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fù)習(xí)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歷史知識點 > 淺析唐朝中印文化的交往

淺析唐朝中印文化的交往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09-09-06 21:35:28

[標簽:唐朝]

  

 

  唐朝是中國古代史上中外友好交往的黃金時代。其中,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更是別具一格、獨具特色。兩國不但互派使者,而且高僧往來密切,在頻繁多樣的交流中,唐朝吸收了印度音樂、歷法等優(yōu)秀文化,并把中國的先進文化傳播至印度。

  唐朝政府一直很重視與印度的官方往來,不斷向印度派遣使者,而印度也多次派遣使者來華。據(jù)《舊唐書》記載,摩迦陀國曾遣使朝貢,獻火珠、郁金香及菩提樹。伽沒路國曾貢奇珍異物及地圖,并請求賜予老子像及《道德經(jīng)》。五天竺國王曾共同來朝貢并遣使進貢方物。根據(jù)《冊府元龜》記載:南天竺國曾遣使獻豹及五色鸚鵡、問日鳥,唐朝以錦袍、金帶、魚帶等賜其使者。公元737年,東天竺國來獻胡藥、卑斯比支等及梵本雜經(jīng)論、持國論、占星記梵本等。

  為研習(xí)佛法、宣揚佛教,兩國的高僧往來密切。唐朝赴印高僧隆法師、玄奘、道生、玄照、道希、明遠、義凈、僧哲等事跡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和《宋高僧傳》等史書上均有記載。據(jù)《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記載,公元627年至650年,隆法師曾赴北天竺,誦習(xí)梵本《法華經(jīng)》。而同一時期,玄奘也赴印求法。他不但著《會宗論》和《制惡見論》,而且還攜經(jīng)律論梵本520夾657部以及佛像、花果、種子等返國。后受命撰述《大唐西域記》,先后譯出大小乘經(jīng)論75部 1335卷。公元650至665年,玄照、道希、明遠等五位僧人也赴印譯經(jīng)求法或求取延年藥。公元671年,義凈又往天竺求法,得梵本經(jīng)、律、論400 部。后來,他在洛陽、長安譯經(jīng)61部239卷,撰寫《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僧哲也曾赴東天竺,研習(xí)佛法。而《宋高僧傳》則記載,慧日于公元719年赴天竺,著有《往生凈土集》。公元743年,含光抵天竺學(xué)佛法。公元753年和公元789年,張光韜赴印研習(xí)律儀,攜梵本《十地》、《十力》及佛牙舍利等歸國。

  與赴印求法高僧遙相呼應(yīng),當(dāng)時印度來華的高僧也絡(luò)繹不絕。如釋跋日羅菩提、阿月跋折羅、戌婆揭羅僧可、般刺若都為當(dāng)時來華的著名高僧。釋跋日羅菩提,漢語名為金剛智,他奉旨翻譯《瑜伽念誦法》兩卷、《七俱胝陀羅尼》兩卷,《曼抒室利五字心陀羅尼》、《觀自在瑜伽法要》各一卷。阿月跋折羅,漢語名不空金剛,曾進獻尸羅迷伽表、金寶瓔珞等物并譯《密嚴》、《仁王》。再如戌婆揭羅僧可,漢語名善無畏,曾譯出《大毗盧遮那經(jīng)》,《蘇婆呼童子經(jīng)》三卷,《蘇悉地揭羅經(jīng)》三卷,《虛空藏菩薩能滿諸愿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一卷。般刺若,漢語名智慧,譯出《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jīng)》十卷,《華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jīng)》、《般若心經(jīng)》各一卷。上述兩國高僧的往來交流,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并加速了印度佛教中國化的進程。

  隨著兩國文化交流的深入,印度歷法、音樂等諸多質(zhì)素被中國文化所吸收!缎绿茣酚涊d唐初沿隋制仍為九部樂,其中有天竺伎,天竺伎包括銅鼓、羯鼓、都曇鼓、毛員鼓、篳篥、橫笛、鳳首箜逅篌、琵笆、五弦、貝等,這是唐朝吸收天竺音樂的有力證明;天竺歷法也傳至唐朝并得到應(yīng)用!杜f唐書》曾詳細記載了天竺的迦葉孝威法和斷日蝕法之事。而《新唐書》則提及瞿曇羅造光宅歷,在公元700年至728年,曾被唐朝應(yīng)用事宜。這些說明天竺歷法已被唐朝人知曉并應(yīng)用于日常生活。當(dāng)然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是相互的,唐朝的先進文化也源源不斷地傳到印度。比如數(shù)學(xué)、史學(xué)、中醫(yī)等。據(jù)記載,僧人義凈在印度學(xué)習(xí)佛法期間,就常常借助中藥為人治病,療效很好,使印度人大為驚奇。造紙術(shù)、瓷器傳到印度以后,更是對其產(chǎn)生了至深至遠的影響。

  唐朝時期的中印文化交流鞏固了唐文化的領(lǐng)先地位,促進了中印兩國的互相了解,在中印關(guān)系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頁。

  首先,在唐朝政府開明的政策引導(dǎo)下,印度的佛教、音樂、歷法、醫(yī)藥等被廣泛地傳到中國,大大豐富了唐人的日常生活,使唐朝文化更加豐富多彩。五色鸚鵡、火珠、郁金香、菩提樹、質(zhì)汗等都是印度的獨特物產(chǎn),通過印度使者的傳播,使中國人民加深了對印度的印象,更加認識了這個獨特的國度。從中國高僧學(xué)習(xí)和研究印度佛教和唐朝對印度歷法、音樂方面的吸收史實來看,雖然唐朝文化在當(dāng)時處于世界的領(lǐng)先地位,但唐朝政府并不故步自封,相反,卻以更加開明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去對待異域文化,并廣泛吸取其精華為我所用。這不僅沒有削弱唐文化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反而使其更加博大精深,文化的領(lǐng)先地位更為牢固。

  其次,促進了印度文化尤其是佛教的傳播。兩國高僧的交流往來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本土化。佛教文化來自印度,是舶來品,通過眾多中印高僧的往來傳法,加上唐朝時期政府重視佛教,民間信仰佛教者甚多,掀起佛教傳播的高潮。

  第三,加強了中國文化向印度的傳播。由于中國文化的向心力和發(fā)達程度,對印度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很多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成果先后傳播到印度,例如道教代表人物老子及《道德經(jīng)》就是這一時期傳至印度的,它加深了印度人對中國道教的理解。中醫(yī)、造紙術(shù)和瓷器的流傳,更是對印度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日期查詢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0v2773b.cn . All Rights Reserved