在你若隨便問哪一個化學家:是誰第一個提出苯的正確結構?得到的回答幾乎是一個:奧古斯特·凱庫勒;蛟S還會接著告訴你他那個關于蛇咬住尾的夢的故事。對此人們毫不懷疑,廣為傳知。
然而,令我們吃驚的是,有證據表明,凱庫勒根本不是第一個描述苯的結構的人。事實上首先正確他說明苯的環(huán)狀結構的是約翰·約瑟夫·洛希米特(JohannJasefLoschmidt182l~1895),他在1861年第一個發(fā)表了苯的正確結構,這要比凱庫勒早四年!。
這的確是個歷史的誤會。誰都無法否認洛希米特是個天才,并且是走在時代前面的科學家。但是,他天性害羞,而且又從不愛拋頭露面,以致于他那些對于分子結構闡述的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至今被人忽視。但我們不能繼續(xù)如此,如果我們今天仍對他那些偉大的“成果”不加理會,那實在是對一個天才的不敬。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些“第一”吧:
1.第一個關于苯及其它芳香化合物的正確結構,總共121個;
2.第一個烯丙基(allyl)的表示;
3.第一個丙烯(vinyl)和其它化合物的表示;
4.第一個描述環(huán)丙烷,比弗洛德(Freund)早21年;
5.第一本用原子,而不是用鍵線表示分子圖像的著作;
6.第一個采用雙鍵和叁鍵符號(含重疊);
7.第一個真實展現原子大小和鍵距(對叁鍵重疊最大);
8.第一批用C=12,N=14,0=16表示的正確的分子式;
9.第一本來用原子團符號的教科書;
10.第一個在原子符號上使用價的符號。而“價(Valenz)”這一概念七年后(1868年)才由維切毫斯(Wichelhaus)提出;
ll.第一個線型-分子式標志(LINEFORMULANOTATIoNS)(“合理的分子式”);
12.第一個發(fā)現六價和四價硫。
這些卓越的成就被忽視了近半個世紀。首先認識到洛希米特的重要性的不是別人,正是凱庫勒的學生—理查德·昂舒茲(RichardAnschutr)。他在19l3年將洛希米特的成果整理后重新發(fā)表,在書中專門介紹了洛希米特的簡歷,并作了許多評述。
洛希米特的生活經歷的確很不尋常。他獨自一人身無分文來到維也納,開始作過空屋看管人。1866年他成為維也納大學的一個編外教師,兩年后升為副教授。1867年,他被選入皇家科學院,后來維也納大學授予他哲學博士名譽學位。第二年他創(chuàng)建“化學物理學會”—一個由維也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組成的學會。1875年他當選為物理化學研究院主席。1877年他成為哲學部主任,1885年入選為該部評議會成員。盡管有這些榮譽,直到1895年他去世,他的所有同時代的科學家們都沒有認識到那本1861年的小書實實在在是19世紀有機化學劃時代的杰作。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